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慕容洞唐整理凉史」《史籍>清史稿>各省驻防将军等官》正一品凉州将军释读(第六篇):凉州将军府里的满人最后都去哪里了?

清代的满城是为何而设立的?所谓“ 满城 ”,顾名思义,就是满人的城池。满城即是八旗的军事驻扎区,是城中之城。《清世祖实录》就有记载顺治皇帝说的一句话:“朕反复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或拆去另盖,或买卖取偿,各从其便。……其六部督察院、翰林院、顺天府,及各大小衙门书办、吏役人等,若系看守仓库,原住衙门内者勿动,另住者尽行搬移。寺院庙宇中居住僧道勿动,寺庙外居住的,尽行搬移。若俗人焚香往来,日间不禁,不许留宿过夜。如有违犯,其该寺庙僧道,量事轻重问罪,著礼部仔细稽查。”可见,满城的设立不是那种拍脑袋做决策想出来的,而是反复思考后才设立的。

清军入关后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座满城,也是全国最大的满城,北京满城即是原先的北京内城,满城设立后,满人和汉人被分隔开来。有史料记载“内城即正阳门内四隅也,多满洲贵家。”所以“内城”又号称“满城”。这就是“满城”一词的来源。

哪满城到底有多少座呢?有说11座的、21座的、23座的、24座的、34座的,还有43座的。满城作为满人内城有着“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敌忾同仇,收干城腹心之用”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座满城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有驻防将军或驻防副都统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去坚守一方的城。去查阅北京、西安、成都、宁夏、江宁、荆州、福州、广州、太原、德州、青州、杭州、开封、潼关、绥远、凉州(今武威凉州)、庄浪、惠远(新疆伊犁)、惠宁(今新疆伊犁)、会宁(今新疆哈密)、巩宁(今新疆乌鲁木齐)、孚远(今新疆奇台)、广安(今新疆吐鲁番)、迪化新城(今新疆乌鲁木齐)等这些清代重镇的史料,笔者查阅到了十六位驻防将军。

清朝有十六位驻防将军,地位比总督还要高。分别为:凉州将军(正一品)、绥远将军(正一品)、福州将军、广州将军、青州将军、江宁将军、杭州将军、荆州将军、成都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青州将军、黑龙江将军、西安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宁夏将军。这些驻防将军,基本上和以上城市相吻合。

像是正一品凉州将军,在驻守凉州的同时也会去节制庄浪满城等周边城池。《大清一统志·凉州府城·城池》记载:“凉州满城,乾隆二年建筑。”很多文章在接受“凉州满城(正一品凉州将军府衙门)”的时候都会简单说一句:“这个城是个土筑古城。”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很不负责任。

清朝的正一品官员,是除超品、铁帽子王等在九品十八级中品级最高的官员。凉州将军作为正一品的特殊存在,怎么可能住在一个土城墙里面?《五凉全志》有明确记载:凉州满城,凉州府城东北三里许。乾隆二年置。砖包,周围七里三分。

为什么现在我们看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时候,却发现包土的砖怎么不见了?其实这背后就是清末凉州满人离开正一品凉州将军府而做的一些事...

满族八旗兵在前期的战力很猛,但一关后就有部分旗人开始贪图享受了,不想继续战斗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住在满城里的满人“不务农工商贾”,并且“鄙夷商贾”。这一现象到了清朝后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查阅满族正黄旗人瓜尔佳氏武隆阿在道光元年所上的《筹议八旗生计疏》就明白了:“旗人旧例,并无农工商贾之禁。然旗人之不务农工商贾者,固由于无田地资本,更由于聚族而官,非服官即当兵,食俸食饷,享于尊贵,始则鄙之不屑为,年复一年,性成习惯。”

清军入关后,对旗人实行“恩养”,不用风吹日晒不用打工,躺着就有钱拿。当一个人有钱没事干的时候,或则是突然一下一夜暴富的时候,往往麻烦就来了。这就是有钱守不住财。

你看雍正年间,就有旗人因为喜欢喝酒甚至把房子田产卖了去换酒喝的。按照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查理德·塞勒的说法就是:“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钱和钱不一样的因为,就是因为心理账户。

本来就想让满人享受生活,聚居在满城里有个什么事都好照应。但没想到,这让很多旗人失去了自我谋生的手段,只知道吃喝玩乐了。难道大清皇帝看到这些人只知道吃喝玩乐,心里不急吗?宁可借高利贷去吃喝嫖赌,也不愿意打工创业,搁谁看到不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帝王,都认真考虑过八旗兵的生存问题。但这些人早已经把心理账户挥霍一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到了晚清,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向光绪帝提过一条“筹八旗生计”,允许旗人自谋生计。但懒惰这样的坏习惯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随着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皇宫,全国各地的满人拿着“安置费”也开始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满城。缺乏劳动技能和艰苦创业的决心,很多满人就开始继续变卖祖上留下的财产。甚至连正一品凉州将军府衙门“砖包城”上的青砖都被满人拆下来变卖了。

