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海战双方投入上百艘战舰,这么大的舰队是如何指挥作战的?
userphoto

2019.10.23

关注

如何有效指挥舰队作战,曾是一个困扰无数将领的难题


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舰队先后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马车夫”荷兰、拿破仑的远征舰队与德国的“公海舰队”等诸多劲敌。海战的规模,从十几艘战舰发展到上百艘的大战,参战舰只也从风帆战舰发展到铁甲舰、无畏舰等舰种。
 
▲电影中英国舰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海战
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决定海战胜负的因素,不再停留在技术层面。作为指挥官,在关键时刻如何决策、如何传达指令就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关键要素。

从17世纪50年代的英荷战争开始,单纵队战术逐渐成为风帆舰队海战的主要战术,如何指挥大舰队实施机动和战斗就成为了困扰指挥官的难题。此后,无论是舰船技术还是协调指挥,难度都可谓是与日俱增。
 
▲英国海军《信号手册》中记录的各种旗语

为解决这个难题,当时的英国海军将领提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侧重于统一舰队中每艘军舰面对各种情况时而主动采用的战术,强调发挥每艘战舰的主动性,而后者则强调将主导权交给指挥官,通过各种旗语指挥麾下的所有战舰统一行动。
 
▲现代舰船之间的通讯依然要用到旗语

起初,第二种方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历史因素。在古代,海战的指挥依靠击鼓、号角、挥旗等信号传输方式。因此,在海上争霸早期,海军用旗帜等传统信号统一发布命令的舰队指挥方式仍为大多数国家所坚持。
 
▲电影《赤壁》中舰船之间传递信号
然而到了近现代,舰队规模、舰只尺寸、参战人数都扩大了数倍,一个舰队的列阵可以绵延数英里,各舰之间距离也被延长到千米级别,海上的风暴雨雾等复杂天气、炮火硝烟都会影响命令传达效果。

▲二战中的舰艇编队

在此环境下,无论是旗语还是灯光信号都无法及时、高效的向各舰传达指令。过分依赖于统一指挥可能会延误战机,让舰队出现群龙无首的混乱状况而被击败。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在切萨皮克湾海战中,因过分依赖集中指挥而丧失战机,被法国海军切断海上补给线无法支援陆上战事,导致英军地面部队在约克城被围歼,改变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结局。

▲切萨皮克湾海战的绘画

这次海战充分暴露了旗语集中指挥的弱点,它不仅在于旗语可能被不良天气或战场硝烟遮蔽,更为严重的缺陷在于,在这样的集中指挥体系中,各单位习惯等待上级命令,从而丧失了战斗中的主动性。
 
▲被切断海上补给线,孤立无援的英军
最终只能向美法联军投降

在吸取失败教训后,一些将领开始尝试前文中的第一种指挥方式,指挥官只对舰队发布简短而少量的命令,尽量将战场处置权下放至每艘战舰,发挥它们的主动性,这种指挥方式在日后多次关键海战中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大胆尝试新式指挥方式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击败法国-西班牙舰队

在1808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一改之前英军旗语指挥的方式,只通过旗语传达简洁的命令,授权各舰酌情采取行动,最终英国海军打败法军舰队,粉碎了拿破仑远征英国的计划,巩固了英国海上霸权。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绘画

百年后,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率领日舰队对阵实力不俗的俄罗斯第二舰队。他效法纳尔逊式指挥方式,向麾下各舰打出了著名的纳尔逊式激励电报—“帝国存亡在此一举,诸君务必竭尽全力”,随后命令舰队关闭电台作战,最终日本大获全胜。

▲对马海战中的日军指挥官东乡平八郎(绘画)

反观俄国舰队,由于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被重创,很长时间里舰队处于缺乏指挥的慌乱局面,这也是俄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剧《坂上之云》中描绘的对马海战

此后,随着无线电、卫星通讯等高科技通讯技术的出现,指挥官对舰队各单位实现“一对一”实时指挥已不再是难题。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指挥舰
可以每秒3000词的速度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

尽管集中指挥并不是那么完美,然而从二战至今,诸多海军强国依然坚持统一发布指令与充分授权、发挥下级主动性相结合的指挥方式。可以说,舰队指挥技术是随军舰技术、舰队规模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美国宇航员登月后在月球竖起美国国旗

如今,海上争霸时代已成为历史,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足迹”已走出了太阳系,步入了更深层的宇宙。各国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新一轮“太空竞赛”。可以肯定,在未来,星海将会像地球上的大海一样,成为各方角力的竞技场。

▲2013年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钻孔
首次在地球邻近星发现有机物质

未来人类会在浩瀚宇宙中建立起怎样的星际文明?地球海洋上的强大舰队能否在宇宙中再现?这些一直都是为广大军迷、科幻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全球影视界打造的诸多科幻大作,同样描绘出了多彩斑斓的宇宙文明、星际航行景象。

▲《星际穿越》中“卡冈图雅”黑洞
被誉为科幻片中“最科学黑洞”

然而科幻电影并不能满足人类无穷的探索欲,我们更想成为亲自操控飞船的主角,而不仅是做一名银幕前的观众。也许,很多人与军武菌一样有着这样的幻想:如果我们成为星际舰队的指挥官,将会如何指挥一支舰队,在宇宙中探索未知呢?

