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输” 给现代搏击的传统武术,究竟还有什么秘密?

传统武术十问



Q1

你之前是做格斗科普,运营职业搏击赛事,似乎跟传统武术不搭界,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了传统武术,又为何会选择练习传统武术?

答:我个人对传统武术的认知分为几个阶段。最早我接触的是李小龙的思想。李小龙将“功夫”一词在西方发扬光大,他的理念极具革命性,打破传统武术套路和招法的桎梏,开创了一个“以无法为有法”,兼容并蓄发展的新时代,因此被西方评为MMA(综合格斗)之父。受他影响,我对传统武术的最初印象是腐朽的、过时的。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跟拳手接触多了,慢慢改变了想法。中国大部分散打运动员都是武校出身,散打脱胎于传统武术,武校里一些老师确实有绝招,部分教学方法也是源自传统武术,他们对传统武术的感情感染了我,对传统武术的印象有些改观,但并没有动力去深入了解。

之后我遇到了我的教练王潮。那时他刚从上海体院毕业,在体院的时候他曾因为伤病严重厌训,后来跟随马胜利老师练了元拳,不仅伤恢复了,身体机能也变得非常强。我当时接触过很多中国职业拳手,但从没有挨过王潮那么重的扫腿。他的身体状态像“橡胶包铁坨”,令我感到惊奇。我在《健与美》写功夫健身专栏,平日很注重翻译国外文章,采访拳手,学习和整理训练的资料,但王潮谈的训练理念我闻所未闻。在交流几年之后,我确定这一套体系很有深入了解的价值,2012年正式开始练习。

Q2

我们看到一些所谓的传统武术大师在搏击运动员面前一触即溃,传统武术弱于现代搏击吗?两者应该是什么关系?

答:传统武术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导致没有门槛。有些人根本没系统训练过,穿上功夫衫就自称传武大师。可以很明显看出,他们跟李小龙这样的中国功夫标志性人物在身体形态、运动能力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失败是必然的。这种闹剧式的情况其实在中国职业搏击发展早期也遇到过。当时为了迎合一些观众的心理,有些组织者找来外国留学生冒充拳王,被中国拳手几十秒KO。这些都是流量思维下迎合大众的炒作行为,随着大家认知的深入,逐渐会失去市场。

现代搏击与传统武术并非对立,两者有很多共通点。传统武术也做过竞技化尝试。1923年4月在上海举行“中华全国武术运动会”,武术第一次以体育竞赛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在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术考,其中散手比赛以“拳脚门”的名称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算是散打运动的原始雏形。新中国成立以后,散打正式发展起来,以“技法全面、快速灵活、多变巧取、讲求实效”十六字为技术发展方向,从传统武术中汲取营养,提炼出贴身快摔、侧踹等特色技术。即便今天在UFC 八角笼中也可以看到散打技术,充分说明了武术具备竞技价值。

散打作为传统武术的竞技化产物,成功源自两点:第一是具备从训练到安全实战的完整体系,第二是以规则为标准,不断去伪存真。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代的传统武术缺乏系统实战训练。就像一台电脑,光硬件好不行,必须有先进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实战意识,必须在实战中培养出来。保证安全性的实战擂台是传统武术需要摸索的。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些武术门派中,师徒关系超越了技术本身,不断神话先辈,缺乏对技术反思和改革的动力。反观搏击有统一的规则和安全保护,打破了门派壁垒,在交流中去伪存真,兼容并蓄,不断迭代升级,更符合科学传承精神。


尽管传统武术不能直接走上职业搏击赛场,但武术功法训练对搏击具备很大的价值。UFC前双冠王康纳·麦格雷戈的教练伊杜·波特尔(Ido Portal)就曾师从中国形意拳老师史文灼。伊杜把武术训练融合到现代搏击之中,开发出一套独特的身体训练体系,让康纳的身体回归高度协调敏捷的状态,以“精准战胜力量,时机战胜速度”作为战斗哲学,在UFC八角铁笼中证明这一切行之有效。

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一直在用行动证明传统武术的价值。“我跟老师学习中国式摔跤,包括一些太极的发力方法,其实这些非常科学。如果说只练太极打现代搏击,那肯定不行,但如果练现代搏击的同时,可以把传统武术的精髓运用到比赛里面的,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亲身体验过。”张伟丽的这段话可以作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关系的注解。传统武术从来不是,也不该是现代搏击的对立面,两者完全可以结合。

张伟丽与太极拳

Q3

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不同点在哪里,从招法上看有什么明显区别吗?

