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忠烈杨业究竟是谁害死的,杨家将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NO.393 - 杨业

作者:为道日损

编辑:Q先森  /  出品:冷热军事史

凡是中国人,大概或多或少都知道北宋的杨业和杨家将。

然而,现在流传甚广的杨家将故事,包括杨业被潘美害死、杨家满门战死沙场、穆桂英挂帅等等,都是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艺术夸张和演绎。

▲ 影视版杨家将

今天,笔者就来还原真实的杨业和杨家将。

杨业原是北汉“高富帅”,投降大宋实属无奈

“纵骏马挥金刀,大破宋军如卷席”,这是杨业在明代话本《杨家将》出场时的情形。那么,这样大的角儿是何出身?书中并无真实交待。

真正的杨业,本名杨重贵,出身麟州(今陕西神木)豪门,老爸是麟州刺史,他自小倜傥任侠,善骑射,好打猎,是典型的有钱有闲有本事的“高富帅”。

青年时代,杨业就跟随北汉开国君主刘崇征打拼杀,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官至建雄军节度使、侍卫都虞侯。刘崇对他喜爱有加,赐他姓刘,名刘继业。这又拜将又封候的,皇帝还赐本家姓,刘继业真是直冲人生巅峰。

▲ 杨业

那么,这个深沐北汉浩荡皇恩的刘继业怎么就变成了大宋的杨业了呢?

原来,当时大宋朝出兵攻打北汉,刘继业一马当先与宋军苦战。大战犹酣之际,北汉末代君主刘继元却投降了,刘继业心有不甘,仍然苦战支撑。

后来宋太宗就委托刘继元出面招降,刘继业见大势已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恸哭一场,无可奈何归顺了大宋朝。

宋太宗慕其威名,厚加抚慰,恢复其杨姓,名业,这才有了杨业。

▲ 宋太宗

杨业为人性情刚猛傲骄,是有名的“犀利哥”

戏曲小说中的杨业性情沉稳如深海、气场恢宏势如山。然而现实中的他却是另外一种性格。

早年是豪门大公子,少年便得志成了将军,造就了杨业自视甚高的性格。年轻打猎时,他就放出狂语: “他日我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降宋后被太宗皇帝委以大将军、刺吏的重任,杨业更加志得意满。顺风顺水惯了,也就免不了生出一个傲字。看人不顺眼、说话总带刺,那是常有的事,导致了“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 《宋史·杨业传》)。杨业的人际关系已经不妙了。

更糟糕透顶的是,宋太宗接到这些黑信后,“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等于皇帝把告黑状的人给卖了!你可以想象,杨继业拿到这些信后,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总是在一种“愤青”状态下生活和工作怎么能行呢?尤其是带兵打仗。孙子言,为将有'五危',其一便是“忿速,可侮也”。后来的事实证明,杨业的这个性格特点埋下了他悲惨结局的种子。

潘美其实是他的亲密战友,却背了千年黑锅

大奸佞潘仁美妒忌残害忠良杨业杨令公,已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这真是千古奇冤。

潘仁美,真名叫潘美,大宋开国功臣,一生战功赫赫。《宋史》评价说,他早年追随宋太祖赵匡胤,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边,可谓战功彪炳,戎马一生。

▲ 影视剧潘美

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位高权重者,高出北汉降将杨继业的距离,差不多是从地上到天上吧。说潘美妒害杨令公?不靠谱!

事实正相反,潘与杨共事七年,潘为主将,杨为副将,杨猛烈,潘沉稳,性格正好相补,虽然也有分歧争论,但这绝不影响两人的默契配合。

比如雁门关之战,杨主张把主力集中前置,决一死战,潘却最终拍板让杨出奇兵侧击,主力则后置待机合击。显然,潘的方案更好。这一仗宋军大获全胜,可以说是潘杨两人奇正相依、珠联璧合的结果。

▲ 雁门关

想想看,潘和杨共事多年,杨业又是个火暴脾气,两人却始终没散伙,还能联手接连打胜仗,这说明潘杨二人确为亲密战友和一对好搭档。

害死杨业的不是潘美,也不是王侁,而是宋太宗

潘杨两人的合作顺利一路开挂,直到公元986年大宋雍熙伐辽大战。

这次战役后期,当大宋其他各路部队纷纷落难之时,潘杨这路大军却一枝独秀,独抗十万辽军的冲击。

当是时,杨业和潘美合计,两人领兵交替掩护,以确保大部队全身而退。

本来这个计划很好,但监军王侁却跳出来说不行,非得让杨继业直接打过去血拼不可,杨业当即强烈反对,王侁却挖苦他说: 杨将军不是号称天下无敌吗?这次怎么窝囊了?难道有二心不成?

