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是这艘小船偶然改变了世界,正传开篇-唐驳虎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前两篇分别讲述了黑海6000年前到2000年前,600年前到100年前的地理历史。有的读者很感兴趣,但也必然会有很多读者会嘀咕,要说的不是整整100年前的事儿么?

没错,前面的都是铺垫和复杂的背景介绍,因为中国人对那里实在是不怎么熟悉,没有前因,无以谈后果。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正传开篇,也就是整整100年前的一战风云。

前面说到,原本弱小的塞尔维亚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变得强大。塞尔维亚官方及民族主义者也为之群情狂热,似乎由大塞尔维亚来一统民族火药桶巴尔干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新近被帝国正式吞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省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针对塞尔维亚的军事演习。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后,奥匈帝国趁机从奥斯曼人手中夺控了波黑地区。但同期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的、视波黑为大塞尔维亚理所当然一部分的塞族人对此极其不满。

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街头被波黑的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普林西普刺杀,双双不治身亡。这并非单纯是一个“愤青”的个人行为,战后各方公布的文件显示,普林西普的真实身份是塞尔维亚军事情报局的特工。

这次事件后,由于塞尔维亚拒绝合作,整整一个月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奥匈的死敌俄国自然要支持同宗同教的塞尔维亚,然后奥匈的铁杆盟友德国随即对俄宣战。

8月,与俄国同属协约国,早就想着好好教训修理德国的英国和法国陆续参战。欧洲大地战火纷飞,杀作一团。实际上,为了当时人人皆知就要来临的这场大战,欧洲各主要大国军队的总参谋部已经准备了至少20年,缺的无非就是个导火索罢了。

1914年10月,土耳其正式宣布参加德奥同盟一方,希望借德国之力报对宿敌俄国的百年仇恨(尽管其间有所谓“戈本”号事件的插曲,但实际上土耳其人的倾向本来就非常明显了)。

同时,土耳其人也就站到了他们近百年来的保护者——英国人的对立面上,接下来要面临南(英国地中海力量)北(沙俄)双线作战的局面。

很快,西部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僵局。精锐的的德国陆军攻入法国北部,双方在从北海到瑞士连绵500公里的堑壕里相互对峙。各方想冲破对方用铁丝网和机关枪组成的防线的企图都导致了严重的损失,到这一年年底双方已各有50多万人伤亡。在陆地上对敌人进行侧翼包围是不可能的,因为战线的一端是大海,另一端是中立国瑞士国境。

在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后,陷于协约国夹击境地的德国急于摆脱两线作战的格局,调整战略部署,在东线采取行动,以尽可能快地打败俄国,逼迫俄国单独签订和约,然后再挥师西线,对付英法。

在东线,体制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俄国人本来还在主动出击进攻德国,结果在坦能堡被新锐的德国陆军一顿胖揍之后,很快把战火烧到自己境内来了。德国陆军用了现有兵力的不到20%就痛击了成群的俄国人。

同时,同盟国土耳其军队也在高加索方向发起了进攻。两线作战的沙皇撑不住了,仍基本是是农业国家的俄国已经精疲力尽,迫切需要武器。俄军很多新征来的士兵只能拿着冷兵器就被驱往战场。

好在俄国的广袤土地和众多兵员使得德国难以迅速置俄国于死地,但是,俄国的损失仍是非常惨重的。1915年1月5日,扛不住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致信英国,祈求英法采取某种牵制行动,海军的或陆军的都可以。

俄国仅有的两条与欧洲的通道都被卡死了,一条是波罗的海通道,被德国人控制着。另一条是黑海通道,也因土耳其人加入德奥同盟国阵营,关闭了海峡而被封锁了。俄国对外的交通运输量下降到只有战前的5%左右。

虽然在远东,通道基本是开放的,但在远东的协约国主力只有“重在参与”的日本,主要兴趣是夺取德国控制的中国山东青岛,其次是德国在太平洋费尽心力花钱搞来的几个岛屿,比如塞班岛,除此之外没啥兴趣。支援俄国?日俄这对10年前殊死搏杀过的仇敌,仅仅是因为各种复杂原因站到了同一阵营,指望日本的支援那是更加不现实的。

局势很明确:英法只有打通黑海海峡才能支持俄国继续和德国作战。德国则要土耳其扼守好这一英、法支援俄国的便捷通道。

俄国除此战术争夺之外,更希望能占领土耳其人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也就是昔日的、西方人更习惯称呼的旧名君士坦丁堡。其实他们连这座千古名城夺取后的金光闪闪的罗斯新名字都早就想好了——沙皇格勒。他们取得通往温暖海洋通道的梦想已经做了两个多世纪。

