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美军开始使用雷达,海空战场的面貌便彻底改变了
userphoto

2018.05.03

关注


当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12月8日)日军的炸弹落在珍珠港时,20台装在大型战舰上的CXAM雷达,以及圣迭戈、诺福克两所四面漏风的防空指挥学校便是美国海军雷达防空的全部。其实很多人(包括当时美国海军的将领们)已经预料到了,这些看起来简陋的东西,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彻底改变海空战场的面貌。随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开始向日占岛屿发起单舰规模的反击,这些雷达很快就在战斗中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神秘的“床垫”


1942年2月20日,“列克星敦”号航母特混舰队抵达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以东约640千米处,准备第二天向日占拉包尔基地发动空袭。“列克星敦”号上CXAM雷达的床垫状天线布置在巨大烟囱的顶部前缘,雷达室就布置在天线下方的一个小格子间里。小小的雷达室里除了1.8米高、1.5米宽、0.6米厚的雷达设备外,就只能再放下一把椅子了。这位可怜的雷达操作员唯一的对外联系设备,就是一台通往舰桥后部空情图室的电话机。“列克星敦”号上几千名舰员中,总共只有11个人知道这台“床垫架子”到底是做什么的:除了几位雷达操作员和维修技师,就只有舰长弗雷德里克·C. 谢尔曼上校、防空指挥官弗兰克·F. “红”·吉尔上尉和他们的副官、助手了解这台雷达的底细。吉尔上尉在担任战斗机引导官前做了10年的舰载机飞行员,他手下的2名少尉和2名上士,要么是雷达操作员,在雷达室里负责盯屏幕,要么是绘图员,负责把收到的关于敌机距离和方位的信息标注在空情图板上。空情图室也很小,一张桌子大小的航迹推算仪、一些无线电设备和几名操作员就已经挤得很满了。


雷达上舰之前,绘图员的任务是跟踪本舰所有升空舰载机的位置,他们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在绘图板上标绘出每一队飞机的航迹。当飞机飞到陆地上空时,飞行员就会根据地标来报告自己的位置。当CXAM雷达服役后,绘图员还要绘制雷达提供的敌机距离和方位信息。这11个知晓雷达机密的人受命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这台会转的“床垫”的秘密,也不得透露自己的任务。不难想象,舰桥里那些普通军官们对空情图室里发出的关于160千米外敌机的信息,都不怎么敢相信。


 

■1941年年底时“列克星敦”级航母的雷达天线和雷达舱室。图中上方的白框内是CXAM雷达天线,下方白框内的小舱室便是最早的雷达舱。

 

发现二式大艇


不信归不信,该来的还得来。2月20日上午10:45左右,操作员正在雷达室里一边缓缓转动着CXAM天线一边盯着眼前的A型显示器。突然显示屏上跳出来一个回波!他立即停住,把控制天线角度的手柄转回到亮点最亮的位置上,接着按下了控制台上的“距离”按钮,以确认雷达屏幕上显示的距离到底是目标的真实距离,还是在50英里(80千米)的屏显极限之外又从头开始计数的“第二轮”距离。他读出了目标的距离,又从角度指示器上读出了雷达天线的方位,接着要通了连接空情图室的电话,喊出了已经练习过无数遍的口令——“定位—雷达”,对方答复“定位收到”。“空中目标,角度251度,距离52英里。”绘图员很快发现,雷达操作员报告的位置上并没有友机,于是将这一目标判断为“可能为敌机”,并告知了防空指挥官。指挥官立即引导2架正在执行CAP任务的战斗机前往确认——CAP是美国海军战斗机部队的基本防空战术,全称是Combat Air Patrol(战斗空中巡逻),即在舰队上空巡逻,随时待命迎击敌机。如果没有这些CAP,那么等发现来袭敌机再起飞迎战就来不及了。


