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顿涅茨克会成为乌克兰的“斯大林格勒”吗?
userphoto

2022.06.17 广东

关注

作者:金戈铁马

编辑:海鹫

进入6月,俄乌战场的顿巴斯战役渐入高潮,从5月底至今,俄乌两军围绕重镇北顿涅茨克展开激烈拉锯,俨然成为俄乌冲突的新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前在马里乌波尔巷战中的拖拖拉拉,俄军在北顿涅茨克战斗初期表现出乎预料得好,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占领了70%的城区,一度让外界以为这座城市被俄军占领指日可待。

然而,随着乌军的增援和反击,战斗很快陷入胶着,时至近日双方仍在激烈争夺中,那么之前俄军的高歌猛进是重整旗鼓后技战术水平得到提高的结果,还是乌军故意放水?北顿涅茨克的战局又会向何方发展?它会成为乌克兰的“斯大林格勒”吗?笔者在此分析一二。

1

城小兵少,无险可守

首先,看看北顿涅茨克的基本情况,这座城市虽与顿涅茨克仅一字之差,却属于卢甘斯克州,与利西昌斯克同为目前乌军在该州境内仅存的控制区,也是最重要的防御枢纽。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6月7日称,俄军已收复了“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97%的领土,而剩下的3%就是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只要俄军能够占领这两座城市,就等于恢复了2014年卢甘斯克州宣布独立时的初始版图,所以北顿涅茨克的得失也颇具政治意义。

■左图黄色部分为2月24日前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亲俄武装的控制区,右图红色部分为当前俄军控制区,可见卢甘斯克绝大部分已被俄军占领,仅剩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

北顿涅茨克市城区东西宽6.4千米,南北长5.2千米,包括郊区在内总面积只有50平方千米,人口仅10万人,就体量而言远不如马里乌波尔,后者城区面积为166平方千米,人口为43万人。

北顿涅茨克背靠北顿涅茨河,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城内的建筑物较为低矮,缺乏类似亚速钢铁厂那样可以改造为坚固堡垒的大型建筑群,因此乌军在防御时很难建立起坚固的支撑点,也缺乏足够的防御纵深。

■北顿涅茨克市卫星图,周边地势平坦,城区面积较小,缺乏防御纵深。

除了防御条件不如马里乌波尔之外,乌军部署在北顿涅茨克的部队起初数量不多,战斗力也不强。

在夺城战斗初期,守城的乌军是国土防卫第111旅,总兵力约2500人,组建于2018年9月,属于从卢甘斯克本地征召人员建立的预备役部队,按规定其兵员每年仅接受15天军事训练,下辖五个营,装备基本以轻武器为主,最大的支援火器不过是营属迫击炮,这种部队自然没有实力与俄军在野战中正面硬刚,该旅旅长曾坦言,其部队只适合后方守备。

■使用木板枪进行基础训练的乌克兰国土防卫部队的预备役人员。

虽说北顿涅茨克城区不大,但区区2500人来守卫却是远远不足,如果像撒胡椒面似地平摊兵力,只能是处处设防却又处处守不住,因此乌军只能收缩兵力,重点防御,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城区只能放弃。

正是由于北顿涅茨克地形易攻难守和乌军兵力不足,俄军才在巷战初期进展顺利。然而,在乌军投入预备队连续实施反击后,俄军的进攻势头就被遏制了,还失去了部分阵地,与乌军形成拉锯之势。

绍伊古在6月7日宣称,已全部占领了北顿涅茨克市的居民区,目前正在进攻该市工业区和周围居民点,而在一周后依然未能结束战斗。

■激战中的北顿涅茨克城区,可见城内建筑物比较低矮,缺乏有利于防御的高大建筑群。

2

乌军守城,也有优势

虽说北顿涅茨克的防御条件不如马里乌波尔,但对乌军而言却有四个有利条件使之能够坚定守住。

一是依托利西昌斯克实施反击。

利西昌斯克城区与北顿涅茨克城区之间仅有北顿涅茨河相隔。由于有天然屏障北顿涅茨克河的阻隔,俄军暂未向河西的利西昌斯克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利西昌斯克就成为北顿涅茨克的战役后方,可以向北顿涅茨克源源不断地输送部队和物资。利西昌斯克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千米,人口为9.5万人,两者相加就面积而言已经与马里乌波尔相差不大,有足够的纵深容纳部队和装备。