答:首先,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的出发点不一样

体育竞技的第一步就是选材,再以级别划分保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不断筛选出最优者,属于强中选强。传统武术的目标是生存,战斗环境不分级别,必须假设对手比自己高大,所以有一部分传统武术门派不强调肌肉力量最大化,而是往人体结构力方向做探索,这样才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武术是实践中对科学原理的运用。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打击力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自然状态下,质量和加速度除了跟体重和肌肉有关之外,还跟重心分布、人体结构张力和势能利用效率有关。过度强调单一的肌肉作用是不符合物理法则的,必须从肌肉力、重力和人体结构关系三个维度来系统优化。元拳强调“打势不打力”,“势”就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是充分利用地心引力加速,弹性势能是借助筋膜弹性和结构牵扯进行加速,两者目的都是提升加速度。

其次,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打法不同


现代职业搏击以拳击为代表,强调以拳峰为接触面的“点”式击打。这样打法清晰、观赏性强。一些风格独特的传统武术是由兵器用法演变而来,徒手时保留了劈、砸、撩、铲、划等明显的刀棍技术。形意拳、八卦掌不仅在技术动作上,更是在劲力上保留了器械用力的特点。元拳的传统打法是“拖泥带水”、“拐弯抹角”,也可以明显看到刀法和剑法的痕迹。

Q4

你理解的历史中的武术是什么样子的,当前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

答:自从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成之十二铜人起,民间武术就被历代皇帝所禁止。“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武术成为秘密结社的工具,甚至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由江湖组织向宗教团体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关于武术的很多资料都是不留文字的口传史,要想还原真实武术史十分艰难。

但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回到古代,那是一个凶恶而不便的世界,没有电力,没有机器,一切劳作都依赖对身体潜力的开发。古代皇权不下乡,人口密度大,底层暴力滋生,加上战乱频发,生存艰难。在武术练习的过程中,我感觉这种强调大筋运用的身体使用方式一定是在极限劳作和运动中提炼出来的。如今在泰山挑夫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技巧和经验。武术诞生的残酷环境现在不会再有了,但对身体运用的经验流传下来。这也反过来说明,练武需要很大的训练强度,要下狠功。

武术传承一直是学徒制,以前学武要先签生死养葬文书,徒弟要给师父养老送终。我听过前辈说起,他们村请了一个螳螂拳的师父,大户要给二十亩水浇田,师父才愿教真东西,真正“穷文富武”。今天师徒制没有了,武术传承也就出了断层。有人借武侠小说的符号,撑起一张华丽的皮。咏春、太极对很多人来说除了功夫衫和起手势之外,说不出更多的东西。这种认知上的匮乏成为了假大师出现的土壤。

行走江湖有“腥(假)加尖(真),吃遍天”的说法。真的东西少,假的花活多。元拳传下来个规矩——“不许插杆子教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许开场子办拳馆赚钱。元拳的训练体系没有套路,看着简单直接,主要是花功夫练,一旦以教拳卖拳为生,因为可以教的真东西少,容易去搞些虚头巴脑的假东西,反而对传承不利。


Q5

从王芗斋到李小龙,都在倡导“无招胜有招”,这是否对传统武术的否定?

答:我觉得这不是否定,而是一种提炼和进步。武术中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说明“功”比“拳”的价值更大。这个“功”就是身体的机能强化,包括了筋骨力、用力模式、动作节奏等等。

传统武术的招式在特殊年代有一定有意义。因为功力需要时间的积累,一开始必须集中练几个特定的招式提升训练效率,用于偷袭或者保命。打个比方,因为水枪装不了多少水,所以枪口要小,才能把水射远,招式就是这个作用。

到了近代,传统武术已经从保命斗殴的层次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从王芗斋到李小龙都提倡 “去套路,去招式化”。李小龙和王芗斋的身体机能都很强,可以用更多元的招数来展现机能,适用于更复杂的竞技场景,只有去掉套路这个瓶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功力。

也有人研究传统武术的套路招法,想用在现代搏击擂台,靠奇招怪式打天下,但很少成功的。招数的有效性取决于规则。比如拳击从实战出发,没什么三十六路左右直拳的套路,只有简单的直、摆、勾动作,但在拳击规则下,这就是最直接有效的,UFC 冠军上了拳击台也会被KO 。反过来在综合格斗规则下,拳击冠军也会被秒杀。可见规则变,招数就要变,否则就是刻舟求剑。

Q6

你在小说中提到了武术练筋的功效,UFC冠军张伟丽也在接受传统武术中的筋膜训练并运用到比赛中,能否给我们展开说一下。

答:我跟张伟丽交流过武术训练的问题。作为职业搏击冠军,她训练时间非常宝贵,所有无效训练必须排除。但张伟丽每周都会在“Hyperarch”筋膜特训专家谢翀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筋膜训练。筋膜是全身张力传递的网络基础。武术说“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这不是说压腿,而是练筋膜。《易筋经》被认为是武术经典,我听老一辈师傅说的都是“挑起筋打人”,可见武术训练中对筋的重视。

