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线博弈——俄军的下一步行动将着眼于何处?

写在开头:本文并非我独立撰写,而是与玉米小贩米基塔广泛讨论后取得的成果,特此告知。

在基辅战线的全面溃退之后,俄军已经被迫将原本的“攻占乌克兰全境”的目标改成了“只要顿巴斯”(如果对此有疑问请移步俄罗斯国家媒体俄新社的《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一文),也就是说俄军下一步的进攻重心将放在乌克兰东部。在伊久姆被俄军全部攻占之后,俄军成功得将一部分机动兵力解放出来,分别是第3摩步师,第144摩步师大部,近坦47师大部和第106空降师(VDV)的4个营级战术群,另外俄军也放弃了对哈尔科夫的围攻,将此地的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也调往东部方向。在4号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俄军可能发起的攻势,我在这里就再提及一下,俄军的选择有两个,一是配合东南面的顿涅茨克民兵和已经从马里乌波尔方向赶来的近8集,在巴尔文科沃建立桥头堡固守待援,但一来这个方案本身偏保守(或者说务实),在高层面前会比较不好看,二来马里乌波尔此刻仍然没有被拿下,对俄军兵力也起到了不小的牵制作用,所以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那么可行。

1号箭头指向的交战地就是巴尔文科沃

那么也有一个扩大化的乌东合围,即第144摩步师和近坦47师从巴尔文科沃南下,迂回至乌军顿巴斯集群后方,106VDV师和第3摩步师牵制住乌军机械化兵团,并且配合其余友邻部队一举“包围并歼灭”乌军东部集群。这个方案在4号看来颇为激进,俄军缺乏足够的兵力,部队连日激战也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整。不过在俄军已经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哈尔科夫让近坦一集加入这个大包围计划的现在,一切似乎又都合理了起来,5号来自近坦一集的近卫第2摩步师(即大名鼎鼎的“塔曼师”)的近卫第一坦克团已经开始强攻巴尔文科沃,俄军的动向和我们所预测的如出一辙。

注意,唯一和4日预测动向不同的是第3摩步师选择了北上路线而非南下路线,但行动目标都是迂回包抄伊久姆附近乌军

面对俄军咄咄逼人的东部攻势,乌军也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乌军第93机械化步兵旅从哈尔科夫追着近坦一集的脚步南下,并且在巴拉克列亚抓住了想要包抄伊久姆方向乌军后路的俄军第3摩步师,战况非常激烈,93旅一口气更新了俄军47辆各式装甲车辆的残骸图片,而这些装备的编号遍布第3摩步师下属的四个团,损失还是比较大的。乌军93摩步旅也是俄军的老朋友了,从开战到现在在俄军总参和俄媒的嘴里被“全歼”了不下8次,之前在科罗斯坚击溃近坦4师解放特洛斯佳涅茨镇的也是93旅。而近坦4师在溃退的时候还不忘给93旅留下了大量的装备(该师的标志性装备T-80U有明确图片证据的就有53辆损失,其中40辆被完整缴获),哈尔科夫附近也有马雷舍夫这样的大型工厂可以快速将这些车辆休整入列。

被迎头痛击的应该是第3摩步师用下属四个团编成的两个BTG,在穿插的路上被抓住暴捶

这次俄乌战争乌军的93旅可谓是出尽风头,战争开始时在苏梅附近作为最重要的机动力量东征西讨,现在南下接连击溃近坦4师和第3摩步师。93旅前身为苏军第93近卫摩托化步兵师(其实我也是近卫),荣膺库图佐夫、苏沃洛夫以及两次红旗勋章,是一支名称相当响亮的部队。2002年该师改组为第93机械化旅,并且参加了201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然而处于三级动员体制下的93旅此时只能勉强凑出一个营数百人的兵力,带上紧急动员的23营在顿巴斯被打得丢盔弃甲,抛弃了大量的重装备,乌克兰人还专门拍了个纪录片叫《93旅:血战乌克兰》来铭记自己的失败。在此之后的8年里乌军励精图治,93旅就是重点培养对象,在良好的训练体制下完成了从废柴到强军的终极逆转,最终在俄乌战争的前线大放异彩。

世界名画之《近坦4师在涅茨镇》

说完了乌军的部队,我们来聊聊乌克兰总参的下一步战略决策。现在摆在乌军面前的问题有三个:

1.已经撤离的基辅V/O集群是否有能力在短期内重组并加入到乌克兰东部的战场?