被派去确认目标的是个名人——约翰·S. “吉米” ·撒奇少校,此刻他正带领6架“野猫”战斗机绕着“列克星敦”号特混舰队兜圈子。他们严格遵守无线电静默,划归他们的无线电频段里静寂无声。撒奇后来写道:“当‘列克星敦’号指挥官的大嗓门突然响起来时,我吓得都要从座椅上跳起来了。他要我向240度方向飞35英里,那里有架敌方侦察机。”撒奇立即带着僚机循迹而去,他们把飞机的节流阀推到了满负荷2/3的位置,这是“野猫”战斗机的发动机所能持续承受的最大功率。10:56,撒奇报告,自己即将进入浓云,几分钟后又报告说到达目标位置,即将进入云雨区,并询问目标是否在前方。得到确认后,他转而使用仪表飞行,一头钻进了乌云之中。此时,他们已经在“列克星敦”号防空指挥官吉尔上尉的引导下飞到了目标的正上方,他座机的下方是一架日军的二式大艇。11:00,撒奇看到了目标。两架战斗机立即拉动枪栓,准备首开杀戒。不过就在这几秒钟里,他们飞到了云的另一侧,丢失了目标。此时吉尔上尉的信息来了:目标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极有可能进行了俯冲。果然不错,几分钟后,撒奇小队看到那架巨大的水上飞机在300米的低空破云而出,全速返航。撒奇立即从目标机的左后方接近以图避开二式大艇上20毫米尾炮的攻击,不料僚机却误解了他的意思,试图从敌机尾后绕到其右侧,从而把自己暴露在了敌机的尾炮火力之下。还好没有中弹。一番剧烈机动之后,两架“野猫”从左右两侧分别向二式大艇机翼上的发动机开火,使得日机的两翼先是漏油,继而燃起一团大火。他们看到日机机腹下落下8枚炸弹,几秒钟后,日机轰的一声坠入大海。撒奇留意到,他们飞返“列克星敦”号时全程都能看到日机爆炸升起的烟柱,看来,这架日军侦察机在坠机前可能已经将美军舰队的方位发回了拉包尔基地。


■二式大艇是二战期间日军最重要的远程巡逻机之一,航程超过7000千米,普遍认为其性能优于美国的PBY“卡塔琳娜”巡逻机。


轰炸机来袭


撒奇双机在“列克星敦”号着陆的当口,吉尔上尉又如法炮制,引导另两架战斗机击落了舰队北偏西方向的另一架日本侦察机。同样,特混舰队也能看见这架日机坠毁后升起的浓烟。


显然,至少有1架日军侦察机发回了美军舰队的位置信息,因为就在当天下午16:11,坐在“列克星敦”号雷达室里的一名防空指挥助理发现110千米外有一群飞机正向“列克星敦”号飞来。吉尔上尉立即指派6架CAP“野猫”战斗机前往拦截。20分钟后,在距离舰队38千米外,美军战斗机群与来袭日机迎面遭遇。来者是日军第25航空战队的9架双引擎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后来美国人认为这是由于“列克星敦”号距离拉包尔比较远,超出了日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姑且不论,太平洋上第一次真正的海空战打响了。10分钟的掠袭、格斗之后,美军干掉了来袭9架日机中的5架,美军也有1架战斗机被日军轰炸机的20毫米机炮击落,飞行员战死。整个空战过程都被特混舰队的水兵们尽收眼底。当剩余的4架日军飞机迎着美舰的高射炮火展开攻击时,“列克星敦”号的谢尔曼舰长指挥巨舰以30节的高速拼命扭动躯体,最终成功避开了所有炸弹。当日军飞机返航时,吉尔上尉又引导吉米·撒奇少校指挥的4架战斗机前往追击,这些人凶猛无比,干净利落地灭掉3架日机。仅存的一架日军轰炸机也未能幸免,居然成了正在巡航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枪下鬼。第一队日军攻击机被悉数消灭。


■正在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的吉米·撒奇(近处),照片拍摄于1942年3月,美军舰载雷达首次参战后不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费不会白交,1942年海空血战的教训,提高了美航母防空能力
太平洋战争第七部之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六十七)
22架神风特攻机打不沉1艘小驱,美军“拉菲”号的冲绳传奇(上)
癫狂中的理智——神风特攻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
中途岛之胜真的不是靠破译密码,而是这件神兵利器
头条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