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军的军团和“军”哪个级别高?关键知识点,是刘帅主持的大整编
userphoto

2023.07.27 黑龙江

关注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不久以后,两大主力红军决定实施部队混编,以便共同北上。

但是在混编的过程中,红军首长们发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拥兵8万余人的四方面军下辖四个主力“军”,而仅剩2万多人的一方面军,却又下辖四个“军团”,建制和番号截然不同!

朱老总剧照

事实上,此时中央红军的“军团”建制级别,跟四方面军的“军”已经完全相同,都是下辖2到3个师,并且在单位兵力上,还远远低于四方面军:比如红1军团,在长征出发时下辖红1师、红2师、红15师共19800余人,而此时只辖有两个师(红15师撤销)7000余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彼时四方面军所属的红4军,下辖红10师、红11师、红12师共13000余人。

换句话说,在两大方面军会师之际,四方面军一个军的兵力,已经大大多于中央红军的一个主力“军团”,当然,这也与中央红军一路转战,损失较大有直接关系。

为了与兄弟部队实现序列的统一,中央红军随即进行了番号调整:红1军团改称红1军、红3军团改称红3军、红5军团改称红5军、红9军团改称红32军,其它序列不变。

最后一个军团之所以数字番号也变了,是因为四方面军也有个“红9军”,为避免重复只能另授番号。

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让许多历史爱好者误以为,红军时期的“军团”和“军”其实就是一回事,不过是各个苏区红军的编制和称谓,互相有所不同罢了,其实大谬也!红军的军团“降为”和军一样的级别,那是有时间节点的。

陈老总剧照

01

红军第一个军团建制的出现

众所周知,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稍后正式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时辖六个团和一个教导大队共12000余人。

客观来说,这也就是一个满编师的兵力,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军使用较大的番号以壮声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当年底,彭老总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也走上井冈山,红军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

至1930年6月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召开,作出了各地红军分别集中并“组建正规军团”的决定,于是以红4军为基干,以及新建的红6军、红12军,共同编组为“红1军团”。

这也是红军的第一个“军团”建制,朱老总担任军团总指挥(后改称军团长),毛主席担任军团政委,下辖三个军22000余人。

所以红军早期的军团,确实是下辖若干“军”的,级别也是“军”的上级单位,两个建制当然不能划等号!

剧照

不过很显然,此时的中央红军,沿续了建军初期“小军小师”的编制原则,红1军团的22000余人,大约跟敌人的一个杂牌步兵军兵力相当,更有甚者如中央军嫡系第18军,在进攻苏区期间一度下辖五个师6万余人,缩编后仍有近4万人。

其实就军事常识来说,“军团”建制也确实是“军”的上级单位,比如北伐期间,蒋系第一集团军曾下辖四个军团共18个军,即每个军团编有若干个军;

抗战爆发后组建的军团,也是至少以一个主力军为基干编成的战役兵团,比如李汉魂第29军团即下辖第64军、第70军。

然而红军在建军和发展的时期,兵力规模还比较弱小,经常要面对强敌围攻,其编制和番号都有着“虚张声势”的作用,即能鼓舞民众也能迷惑敌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建制,跟敌人的“军团”建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剧照

1930年8月23日,红1军团和红3军团在湖南浏阳会师,共同组成“红一方面军”,朱老总任方面军总司令、彭老总任副总司令、毛主席任总政委,下辖两个军团3万余人,此时中央红军的战斗序列是:方面军、军团、军、师、团等等。

一般来说,当时的红军由于缺乏重武器和其他兵种,部队仅以轻步兵为主,几百人就可以编为一个团、二三千人就可以编为一个师、五六千人就可以编为一个军,因此红1军团不过2万人枪,整个红一方面军才3万余人。

1932年底,中央红军曾进行了第一次整编,目的是减少机关人员并充实作战连队,当时整编的对象,主要是三个主力军团的所属部队,期间取消了部分军级单位,组建了九个主力师,另编有六个“小军”。

整编后红1军团下辖四个主力师、红3军团下辖三个主力师和一个“小军”、红5军团下辖两个主力师和一个“小军”,另有各地方军区所属的四个“小军”,方面军总兵力发展到7万余人。

可以发现,这一次的整编其实并不彻底,在军团之下,出现了“大师”和“小军”并存的现象。

训令

02

红四方面军未设“军团”建制

由于各苏区之间的交通遭到敌人严密封锁,加之横向通讯不畅,遂使几大苏区的红军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建制和番号自拟,并没有形成全军统一的序列,这是由当时艰苦和困难的环境所决定的。