谢翀从机能角度解释筋膜训练的作用:“提升使用身体效率就是筋膜的功效。大家在做下蹲的时候,很多人是大腿肌肉驱动,感觉不到臀部的肌肉。好的运动员可以驱动臀部力量,这就是筋膜训练的作用。”谢翀针对张伟丽的下肢筋膜进行训练,目的是最大程度让臀部肌肉参与整体运动。谢翀要张伟丽踮起脚尖,同时脚踝一圈绷紧,肌腱突出。武术里有“三点金落地”的说法,讲究五趾抓地足心空。根据下肢筋膜结构,脚踝一圈拔紧,将脚底的劲“拔”上来,这样下肢筋膜就形成整体动势。

张伟丽在比赛中感受到了这种机能训练的好处:“武术讲究练‘根’,有了‘根’动作才是整体的,我现在一直在做脚部的筋膜稳定训练,通过筋膜训练,我移动更快,打拳更重、打得也更准了。”

特别要说明的是,武术中的筋膜概念其实跟现代康复学中的筋膜不完全一致。筋和膜属于两个东西,筋可以变长,膜可以变厚,有不同的练法。

Q7

武术的发劲有什么特别之处,从科学上如何解读?

答:从本能来说,人体发力大多追求“一顺劲”。如同多米诺骨牌,一个个推倒过去,假设每一个骨牌越来越大,力量传导就越来越大,这就是层层叠加“一顺劲”思维。但人体是复杂的多柔体结构,重心分布也有很多变化的可能性,动作中包含支撑、折叠、螺旋、开合、牵扯互动,“一顺劲”像把口袋里的橘子一把撒出去一样,容易导致结构上的“散”,缺少“合”力,最终打击效果打折扣。

很多传统武术发力不是“一顺劲”,八极拳讲究“十字劲”,形意拳刘殿琛在《形意拳术抉微》称“六方用力”,大成拳讲究整体浑圆力,王芗斋先生有言:“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总而言之,相比“一顺劲”,武术中的发力更加复杂立体,目的就是求“整”。

元拳中通过“来回劲”求整体力。打拳时“力不出尖”,元拳中称为“定位”。一拳打出去,好像是打在冰面上,不能把冰面打破,要在冰面定住,力往后“返”,动力链从拳头反向传递到脚,“合”成一体,此时打到人才是整体力。这就是“势往前,力往后”,把身体 “合”起来,形成整体爆发。

与“返”相对的是“顶”,“顶”只要局部肌肉,是从根节(肩、胯)到稍节(拳、腿)的开放运动。“返”是结构整合,属于闭链运动,是从稍节(拳、腿)返回到根节(肩、胯)形成整体,再完成击打。这个一来一回的过程就叫“来回劲”。上肢从拳“返”到背,在元门称为“通背”,下肢从脚趾返到臀部,就是张伟丽筋膜训练的目标。

对现代搏击来说,“来回劲”也是高手必备的。职业教练喂靶的时候,在拳手拳峰接触靶子前有一个往前压靶的动作,把拳手的劲“挤”回身上,这其实也是一种“返”的训练。这种打靶训练能培养出拳手身体反应,在打击目标时自然而然会有身体内撑,形成“整体力”。

Q8

您在小说中提到重力势能、失重启动,不是很好理解。能否解读一下武术中对重力的运用?

答:因为武术强调整体结构,不能依赖局部肌肉启动,重力启动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来说重力启动利用瞬间的下坠失重,启动下肢结构弹性,属于从“落”到“撑弹”的身体状态,动作幅度做小了,看起来就跟步法结合了。

觉得难以理解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奥林匹克挺举,在第一把高翻动作的时候,运动员不是直上直下的,内含一个下坠荡髋,这就是“落”和“撑弹”动作,做大了人甚至会蹦起来。在最后上挺的动作中,身体通过屈髋蹬地获得初速度,将杠铃从肩上举起,然后瞬间通过分步坐胯,以重心下坠的形式将躯干置于手与脚垂线之间,同时瞬间启动最大的下肢支撑力与上肢支撑力,从而实现挺举过头。这就是利用“起落支撑”来整体发力。可见“重力启动”是人体结构科学,并不是武术独有。

Q9

练习武术对身体的改变有什么特殊的形态特征吗?