2.东部顿巴斯防线伊久姆段集结的兵力有没有被包围的风险?

3.如何对付已经占据赫尔松,梅利托波尔并正在强攻马里乌波尔的俄军南部集群?

首先让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V集群的情况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除了VDV的人员相对完整地撤出去以外,其他部队(29/35/36集)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更别提整个集群的重装备都丢了个一干二净。基辅东部的O集群也没好到哪里去,近坦90师几乎全军覆没,而其他部队也很难临时组出满编的营级战术群(BTG),可能需要组起一些横跨三个单位甚至是四个单位的混合BTG,对战术群整体战斗力会有不良影响。

基辅O集群抛弃的完好无损的T-72B3

不过此时肯定有人会说,俄军可以将后备兵员补充进这两个集群来快速恢复战斗员人数,装备也可以从国内库存中调取。是的,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但同时带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时间。时间上拖延的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

1.既有兵员的休整和新兵员的训练需要时间,俄军合同兵(职业军人)比例低的问题使得俄军无法在短期内利用士官骨干动员或重组出具备战斗力的基础战斗单位,而非职业军人(义务兵)在战场上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到了,想要让被打残的部队恢复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即使将V/O集群剩下的兵力整合成少数几个BTG,也无法在短期内投入战争,这是运输上的问题。俄军只有10个物资保障旅,一个旅满打满算1000辆出头的运输车辆,这就使得俄军很难在远离铁路末端的地区展开行动,如果硬要打,很容易招致毁灭性的后果(不信看看基辅的两个集群)。那让我们来看看离东线最近的O集群通过铁路的重新部署路线。

加粗红线就是O集群的重新补给线,V集群更是要再跨越白俄罗斯和半个乌克兰几乎没有可能

是不是非常远,这基本排除了O集群在短期内重新加入乌克兰东部战局的可能,受损更严重的V集群则是彻底没戏,并且很可能要在白俄罗斯境内解散/重组一部分单位,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也就是说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军是不会得到大规模的支援的,他们只能靠自己现有的兵力发动攻势,这同时也是近坦一集南下加入东部战场的原因,因为兵力实在是太缺了。

被乌军缴获的俄军T-72B,相当旧式的型号,注意车上的反应装甲已经被拆光了

第二个问题,关于乌克兰东部战线的问题,其实上面讲乌克兰93旅的时候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乌军已经意识到俄军的动作,在将哈尔科夫、苏梅、切尔尼戈夫以及基辅方向的部队调往东线。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俄军穿插的部队和乌军反穿插的部队搅在一起,就看谁的战斗力更强,谁的战斗意志更坚定了,目前来看是乌军率先赢下一局。不过战线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变数,让我们融入第三个问题来说。

扎波罗热至沃尔诺瓦哈正面

然后我们来重点看看第三个问题。俄军南部集群到目前为止的表现都还可以,开战之初就拿下了赫尔松,主力打到了扎波罗热环郊,马里乌波尔不出意外也会被其纳入囊中。南部集群的优势是开局好(赫尔松附近的乌军打得很烂)和素质高(合同兵比例高),但同样要看到南部集群的战役任务是相当重的,既要攻马里乌波尔又要守赫尔松,还得在扎波罗热摆出一溜部队防止乌军渗透。扎布罗热到沃尔诺瓦哈200公里的正面上,只有俄军42师,19摩步师一部,或许还有第4军事基地之类的部队,满打满算在11BTG左右,近一万人要守这么长的战线是非常薄弱的。而乌军在此地区有着数个空突旅和机械化旅,即使不算上从其他阵线赶来的部队仍然是有着兵力优势的。