▲很多科幻片已经描绘了未来星际舰队大战的壮观景象
(图片自《星球大战》)

现在,一款开放性太空沙盒手游大作——《第二银河》,就给予了玩家们探索宇宙、统率舰队的机会。当玩家加入舰队后,舰队玩家可加入舰队指挥系统,军团舰队的主面板会显示舰队航行指挥、火控指挥的状态,同时实时更新舰队的阵型变化。

▲《第二银河》中规模空前的军团舰队会战场面

在舰队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下,舰队内部可以相互协调,也可以在战斗中选择集火对象,极大提高了战斗效率。

▲集火打击目标

与现实中海战指挥方式一样,玩家可以通过指挥系统执行、接受集中指挥,也可以实行纳尔逊式的分散式指挥,以充分发挥舰队中各单位的主动性。舰队成员只需在军团舰队主面板进行简单设置,就可以让玩家在身处舰队的同时也可以自由行动。
在军团战中,玩家可以选择多种视角来参与战斗,不过由于参战人数往往较多,可能达到百人以上的级别,因此大规模战斗,军武菌一般选择以宏观的地图视角在战斗中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更高效的掌握战场态势和各种信息。

▲这种视角下的军团战斗得到了很大简化
玩家对敌我态势、双方位置、阵型变化
拥有更有效的感知能力

虽然军团PK是众多飞船的激烈大战,但游戏中的展现是极为直观的,在宏观视角中,敌舰一般以红色、橙色显示,己方与盟友一般以绿色、蓝色显示,左侧状态栏可以显示各单位的血量、护盾等状态,操作非常简单易上手。

当然,如果你是对操作不太上心的“佛系玩家”,只想欣赏炫酷的战斗场面,也可以点击自动按钮,让飞船自主作战。

▲玩家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视角参加军团战
获得绝佳的视觉体验

要想将容纳舰队大战的壮观场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就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星际战场”,这便是《第二银河》的另一大游戏特色。不得不说,一款手游就能将无穷无尽的宇宙做出如此精细的还原,是非常难得的。

▲游戏中以远景展现的黑洞
与《星际穿越》中展示的黑洞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个人感受而言,无论是近距离的陨石、空间站还是远景的黑洞、星云,在画质、细节等方面的表现皆可堪称手游中的上乘。尽管有跃迁这种超级“黑科技”。但游戏中仍然可能出现“跃迁十几次”的情况,可见游戏中的宇宙有多庞大了。

▲游戏中的跃迁动画也做出了
科幻片中星际穿越的感觉

除了还原了浩瀚无垠的星海,地球海洋上的多强争霸、鼎足而立的形势,在《第二银河》描述的宇宙中同样得到了延续。游戏中,我们有4大势力、4种职业可供选择。

▲军武菌选择了斯瓦罗斯共和国势力

无论是飞船、职业、角色形还是武器配置等其他要素,《第二银河》在各个势力特色、优势、短板等诸多细节展现上做的不可谓不出色,就拿带有浓郁苏俄风的斯瓦罗斯共和国来说,一个让军武菌印象深刻的特征,就是斯瓦罗斯空间站内的广告板。

▲斯瓦罗斯共和国空间站内极具苏联风的广告板
游戏中诸如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

飞船是游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五花八门的飞船各有特色与专长,适合不同的任务需要。简言之,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选择适合的飞船,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不同种类级别的舰船可供选择

例如,如果要去离己方空间站较远、治安度低的星系做任务,军武菌一般会选择一款火力较强并装配护盾的飞船。如果要去一个安全的星系做采矿任务,军武菌就放心大胆的派出运输能力强但武备较弱的矿物采集运输舰执行任务了。

▲玩家可以在停机坪为自己的飞船
安装各种武器和组件

不过军武菌还是要提醒一句,多样化的飞船选择可并非现成,是必须建立在你已经从“菜鸟”成长为“老鸟”,拥有多本飞船驾照的基础上的!所以刚入坑的小白还是开着小飞船从一个个小任务做起吧!

▲通过不同势力的不同种类的飞船驾照考核
意味着你可以操控更多种类的飞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莱坞大片海面上的变形金刚:超级战舰
当今的舰队中,还有没有旗舰?
旗语通讯
5本星际战舰类科幻小说,场面宏伟壮观,剧情波澜起伏
科幻| 永不回航的旅程
军方救了72个被冻300年的战士,不料唤醒他们后,竟是更大的阴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