利西昌斯克所处的河西岸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17米,对平均海拔71米的北顿涅茨克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因此俄军就算夺取了北顿涅茨克,后续要渡河仰攻利西昌斯克,在地形上极为不利。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北顿涅茨克市与利西昌斯克市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群。

二是乌军持续调集援军加强防守。

由于北顿涅茨克的得失关系着整个顿巴斯战场东线和北线的战局走向,是乌军必须严防死守的战略要地,为此乌军不惜从北顿涅茨克的左右两翼抽调坦克第17旅和国民警卫队第4旅的部分兵力回援北顿涅茨克,除此之外还从后方抽调了3个国土防卫旅的部分兵力。

上述援军原本是顶在野外,支撑整个顿巴斯乌军防线的完整,但如果北顿涅茨克不保,乌军防线势必崩溃,两害相较取其轻,乌军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原来守城的鱼腩部队第111旅人员训练少,武器装备差,打不了野战,只能依托城市实施防御,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要把最精锐的野战部队调来打巷战。

■乌军在北顿涅茨克的兵力分布图,其两翼的部队已经抽调兵力增援城区。

三是乌军补给线畅通。

北顿涅茨克通往后方斯拉维扬斯克的3条主要公路目前都还在乌军的控制下,虽然会遭到俄军的炮火破坏,但在乌军工兵的抢修下尚能保持畅通。巴赫穆特方向的俄军虽然持续不断地发起攻击,试图切断乌军的补给线,但遭遇乌军的顽强抵抗和猛烈反击,始终未能如愿。

■俄军试图从红利曼和巴赫穆特两个方向实施南北対进,切断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地区乌军的补给线并实施包围。

四是总统亲自坐镇打气。

根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6月6日发布的信息,泽连斯基亲赴利西昌斯克前线视察。总统亲自坐镇,不仅能够激发守军士气,还能调集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援北顿涅茨克的防御作战。

■乌克兰官方发布的泽连斯基视察前线照片,但被人质疑为摆拍。

3

乌克兰的“斯大林格勒”?

在此之前,坚守80余日的马里乌波尔就被类比为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但从战场地形条件看其实北顿涅茨克更接近于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和马里乌波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孤悬敌后,苏军能够坚守斯大林格勒的重要原因就是背靠伏尔加河,避免了被德军优势的机动兵力迂回包围,又能从河流东岸获得持续支援,而马里乌波尔背靠大海,与其他乌军控制区完全分割,陷入了真正的背水一战和绝地,成为弃子和孤军。

■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航拍照片,一面靠海,三面被围,完全隔绝,属于死地。

北顿涅茨克的形势与当年斯大林格勒颇为相似,依托北顿涅茨克河的天然屏障,无需担心俄军的迂回包抄,还能得到对岸利西昌斯克的支援,而利西昌斯克与斯拉维扬斯克之间的补给线也保持通畅,暂时不会出现后援不济的情况,在这种局面下,俄军正面强攻北顿涅茨克恰如昔日德军第6集团军深陷斯大林格勒废墟,实在是下下策。

■6月4日俄乌两军在北顿涅茨克城区的战线,可见乌军控制着相当一部分城区。

从战局的走向来看,俄军暂不具备一口吞下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的实力。乌军完全可以凭借有利的战场条件将俄军再次拖入巷战泥潭,为后方整训新部队争取时间。

要想打破战场僵局,俄军唯有另谋良策:一是在其他方向发动进攻,牵制乌军的预备队,使其无法支援北顿涅茨克;二是切断乌军补给线,加大空中打击的力度,彻底破坏利西昌斯克与斯拉维扬斯克之间的公路,大幅降低守军获得增援和补给的数量;三是实施迂回包围,从红利曼和巴赫穆特两个方向实施南北対进,将整个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的乌军全部合围。

对俄军而言,能否快速拿下北顿涅茨克,首先取决于能否切断乌军的补给线。只要切断补给线,北顿涅茨克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法长期坚守。

■北顿涅茨克的某处战场遭到俄军炮火覆盖。如果俄军空地火力袭击能够达到这个强度,完全可以封锁乌军后方的补给线。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金戈铁马

资深军迷,曾在野战部队服役十余年。对军史战史、武器装备、战术战法、外军知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通牒”时限已过,数千乌军拒绝投降,俄军持续强攻亚速钢铁厂
决战马里乌波尔
反攻开始?乌克兰称俄军几乎所有南部补给线都在乌军火力控制之下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三: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军为何开始“结硬寨,打呆仗”?
俄军新战术小结:“包饺子”“零敲牛皮糖”“结硬寨打呆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