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的表征:导读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从第五章往后,会涉及许多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如知识、记忆、学习、问题解决、推理、语言、智力差异。如果大家没有读前面的章节,那也没关系,从第五章开始读,并不会错过本书最精彩的内容。
第五章的主题,是人类对于有意义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这些信息被称之为“知识”。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尊称为知识。“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是XY,女性的则是XX”。这算是知识。而“窗外那棵树上有23片叶子”。这种信息就会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信息,不被看做知识。
在第三章,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引起人类的注意。因为人类的认知资源有限,无法处理知觉传感器输入的海量信息,所以只能选择性地注意一些,而忽略另一些。
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往往是能被尊称为知识的重要信息。
那么,人类又是如何理解知识的呢?
不同于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心理学家们有一套基于实验和数据的理论,而这就需要我们在本章节中了解的内容。
本章的新版比第七版中译本多了一些内容,如果大家有条件读英文,那最好读新版。
下面先让我们看看本章节的结构:
5.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5.1.知识及相关脑区
5.2.对事件意义的记忆
5.2.1.言语信息的记忆
5.2.2.视觉信息的记忆
5.2.3.有意义的解读很重要
5.2.3.1.细节与意义的保持
5.2.3.2.有意义的记忆效果好的启示
启示专栏:用来记住词汇的记忆技术
5.3.命题表征
5.4.通道无关符号系统与知觉符号系统(Amodal Versus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5.5.具身认知
5.6.概念化的知识
5.6.1.语义网络
5.6.2.图式
5.6.2.1.图式的心理学真实性
5.6.2.2.类别成员的隶属程度
5.6.2.3.事件概念
5.6.3.原型理论和实例理论
5.6.4.基于规则的类别和基于理论的类别
5.6.5.自然类别和它们在脑中的表征
5.6.结论
再来看作者帮我们提出的好问题:
1.我们如何表征自身经验中那些很重要的方面?
2.我们能在不限定于特定知觉通道的情况下,表征知识吗?
3.我们如何表征类别知识?它如何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行文上,本章节的一些表述可能让人难以理解。但实际上,里头描述的现象都是大家每天都曾经历过的。
换言之,在“知识表征”这个主题上,人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每个人头脑中都有知识,自己都曾学习过知识,也曾说出或写出一些能被称之为知识的信息。每个人都曾利用知识达到某些目的,也都想要获得更多知识。
所以,每个人对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你想看看认知心理学家对于知识的理解,那么,这个章节的作业,就值得你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的第五章“知识的表征”的作业。
1.梳理第五章的结构,可以用序号组,也可以用思维导图。
2.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自己觉得很重要的问题。
3.阅读第五章,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回答作者帮我们提出的开篇问题。
4.仅仅依照自己梳理出来的结构,将其作为提词器,向他人复述这一章的内容,要达到“结论”的效果。
5.尽可能完成第五章末尾的几个思考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Psychoogy?认知心理学(第七版)第一章(书摘)
数学学习障碍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28665 认知心理学
10位心理学家10年研究学习方法,教你成学霸
反复阅读就好?心理学家:父母别让孩子走入记忆“谷歌效应”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