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痴情在艺林 焦墨有灵机

 ——青年画家林机焦墨画读识

                             刘粮库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比浓墨还黑、施之宣纸而不见浸染者为焦墨。以纯浓之墨作画虽然古已有之(如五千年前的彩陶画、隋唐时期的壁画等),却因其少了水墨渲染氤氲、色彩多变之优势,被历代画家所忽略。由此长期以来,焦墨法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直到明末清初的程邃独辟蹊径,才使纯焦墨画趋于成熟,当代焦墨画泰斗张仃则进一步发扬光大,彰显出其独特魅力。有人说,中国画诸种技法代有才人,唯独于焦墨画中两位大师独擅风骚,此等现象,盖因其难。黄宾虹说,“然用焦墨,非学力深入堂奥,不敢着笔”。 郎绍君先生在谈张仃先生焦墨画时更是感慨系之:“焦墨就等于一个人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再找一条活路”。这些,无疑都是实话、真话。 

 

焦墨画之难,难在它最见笔功,下笔无以掩饰,得失纤毫毕现。笔力不逮者,难以得其仿佛,遑论深入堂奥。也因此,它似乎比较适于发挥枯笔、渴墨的遒劲、豪放之表现力,比如北方的空山、野水、荒原、老树等等。程邃焦墨山水画中的沧桑感,张仃作品中的那种苍茫、雄劲、宏阔又颇具金属质感的画面氛围,即为显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迄今为止,在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别中,焦墨多应用在山水画创作。在这种背景下,非科班出身的青年画家林机,运用焦墨技法在花鸟(走兽)画方面的探索,就显得难能可贵,他近几年在画熊猫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步令同仁激赏,让观者喜爱,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李可染语)。林机在焦墨画探险中表现出的胆量,来自他对国画艺术的一片痴情。他自幼受身为教师、能写会画的父亲影响,喜欢涂鸦,尤其喜欢画小动物。从小学、初中到打工谋生,从未放弃过画笔。一次县级书画大赛中的获奖,燃起了他的画家梦,此后他对书画几近痴迷,不管到哪,也无论做啥,满脑子还是画画。终于在将近不惑之年,走上了职业画家之路。在艺术探索中,他主攻工笔走兽,兼及工笔/写意花鸟、山水及书法等。后来在蜀中焦墨画名家向维果、刘三余二位先生影响下,喜欢上了焦墨画。由于近年来特别喜欢画四川特产、中国国宝大熊猫,所以把主要精力转向了用焦墨画大熊猫。为了观摹自然物象,感知天地灵性,他坚持与同好山野林泉写生。另外,由于林机家就在成都大熊猫基地附近,对大熊猫的形神及生活习性等等的观察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用焦墨技法画工笔走兽,难度之大,可以想见。然而林机硬是凭着一股“憨”劲,一种“痴情”,把大熊猫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各种可人之态,跃然纸上。细观笔墨,笔笔写出,纤毫如筋,丝丝见力。特别是近几年,他的画技进步之快,让师友称叹,以至于著名老画家向维果给他做出已达“入木三分”之境的评价。作家王蒙说过,喜欢上物质的东西,包括金钱美女等等,总有个了,有满足的时候,而一旦喜欢上艺术,那就没完没了,甚至意味着献身(大意)。我以为,王蒙的话,揭示了艺术创造创者的一个普遍前提,一条共同规律,那就是对艺术的痴情。一到痴迷地步,就离突破不远了!绘画之于林机,已是生命之所系,价值之所在,有了那份痴情,加上天生的那份灵性,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突破,就是理所必至、势所必然了。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中国画最注重主观意识,讲求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表达,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寄物移情的目的。水墨也罢,彩墨也罢,焦墨也罢,只是手段,是工具。国人最看重的笔墨,也不过是寄托和表达情感语言的载体。一幅好的国画作品,在其形神兼备的同时,还需给人象外之意的美的启迪与联想,引起观者的心灵共鸣乃至震撼。因此,它必然是物象与心灵的交融,思想情感与和自然灵性的结合,是作者自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惟妙惟肖还不是高标准,高标准还是要看艺境,还是神韵为上,能够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的这句名言也是从这个高度而言。而做到这点,极其不易。以此衡量,林机的艺术道路还很远。这里,我无意溢美。但凭心而论,我觉得他在这方面已有较高的自觉,特别是近几年的大熊猫画,已经明显摆脱了斧削、刻意之痕,开始给人以澄明空灵、静寂恬淡感觉,有了一些古人所谓的“逸”气。他的许多小品,已颇有趣味。我最喜欢的还是他最近创作的几幅大尺幅《春风将至》、《乐园》等大熊猫画,其中营造的天然无束、自由不羁、宁静安逸的氛围,读之让人产生一种清凉、静谧之感,似乎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淡然之境。在社会转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在日益繁杂、忙碌,乃至各种社会利益博弈、矛盾冲突交织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天人合一、和谐安详的境界,不正是人们虽不能至又心向往之的吗?有人说,好的国画有养气、养神之功,利于养生颐年,提升精神境界。由此我常常想起古人的一段话,“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以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画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各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林机不善言谈,少言寡语,但交往多了,我感觉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他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那种真诚做人、老实作画处世做事的风格,让我敬佩。他在焦墨艺术上的成绩,叫人艳羡。他认为,焦墨单纯、朴素,却可以表达无限丰富的意象,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语)。焦墨画,大概正适应他的性格,这也是他的后劲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恒林:工笔走兽画领域里又一巨匠
国画大师张大千名作赏析(5):花鸟、走兽
浅谈中国走兽画的技法与韵味
沈铨花鸟作品
【图文教程】蝉的工笔及写意画法
国画 焦墨画树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