其中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在建军初期就实行了“大军大师”的原则,比如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正式组建时,下辖红4军(番号与中央苏区出现重复)和红25军共3万余人,表面来看,四方面军跟中央红军的编制和兵力相仿。

其实却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当时红四方面军只辖四个作战师,即主力红4军下辖三个师,而红25军只辖一个红73师,如此计算下来,四方面军每个师的兵力,至少在7000人以上,已经基本达到了那个年代步兵师的普遍员额。

剧照

因此四方面军在其后的发展中,继续沿用了“大军大师”的编制原则,笔者个人感觉,也应该与四方面军的部队中,黄埔一、二期毕业的将领较多有一定关系,这些科班出身的红军将领们,比较推崇编制部队的正规化。

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终于补齐了红25军的“三师制”,新建了红74师和红75师,而且方面军总兵力也同时发展到45000余人。

那么两个军六个师平均下来,每个主力师仍有6000到7000人的兵力,与同一时期中央红军的各“小军”实力相近。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遭遇重大挫折,主力部队被迫撤离大别山区,不久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并连续大败前来围攻的川军,部队迅速得以恢复和壮大,至1933年6月重新整编时,已经下辖红4军、红9军、红30军、红1军3四个主力军。

剧照

此时四方面军的总兵力高达8万余人,加上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等接近10万人马,期间始终没有采用“军团”建制,且每个军的兵力也相对充实,读者很容易计算出来,四方面军每个军的兵力已接近2万人,与中央红军的“军团”兵力规模完全对等。

比如著名的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是由总部直辖的,组建时即有2000余人,完全符合团级建制的普遍标准;而在中央苏区,后建的红10军团虽下辖三个师,总兵力却只有7000余人,平均每个师才有2000余人。

也就是说,由于四方面军从一开始就没有采用“军团”建制,而是中规中矩地遵循了方面军、军、师、团的战斗序列,才造成了两大红军部队,在编制和番号上出现了不一致,也让不少历史爱号者出现了困惑。

说明:由川东游击队改编的四方面军红33军属于特例,兵力规模较小,两大红军会师后,干脆缩编为师合并入红5军(原红5军团)。

剧照

03

中央红军实施第二次大整编

1933年1月,一个重要人物从上海来到了红都瑞金,那便是“总负责”博古同志,不久以后,“洋顾问”李德也到了,他们全盘否定了“朱毛红军”之前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念,同时要求部队实施“正规化”整编。

第二次大整编的原则,就是要把原来军团以下,“小军”、“小师”、“大师”的混编模式,统一调整改编为“大军大师”,这项工作交由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落实。

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帅,在参考了苏军和当面之敌的编制后,拿出来几套整编方案待选。

经过李德的选定和同意,最终于1933年5月底,确定了中央红军的整编方案:红军取消几乎所有的“军”级单位,按军团、师、团的序列进行整编,仍以“三三制”为部队编组原则,同时规定了各级建制的火力配备标准:

每连应辖一个轻机枪排(配备轻机枪1挺)、每营应辖一个重机枪连(配备重机枪2挺)、每团应辖一个重机枪连(配备重机枪3挺)、每师应辖一个特务连(主要装备驳壳枪)及一个迫击炮连(配备迫击炮2至3门)。

剧照

根据新的整编方案,红军每个主力师满编员额应为6000人左右,每个军团满编员额应在19000至20000人左右。

于是红军三个主力军团的部队,以及各军区所辖的七个军,共同整合改编为七个主力师:红1师、红2师、红4师、红5师、红13师、红19师、红34师。

其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红”,以各军区所属的独立师、独立团、游击队为基干,增编了红3师、红6师、红14师、红15师、红20师、红21师、红22师、红23师、红24师等九个师,进而又增编了红6军团、红7军团、红8军团和红9军团。

中央红军完成第二次大整编后,作战主体为15个“大师”约10万人,平均每个师的兵力确实达到了6000人左右;师辖三团,平均每个团的兵力也接近2000人。

此后,“洋顾问”不仅要求红军编制正规化,作战也要正规化,开始跟优势的敌人死打硬拼。

剧照

至于为什么保留“军团”的编制和番号,而选择撤销军一级建制,主要还是考虑到三点因素:第一是保持高级建制的传承性,比如林、彭、董等军团首长,之前已经担任了“军团长”的职务,再改为“军长”不太合适。