从捷克运往乌克兰的T-72坦克

也就是说,现在乌军总参面前的是一个极好的战役蓝图:俄军部队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被迫一字排开坚守过宽的战役正面,整条防线上也没有坚固的城市可供长期防御,而乌军则早已在近期的小规模高强度攻坚战中积累了对付小型村镇据点的优秀经验。在具备情报优势这个绝对金手指的加持下,乌军可以进行多而猛的小规模多点突袭,压缩俄军防线并且消耗俄军有生力量。听上去是不是非常熟悉,对,这就是当年我军提出的“零敲牛皮糖”战术,只能说伟大的战术永不过时。如果在给俄军造成防御压力的同时,乌军能够攒出一个足够有力的进攻拳头打在南线俄军的脆弱防线上,那么整个俄军南部集群的防御体系就会瞬间失衡,俄军就只能被迫收缩防线,将兵力集中于一些大城市。到时候就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到底是保西侧的赫尔松还是保中部的梅利托波尔,抑或是收缩兵力于马里乌波尔(假定此时已被俄军拿下)?还是说在基辅的大溃败以后,普京会下死命令守住所有的大城市?

乌军被击毁的T-64BV的炮塔,看样子是发生了内部弹药殉爆,顶盖被熔穿并且被掀飞并砸穿了建筑物二楼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掉头来看看东部战线的情况,按目前的形势来看,俄军打算发扬既有的军事优势,在巴尔文科沃搞一个“南北对进”,一举包围巴尔文科沃、斯洛文扬斯克在内的乌东四镇,以期合围这里的乌军东部集群。但此地段一直是乌军防御的重点,毕竟在2014年克里米亚冲突之后,这里就是对抗俄军的最前沿,也就是乌军修了整整8年的顿巴斯防线,是比基辅守军准备更加充分的区域。俄军在这里短期内很难占到什么便宜,而拖入持久战对俄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问题还是出在补给线上,如果俄军深入乌克兰中部,主力部队离开巴尔文科沃,那么他脆弱的补给线就会受到乌军的侧击,整个进攻拳头就会被截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之前提到俄军固守巴尔文科沃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因为这样整条补给线不会过长,而且有着坚实据点做支撑节点。

如果俄军越过巴尔文科沃前出,将很有可能被乌军拦腰斩断

这时候再让我们把目光放回乌克兰南部,无论东部集群是被堵在巴尔文科沃还是在深入后被掐断(后者几乎是毁灭性的),都意味着整个扎波罗热防线得靠南部集群自己扛。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南部集群主动收缩防线,将主要防线布置在有大城市可以坚守的地区,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将自己最为依赖的铁路补给线拱手送给乌克兰人。俄军南部集群的物资补给可能做的不错,有城市作为集散点在短期内不会像北部集群(V/O集群)那样狼狈,但是此时的兵员补充就只能依靠克里米亚来提供。但众所周知的是,克里米亚是个出海口,和俄罗斯本土没有陆地链接,这意味着新兵员不得不坐火车到新罗西斯克上船,然后船运至塞瓦斯托波尔才行。这样做相对于本土作战的乌军来说,补给劣势以指数级上升,能不能在防守战中拿出成绩来,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红色粗线是俄军南部集群的铁路生命线,而乌军只需要前出20公里就能占据路线上最重要的三个节点,而俄军是没有足够兵力进行防守的

真要海运走克里米亚那这仗也不用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到60000人的顿巴斯集群,为何却是乌克兰军队的绝对主力?
乌军最漂亮一战,侦察到位不损一人,团灭俄军两个营级战斗群|装甲车|步兵战车
俄军总共40万,在顿巴斯集结了30万,基本是倾巢出动了,问题来了
列国战争篇——俄乌冲突卢甘斯克战线俄军投入部队总览
大撤离VS大反攻?——伊久姆150摩步师军旗被缴获,俄军进入战略防御
俄军已夺取马林卡大部!俄军攻占该市中心的几个街区和医院,并从南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