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秋“戒三事”,脾胃调和,则阴阳平衡,脾胃失调,则百病丛生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尽管天地间的暑气依旧浓烈,林间的绿意还未消退,但随风而落的树叶,正在悄然提醒着人们:秋天到了。

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从繁荣生长走向成熟,也是我们健康养生的黄金时期,把握好身体会更健康。

长夏就是夏末秋初,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尚盛、阴气初生,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外泄发散,腠理大开、极易受寒,导致脾胃虚弱。

立秋时节,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戒掉对脾胃有害的习惯,因而人们会通过“戒三事”,来促使脾胃调和,则阴阳平衡,若脾胃失调,则百病丛生。

贪食生冷,避伤脾中医认为:“脾胃喜温不喜冷”,秋天的到来是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人立秋过后依旧“秋行夏令”。

殊不知,经过一整个夏天的酷热后,我们的脾胃功能已经遭到骤减,稍显虚弱,如果再吃冷食、喝冷饮,便更容易导致脾胃受伤害。

以及引起肠胃收缩、痉挛,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立秋前后,我们须戒掉贪食生冷的饮食习惯,避免脾胃再度损伤。

脾胃喜温不喜冷,不仅要饮食上少吃生冷的食物,穿衣时也要注意护脾胃,中护肚脐,下护子宫。

贪凉吹风,避受寒虽然已立秋,但仍处于三伏天,尤其是“秋老虎”,更是让人热得不行。

在闷热的三伏天,空调凉风自然最受欢迎,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在贪图凉爽的同时,寒气也在悄悄侵入你的身体。

别直吹空调,从外面回来时,最好先用毛巾擦干汗水,过一会再进入空调屋,以防冷气顺着汗毛孔侵入,室内外温差在7摄氏度左右比较好,人体较好适应,空调别开太凉。

卧不可当风,夜卧贪凉,百病损伤,立秋过后,很多人睡觉时仍喜欢袒露手脚、迎风而睡,抵抗力就会在熟睡后大减。

此时,如果贪吹凉风,不仅极易受寒气侵袭,导致腹痛和腹泻,还会让风邪进入体内,埋下中风隐患。

运动过度,避暴汗运动虽好,但也要注意个度,否则很容易过犹不及,身体健康没实现,还起副作用。

适量的运动,能够加强我们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但是如果过度运动,不仅会增加心脏供血的负担,还会导致暴汗。

运动过度暴汗会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和暴汗。

此外,运动暴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保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所谓“汗多泄气”,大汗淋漓之下,阳气将加速外泄,这时运动不但无法达到扶阳的目的,还会损耗仅有的阳气。

《黄帝内经》讲:“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而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它具有消化食物、供应营养的功能,就像自然界的泥土,能够养育万物一样,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在秋季养生时,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杜绝冷食、凉饮,避免人为寒气袭身,戒掉过度运动暴汗,以实现脾胃调和,阴阳平衡,促使身体健康。

你的健康,我们一起上心,我们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如果雨亭写的对你有所帮助,感谢你的关注和分享。

有缘相识,关注我们一起学习健康养生,获取更多健康生活的小贴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百病不生
【诊余思辨録之跟师体悟】十余年手汗顽疾经方治愈记|牡蛎|甘草|桂枝|汤加味
上热下寒、心肾不交,简单3个调养法,疏通淤堵,调和气血!
《黄帝内经》阴阳调和精神饱满阴阳失调容颜涣散日常饮食是关键!
董廷瑶:加味桂枝汤在儿科中的独特运用
手汗、脚汗怎么办?根源问题在湿热!1个方子,祛湿热,固表止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