答: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肯定会改变身体形态。大家形容古代武将“虎背熊腰”。

李小龙体型

熊腰比较好理解,我们看到古代武将都是粗腰大肚,俗称“关公肚”。这种鼓肚的形态在蒙古摔跤手身上很常见,有句戏言叫做“锡林郭勒不相信腹肌”。“关公肚”跟“啤酒肚”有明显区别,它不是下坠的,而是外涨的,类似篮球形态,是“腹内压”。以前健身领域的核心支撑理论是以收紧腹肌的方式稳定核心,腹肌像桅杆上的拉力线一样来固定脊柱。但这种肌肉支撑时收缩越紧张,对脊柱压力越高。现代研究发现,真正的核心稳定应该是以“腹内压”支撑脊柱,其工作方式与汽车中的安全气囊类似。“腹内压”越大,核心越稳定。武术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气沉丹田其实就是一种内压稳定训练,所以会出现熊腰。说完熊腰,再说虎背。一开始我也很疑惑,如果形容背阔肌很大的话,虎背肯定不如牛背。后来我看人演示才明白,虎背是类似猫背上的状态,背上肌肉非常松活柔软,能快速抖弹起来,这样出手爆发力和速度都大。

摔跤手的腹内压体格形态

武术中还有“板肋藤颈”的说法,这是通过特定筋膜训练产生的一种筋膜增厚生理现象,易筋经中称为“腾膜”。腹部和肋骨像包裹橡胶的铁板,武术中称为“板肋”。斜方肌和脖子会变粗,如同“老牛筋”,这叫“藤颈”,也叫“燕项”。

沈诚老师筋骨力形态下的身体瞬间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挑起筋”的状态。武者在正常情况下,手臂肌肉看不出来,一挑起筋,身上就会出现很多“凹陷”的“筋槽”,《拳经》上称为“筋努骨突”。“功夫之王”李小龙的身体属于“挑起筋”的状态,他的肌肉围度不大、体重也很轻,从他健身举重日记来看使用重量不大(1965年训练笔记中,他使用杠铃在100磅以内,深蹲都只用95磅做一组10次),但肌肉线条令人非常震撼,特别是他的前臂完全是“筋努骨突”。

李小龙筋骨形态

李小龙撑筋拔骨形态

西方肌肉训练是靠“收缩”,武术筋骨训练是靠“绞紧”,两者导致的身体形态不同。佛堂上金刚力士的动作是一个明显的“绞”的动作形态,他斜方肌极其发达,呈“藤颈”状态,手臂“筋努骨突”,“筋槽”十分清晰,举重训练中最容易练大的二头肌和肩部三角肌反而不明显。尽管肌肉发达,但金刚力士的腹部不是六块腹肌,而是凸起的“腹内压”状态。

佛像形态,含筋骨力和腹内压

根据历史学家表述,宋辽金时期的雕像都仔细考究,很多按真人造像,比如佛光寺的唐代捐修人像就是按捐钱的女施主做的,金刚力士很可能是直接按当时的武士形态做的。至少在这座金刚力士相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区别于西方健身训练,同时与武术训练不谋而合的特殊形态。

10

当下我们关注、研究、学习武术,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答:武术跟竞技不同,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涵盖的范围很广。武术脱胎于中国文化,在漫长历史中发展出来一套独特的生存体系。历来江湖有五花八门之说,指的是不同的行业身份。武术一行称为“挂子行”。“挂子行”分为四种,“支挂子”是护院的,“拉挂子”是保镖,“点挂子”是街头卖艺的,“戳挂子”是开场子教拳的,以上都属于“明挂子”,还有“暗挂子”,那是用武术来为非作歹的匪徒。

研究武术,可以研究其中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文化,也可以研究强身健体的功法,或者是一些保命自卫的招数,甚至是潇洒漂亮的武术套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也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沈诚

    UFC、ONE 冠军赛中国记者
泰拳科普书籍《泰拳功夫述真》作者
 《健与美》杂志撰写功夫健身专栏作者

 《拳星时代》世界极限格斗系列赛联合创始人兼赛事总监

沈诚,练习拳击、散打多年,从事职业搏击工作期间练习搏击,进行职业拳手的挖掘和配对工作,结识了大量搏击圈与武术圈人士。

2008年遇到元拳传人,2012年拜师训练,在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之间交叉印证,对现代搏击训练、传统武术技巧有着独特的认知,目前从筋骨力、筋膜训练、身体机能训练上都有独到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中国力量:张伟丽能否重夺UFC女子草量级冠军?
市面能够见到的传统武术《秘谱》、《秘传》是真的吗?
UFC世界冠军张伟丽:练太极让我气定神闲
“一把扯出全身筋力”,这是上海元拳练功的...
内功修炼并非难事!难在没有真传,真传易筋经10式动态教学
孙瑜:内家训练须从筋膜入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