▲ 宋骑兵

这下可惹火了杨业,他最听不得别人说自己怕死、失败、不忠了。盛怒之下,他慷慨陈词: 既然你这么说话,那我就先率军死战,死在诸公之先!

这真是自寻死路。

临行前,他跟老搭档潘美掏心窝子讲了一番话:“我是北汉降将,太宗没杀我,还让我带兵打仗。虽然今天这一仗肯定失败,但有人责备我畏敌,我当赴死,为国争立寸功!”

结局就是杨业惨败被俘,绝食三天而死,其所带将士无一生还。

▲ 宋步兵

当初在杨与王争论时,潘美明明知道杨的主张正确,但他没有站出来支持杨,而是选择了沉默,这实有难言之隐。

陪过大宋两任皇帝的潘美清楚,自己贵为主帅,却不过是个武将,宋太宗重文轻武,派个书生王侁作监军,就体现了对武将的不信任,自己哪里敢违拗天子代表王侁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害死杨业的不是潘美,不是王侁,而是幕后的宋太宗赵光义, 以及大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

死后衷荣殊甚,儿子们加官晋爵

宋太宗得知杨业死事后,非常悲痛惋惜,专门下诏高度评价杨业的战功,说他尽力杀敌,气节豪迈,忠义刚烈,视死如归,“古人之中,也没有比他更崇高的了”云云。

▲ 郑少秋版杨业

同时,宋太宗还特地为杨业举行隆重典礼,以示表彰纪念,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又为杨业的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等加官晋爵。

此外,宋太宗下诏将潘美降职三级,王侁削职为民,发配流放。

杨业若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所以,杨令公虽死得壮烈,但他的一生不应该是民间传说的悲剧,最差也得算是个正剧。

杨家的女汉子们,只有佘太君确有其人,其余全是假的

杨家一门忠烈,大战金沙滩,男儿们拼光了,婆婆佘太君就带着儿媳们去拼命,杨门女将美名传,直到孙媳穆桂英挂帅接班。这些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代代相传。但是,真实的情况却会让大家大失所望。

▲ 虚构的杨门女将

首先,跟着杨业血洒疆场的只有四子杨延玉一人,其他儿子都沾了他俩的光升官加爵了,金沙滩之战纯属虚构。至于,婆媳一齐上阵杀敌、穆桂英挂帅出征大破天门阵也压根儿也不存在。

不过,佘太君倒是真的。

佘太君真名佘赛花,太君是她的封号,本姓为“折”,西京大同人。史学家毕沉在《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

▲ 赵雅芝版佘太君

和杨业一样,折赛花也是豪门出身。自唐、五代直到大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依,皆为名将。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控扼西北,中国赖之”。

折赛花生长在世代名将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即爱骑马射箭,舞剑耍刀,且学习兵法,颇通兵略。她跟杨业结婚,真是门当户对、志同道合。她辅佐丈夫经营军务、策划打仗的事儿也确有记载。

或许在女性受压制的古代,佘太君的女汉子之风实在太潮了,钦慕不已的文人们就以她为中心,想像创造出一大串英姿飒爽的杨门女将来,过了一把精神大瘾,这大概是对历史善意的“涂鸦”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延昭是杨业长子,为何被称六郎?杨家将的故事为何能千古传颂?
大宋虐我千百遍 我待大宋如初恋——五分钟快读《杨家将》
宋太宗为何坐视杨业战死而不救?实在是杨家将背景太强大了
《杨家将》
杨家将全部战死,守灵时佘太君看到一个乞丐,竟当场晕了过去!
开封古城  ④ 龙亭  天波杨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