丘吉尔早在大战爆发之初就坚定地认为,加利波利将是英国海军在世界大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方。他认为必须占领加利波利半岛,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君士坦丁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直通黑海与俄国会师。丘吉尔提出了一系列诱人的战略目标:

(1) 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切断德国的一支手臂。

(2) 解除土耳其对中东和苏伊士运河的威胁。

(3) 占领伊斯坦布尔,摧毁奥斯曼王朝。

(4) 打通通往俄国的道路,支援这个在东线苦战的衰弱盟友。

(5) 借此开辟新的南线,攻打薄弱的奥匈帝国。

(6) 通过强有力的胜利,把暂时中立的意大利和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各国争取到协约国一方,大大增强己方力量。

其中,最关键、最有诱惑力的是4和5。

丘吉尔是一个非常有煽动力的政治人物。他在各种场合下竭力宣传这个观点——打通黑海海峡,救援陷入苦战的俄国盟友,把俄国庞大的人力资源武装和利用起来,。

1915年1月13日丘吉尔攻打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被英国内阁通过。为此,英法都做了大量的准备。丘吉尔建议,俄军也协同参加这一攻势,从黑海方向进攻伊斯坦布尔。让协约国从两条战线对土耳其发起陆海攻势。

但是,协约国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俄国加入英国和日本的协约国阵营完全是近期特别是日俄战争战败后一系列被迫无奈的选择。

从1815年维也纳和会开始,他已经为了争夺奥斯曼帝国与英国明争暗斗了整整100年,除去外交谈判桌前的暗斗,更为此在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英法的痛殴,付出了沙皇自杀的沉痛代价和教训。

虽然俄国主动写信请求“某种对付别处土耳其军的牵制行动,海军的或陆军的都可以”。但是绝对不包括邀请英国攻占他们梦想数百年的君士坦丁堡,哪怕只是分享这一胜利。

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们历来自称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因为他们不仅信奉和拜占庭帝国一样的东正教,更在于在君士坦丁堡陷落20年之后,创立莫斯科公国,正式开启俄罗斯历史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就是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流亡至此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为妻,沾上了“欧洲王室”的姻亲。

这意味着,一个茫茫大森林中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成为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拜占庭-东罗马的双头鹰国徽也就成为俄罗斯的国徽。

在俄罗斯人看来,蛮族入侵罗马失陷之后,东罗马就是继承大统的第二罗马帝国;“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莫斯科就是嫡出正溯的第三罗马帝国。正教(而不是什么东正教)才是耶稣基督的正派传人。

“第三罗马”、“正教正统”、“天赋使命”,这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俄罗斯民族的基本心理文化底蕴。这种心理比美国人的“上帝选民”更为突出。

自然,“帝国旧都”君士坦丁堡可是东正教徒们的圣地,让新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染指君士坦丁堡,染指那美丽的金角湾,都将是对“第三罗马”最大的侮辱。

另外,撇开宗教单从地缘政治上考虑,与其让如日中天的英国人分享黑海口上的君士坦丁堡,兵锋直指黑海,并在日后威胁自己富饶的南方,俄国人不如让老迈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这里苟延残喘。

在这一点上,俄国人和英国人的想法都是类似的。所以衰朽的奥斯曼帝国才能在列强环伺的欧洲一隅,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

俄国人绝对不想在君士坦丁堡见到英国人,他们更想靠自己的陆海军独占君士坦丁堡——但是他们现在连自保都困难,根本没有这种实力;哪怕在上个世纪有机会实现时,又被英国的强力干预甚至是铁拳两次打消。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英国人根本不会批准。

当得知英国的决定后,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忿忿地说:我很不喜欢这种想法,我很难向他们隐瞒这个消息如何使我感到痛苦。

自然,英法两国也竭力先于俄国夺取战略上极其重要的这2个海峡。

英法不理会又穷又装逼的俄国,坚持要单干。但固执的丘吉尔只是个政客,他只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到了加里波利的价值,至于如何夺取它,他是一窍不通的。

他的高龄挚友,74岁复役的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上将(海军大臣丘吉尔是政务官,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是事务官)就反对丘吉尔的海军单干的计划,几度提出辞职。但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中将依然觉得,只要协约国的海军力量一出现在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将不战自溃。