第二不仅可以壮大红军的声势,也给未来的发展和“扩红”留下空间;第三当然还是“惑敌”,让敌人摸不透红军的兵力虚实。当然,也不是所有军团都达到了编制标准,毕竟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有限。

比如长征出发前,红1军团下辖三个师19880人、红3军团下辖三个师17805人、红5军团下辖两个师12168人、红8军团下辖两个师10922人、红9军团下辖两个师11583人,后面三个军团的建制中,都缺编了一个师。

也就是说,到1933年6月实施第二次大整编以后,中央红军的“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军”,虽然番号名称不同,但在编制和级别上已是完全对等的了,因为中央红军主力不再有“小军”的建制。

剧照

04

红二方面军也有“军团”建制

贺老总领导发展起来的湘鄂西苏区,距离中央苏区较近,因此该区红军的编制和番号,大体与中央红军相同:1928年成立红4军(番号也重复了)、1930年初再成立红6军,两个军于1930年7月合编为“红2军团”。

不过在1931年以后,随着夏某的到来,红2军团损失极为严重,不仅丧失了洪湖根据地,部队也仅存5000余人,被迫缩编为“红3军”。

直至1934年10月,从中央苏区出发的红6军团杀到黔东,与红3军胜利会师,情况才有所改观。

红6军团出征前下辖两个师9000余人,一路血战,突破敌人多道封锁线,与贺老总的队伍会师时,部队还有3000余人。

为了实现统一指挥和管理,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但实际兵力仅4000余人,所以红2、红6军团会师总兵力不超过8000人。

在这个时间点上,贺老总的队伍也取消了“小军”的建制,改以军团直辖师的方式,只不过缺编较为严重。

其后在湘鄂川黔边区的十个月转战中,红2、红6军团多次取得重大胜利,部队发展到2万人以上,这才基本恢复到满编状态。

剧照

1935年11月,红2、红6军团奉命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北上开始长征,出发时两个军团总兵力约18000余人。次年7月在甘孜与南下的四方面军会师,正式组建“红二方面军”,原红2军团、红6军团分别改称红2军、红6军。

期间又把滞留在四方面军的红32军,转隶红二方面军指挥,因此红二方面军实际下辖三个军:红2军、红6军、红32军

这个红32军前文有所说明,它是由一方面军的红9军团改称而来,亦成为唯一一支先后隶属过三大方面军的部队。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长征期间,已经全部取消了“军团”番号,统一调整为方面军、军、师、团的战斗序列。

期间由于战损较大和补充不及,各军、各师、各团的兵员普遍缺编,再用正常的编制和兵力进行比较,自然失去意义了。

剧照

结语:

在红军创建和发展之初,由于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况,两者的具体建制和番号名称是不统一的,中央红军采取了“小军小师”的编制原则,因此“军团”一度是“军”的上级单位。

而四方面军采取了“大军大师”的编制原则,自始至终都没有编组“军团”建制,因此其军级建制之上,便是方面军总部了。

在两大方面军实现会师之前,这样的不同也没造成什么不便,毕竟打败敌人和壮大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直到1933年6月,中央红军实施第二次大整编以后,取消了绝大部分“小军”的建制和番号,其“军团”的建制级别和兵力规模,才与四方面军的“军”完全相同,但是番号名称仍然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

剧照

然而三大主力红军,在长征期间先后实现会师,那么建制和番号的统一成为必需,于是红一、红二方面军取消了“军团”番号,分别更改为“军”。

至于为什么是向四方面军看齐,主要原因还是四方面军当时的兵力最多,动少总比动多要便捷。

草地分兵”以后,红1军、红3军组成的“陕甘支队”单独北上,到达陕北后与徐大将的红15军团会师。

还是出于同样的目的,“陕甘支队”旋即恢复了红1军团的番号,与红15军团合编再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不过当时的红一方面军,全部兵力不过14000人,再讨论编制级别毫无意义,那已经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斗争策略了,了解军史和革命史的读者,自然是一点即透,笔不前行。

剧照

      【度度战史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总为何撤销自己创立的红3军团?博大胸怀令人敬仰
懋功会师后,并入红四方面军的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最终还剩下多少兵力?
有人说红军全盛时曾达到30万,红军什么时候达到过30万?
主力团“下山”,半年时间打出近9000名精锐,怎么做到的?
李云龙还是那个李云龙,旅长早就不是那个旅长了
新四军第3师的兵力,为何多达37000人?“三发两编”谈判未果所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