有的青砖被拿去盖了房子,更多的是铺了街道。后来武威城上的车越来多,尤其是铁轱辘车的问世。让很多铺了青砖的街道,没能承受铁轮的压力,没过上几年青砖就被碾压成为了粉末。一些有头脑的满族青年见情况不对,也顾不得凉州将军府了,纷纷在周边落户为安。有很多甚至把自己的满族姓氏也改了。

久而久之,很多武威的满族人也忘记了自己的满人身份。而满族人喜欢吃甜黏食品的习惯却在凉州(武威)流传开来,像是“凉州满族勃勃”糖油糕就是武威满族人留在武威的一道美食。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任有余温。新朝雍州地,窦融遗种处。不一样的西北史,长篇的宏观叙述和不为人知的细节,一切尽在慕容洞唐。

本文作者简介:

慕容洞唐,别名契苾小优,字优,原名冯洞唐。祖籍洛阳,源于赵郡。致力于凉州文化和洛阳文化的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主张将《凉州词》、前凉王陵、铜奔马“IP私有化”。*笔者才疏学浅,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

慕容洞唐编辑后记:

凉州城[1]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2],武威亦称雍州[3] [4] [5]、凉州[6] [7]、雄州、亮州[8]、猪野[9]、雍凉、盖藏[10]、姑臧[11] [12]、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13]、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14]、武定、武兴、凉城[15]、雍郡、凉郡[16]、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17]、三骡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18]、文武之都[19]、雍城、侠都、凉都、雍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20],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21],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文学和辞曲上中古时期著名的《凉州歌》、《凉州曲》、《凉州词》、《凉州令》(误传为梁州令)、《凉州》、《凉州大遍》、《凉州小遍》、《凉州伎》就产生在这里,享誉海内外。可以说姑臧凉州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22]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正一品凉州将军府;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23](雍州箴)[24] [25]》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凉州(今武威)是古西北首府,是西北第一大城,有着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和历史名人(西北胜迹、西北胜族)。知名史学家钱穆先生的得意弟子严耕望说「凉州赛于长安」,就是说凉州(武威)比长安还要繁华鼎盛。[26]「凉州学」「敦煌学」知名学者齐陈骏先生指出:“古代真正的西部文化在凉州,而凉州的中心,则是武威郡”;齐陈骏[27] [28]先生认为西部文化“是中原汉族的农业文化、西北的游牧民族文化,以及西来的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融合体”。

实际上凉州文化是洛阳文化的承续,凉州金氏(武威金氏)金日磾虽在西汉大放异彩。但纵观凉州历史,凉州武力豪族(凉州集团)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的时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东汉六大家族[29],与凉州关系密切,武威窦氏更是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东汉的进程。东汉末至曹魏时期,太尉段熲、太尉贾诩、明元郭皇后、雍凉大都督司马懿等,都与凉州(武威)有关。

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文化本为魏晋风骨,来自曹魏。西晋继承了曹魏的文化遗产,而西晋的士大夫阶层中,又以京兆杜氏[30] [31] [32]、河内常氏、河东裴氏、陈郡谢氏、安定张氏、武威贾氏、河内司马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河东魏氏、陈留江氏、广平陈氏、赵郡李氏、赵郡冯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中山王氏(武威王氏)、颍川荀氏、东阳陈氏、荥阳郑氏、敦煌索氏等为文化核心,这群人仕西晋司马家,后代因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大多避乱西北前凉姑臧与凉州本地的武威贾氏、武威阴氏等共同治理凉州,开办学校,故汉文化并没有在十六国时期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保存在了西北前凉。

正是由于这一群人来到西北的核心凉州才有了前凉的盛世。而后,后凉延续了前凉的文化和建筑遗产。而后,南凉继承北凉、西凉。而后,西凉、北凉亦继承南凉。而后,北魏攻灭十六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北凉,亦全盘吸收北凉之文化于人口。北魏拓跋鲜卑汉化的过程,凉州移民功不可没。北魏裂东魏、西魏,此余脉依旧不断。

东魏变北齐,属于北魏的正规军。西魏变北周,属于北魏的杂牌军。故文化上,凉州系主要在东魏,但是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凉州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北周北齐归于隋,隋唐余脉姑臧遗风正就是如此来源。洛阳和凉州的文化接力,让陈寅恪先生连连惊叹[33]。十三朝古都洛阳[34]和西北第一城凉州城,就是如此的文化渊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凉州(六朝古都、西北首府、古雍州)
【五凉文化】以五凉文化为主,十六国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慕容洞唐整理凉史:唐诗《凉州词》西北首府武威郡的文化名片
北凉
【每天老照片】-1万-4109-1910年 甘肃涼州(今武威)城市影像 莫理循摄
甘肃为什么叫甘肃?古代叫什么?—甘肃历史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