奥斯曼帝国兴起于达达尼尔海峡的入海口,现在它的命运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1915年初,爱琴海上空战云密布。英国和法国派出了16艘主力战舰,包括1艘新式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1艘战列巡洋舰“不屈”号、10艘老式战列舰(其中法国4艘)、4艘轻巡洋舰,另有驱逐舰16艘、校射飞机运输舰1艘,以及大量辅助船只。投入战役的共计有62艘军舰,2月中旬云集在希腊的利姆诺斯岛穆德罗斯湾。

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和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在海军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咄咄逼人。土耳其的几艘小破军舰根本就不敢露面。

自恃天下第一的英国人根本没有正眼看过加利波利。几乎每个英国军人都认为,只要英国军舰一出现,加利波利的土耳其军队就会望风逃窜,英国无需派兵登陆这个半岛。结果自然是苏丹政权倒台,土耳其脱离同盟国,转而加入协约国。

陆军元帅基钦纳指示同僚们:这次军事行动只是需要陪着海军的巨舰大炮在马尔马拉海巡游一圈就大功告成了。

早在1914年11月,卡登的爱琴海分舰队曾按丘吉尔的命令炮击过海峡入口处的要塞。这种警告和威慑性的行动业已提醒土耳其人加强了防卫。由德国顾问掌控的土耳其统帅部于是将大量炮兵调往达达尼尔海峡地区,使要塞炮兵中150~355毫米的重炮增加至175门,还有大量的机动岸炮连。

但这一次来势汹汹的英法联合舰队的巨舰重炮比土耳其岸防炮更居优势(234~380毫米重炮92门,102~191毫米炮190门)。

不过,德国顾问自有妙计,在海峡里密密麻麻地布置了10道由375颗水雷组成的封锁线——在达达尼尔海峡这种狭长水道中水雷是最有效的非对称武器。土耳其人还新增设了保卫雷区的炮台,并装上了探照灯,以便对付夜间行动的扫雷艇。

2月19日,丘吉尔下令进攻。英法舰队从离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以南仅15海里的希腊特尼多斯岛锚地起航,天刚拂晓,英法10来艘战列舰百炮齐发,猛烈轰击土耳其的要塞。

英国海军将领们得意忘形,站在甲板上像指挥军事演习一样,把成吨的炮弹倾倒在土耳其人头上。整个海峡在咆哮,在翻腾!

当天英国泰唔士报发表社论,把夺取达达尼尔海峡说成是战胜德国的关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暴跌,因为人们认为俄国很快就可以将多余的小麦运到急需粮食的英国和法国了。

3月的头几天,英、法两国还通知俄国政府,作为胜利和平的部分条件,他们同意俄国吞并君士坦丁堡。

这是俄国人已经梦寐以求300多年,又在近60年前被英法打碎的美梦!就在眼前!

英国还一度派出突击部队(现代特种部队的前身)在加利波利登陆,欲图偷袭炸毁土耳其炮台。这时他们才发现,在山崖的隐蔽部位,修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驻守着具有相当战斗力的土耳其军队。英国突击队被赶了回去,未获成功。

整个行动中效率最差的是排雷,它拖了所有其它行动的后腿。

承担扫雷任务的船是临时召集的没有武装的木制拖网渔轮,人员是从北海港口召来的普通渔民。木制渔轮在平静没有水流的海面上作用不错。但在海峡流速4节的水里它几乎就不能前进,尤其是把扫雷器放出去的时候。更严重的是渔民没有战场经验,每当海岸炮兵刚一开火,扫雷的拖网渔船就掉头逃跑。

卡登感到绝望了,他从舰队中抽调出现役军官指挥每一艘拖网船,并在渔民中加进了海军候补生、海军军士和尉官。这一招取得了成效。拖网船深入雷区,在激烈的炮火下虽然多次中弹,但伤亡只有9人,5死4伤。

爱琴海冬季气候不良,令英法舰队的进攻数度延迟,但经过历时一个月的漫长炮击,在海峡入口处两岸的土耳其要塞相继被摧毁。

看到土耳其的要塞浓烟滚滚,等不及扫清土耳其海军布下的雷场,3月18日,英法舰队排着严整的队形,向海峡最狭窄处的恰纳卡莱处压来,准备一举冲进马尔马拉海,直逼伊斯坦布尔。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土耳其军队一艘小小的布雷船,在10天前的晚上,趁着夜色又布下了一批水雷,正等着他们上钩。

突然,随着一声接一声的巨响,黑烟笼罩,水柱冲天!一艘又一艘军舰触到水雷,火药充分展现了撕裂钢铁的力量,刚刚还不可一世的钢铁巨舰被接连卷入大海的涟涡。

短短的一会儿,“大洋”、“无敌”、法国“布韦”号三艘老式战列舰相继沉没,“坚强”号和另外两艘法国战列舰被重创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狼狈不堪地退出进攻。“不屈”号战列巡洋舰触雷后勉强驶回特尼多斯岛搁浅。

在几十分钟之内,强攻海峡的英法舰队折损过半,自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300年来,英国皇家海军还从未有如此丢人的失败!

从此,英国人决定放弃了“毫无意义”的海战。连联军舰队指挥官,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卡登中将也已因精神紧张被当作伤员送回英国,并被解除指挥权。

守卫海峡的土耳其人和德国人看到协约国舰队撤退了,陷入了无比的惊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是真主与上帝的神迹。

实际上,这时大部分土耳其火炮已经被摧毁了,弹药也用掉了一大半,按前几天的抵抗强度,只能再支撑4天,并且对于抵抗用处不大。

因为岸炮和舰炮完全就是两种东西,即使它们口径和射程相当。当时的舰炮在甲板下都有了半自动的装填辅助设备,连续射击的射速要快得多,火力投射强度是常规的、被运过来简单放置在古堡里的岸炮不能比拟的。

那些更加简单的陆军榴炮、野炮更不能比了,对付配有装甲的钢铁巨舰,基本属于隔靴搔痒的级别。

最关键的是,仅有的“杀手锏”水雷几乎已经用完,由于土耳其和德奥同盟之隔着中立国以及俄国控制的黑海,除了用秘密方法偷运,武备补给是无法从德国运来的。

如果英军战列舰接着咬牙穿过了海峡最窄处的雷区,就可以直冲君士坦丁堡了,奥斯曼政府已经做了弃城的最后准备,并开始转移黄金、艺术珍品和其它珍宝。

结果英国人在距离胜利还有一步之遥的时候,自己放弃掉了!

身为当时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自己的《第一次大战回忆录》中对海军将领们胆小懦弱怯战的不满和愤怒到了极点。

把他的观点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些都是过时的、根本没法上大洋作战的老船,就是废物利用。哪怕是新船,造出来不就是用的么?难道是摆着看的收藏品?当时只要再硬着头皮冲过去,我们就胜利了!最多再多沉几艘船,那又怎样?多沉几艘船,那又怎样?”

当然,作为身居高位的上层统治阶级,他对船上附着的那些蝼蚁生命,动辄全体丧身海底的命运是毫不关注的。同样在一战各国统治者的眼里,这些都不过是伤亡数字而已。也正因如此,一战超越以往所有欧洲大战,成了最残酷的绞肉机。

当然,这场战斗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那艘土耳其军队的小小布雷船,“努斯雷特”Nusret号。这艘区区365吨的小布雷船,改变的不仅是土耳其的历史,也是全世界的历史。

(具体为什么是全世界的历史,让我们在全体系列文章的最后讨论)

它因此成为土耳其的民族纪念物,被永久保留在今天海峡口上的恰纳卡莱海军博物馆。3月18日这一天,也被定为土耳其人的战役纪念日。

但我们故事还没完,讲到这,才刚刚是一半。

加利波利之战的第一阶段土耳其人得到了幸运的水雷保佑,英法海军以惨败告终。

丘吉尔才不会善罢甘休。他被迫去找陆军商量,发动第二阶段的登陆战役,打算通过登陆海峡口子上的加里波利半岛,由陆军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筑垒工事,以保障舰队突入马尔马拉海,然后从陆上和海上实施共同突击,攻占君士坦丁堡。

要大干一场!要知道,不过是2年以前,土耳其陆军面对前藩属国组织起来的70万联军,都无力抵抗,连保卫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只能召集到32万陆军。

面对强大的、得到战列舰队重炮支援的、曾经把强盛俄国堵到家门口一顿痛揍并最终攻克坚固防御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英法联军,150年屡战屡败、一败涂地的土耳其人能守住这个小小的半岛么?我们下篇继续。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达尼尔海峡之战(一):丘吉尔惹恼了西亚病夫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参加“一战”的?
罗杰·克劳利:丘吉尔的大错
人财物均落后于英法的土耳其为何能在加利波利半岛成功阻击对手
走心和走肾之别:协约国不加掩饰的嫌弃将欧洲病夫送到了对立面
大英帝国最能打仗的小弟,也是被坑得最惨的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