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沧浪诗话》

 

【作者简介】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丹丘,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严羽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他与严仁、严参并称“邵武三严”。他还受到司空图的影响,而有“妙悟说”。宋亡后,严羽隐居不仕,曾浪迹江、楚等地。

 

【书籍简介】《沧浪诗话》,南宋严羽撰诗话,共一卷,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类,另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该书提出较有系统的诗歌理论,标榜盛唐诗歌,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并提出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和兴趣。

 

《沧浪诗话》批评了宋代诗坛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种种弊端,对江西诗派尤为不满。它从诗歌创作的个性和特殊规律出发,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是专为吟咏情性而发的,“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为此,作者抬出盛唐人诗,以为“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从根本上驳斥了自宋以来诗坛上以诗说理的倾向,确立了诗歌创作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妙悟”和“以禅喻诗”说。认为“论诗如论禅:汉、魏、晋等作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这又在评论诗歌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地。总之,该书的《诗辨》阐述了作者的基本诗歌观点,是全书的纲领。以下的《诗体》专门探讨诗歌的体例、风格和流派,《诗法》专门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专门评论了历代诗人及其诗作,其中有许多惊人而又中肯的评价,并从各个方面展开了作者的基本观点。《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作者进行了考辨,比较琐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该书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部较有体系的诗歌理论专著。

 

 

《沧浪诗话》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诗歌批评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明胡应麟《诗薮》曾说:“严羽卿崛起烬余,涤除棒棘,如西来一苇,大畅玄风。”高棅编撰《唐诗品汇》,无论在理论和初、盛、中、晚的分期体例上,都曾明显地受到此书的影响。王士禛所提出的“神韵”说,袁枚所提出的“性灵”说等,也分明都是从此书中汲取养料或受到启发,直接演绎或派生出来的。当然,也有对此书表示不满的,如清初的钱谦益等。冯班还特地撰写了《严氏纠谬》一书,对该诗话进行了批驳,认为“以禅喻诗”说,“但见其漫漶颠倒耳”,又以为“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是“似是而非,惑人为最”。当然,该诗话是有轻内容重艺术的一面,造成诗评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诗歌理论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开拓和建树。

 

《沧浪诗话》是对当时的诗坛表示不满而撰写的,问世后曾得到普遍重视。当它还只以书稿形式出现时,就已经被人辗转传抄,不胫而走。宋理宗淳祐四年(1224年)刊行的《诗人玉屑》中,就曾把它的内容全部采录。可见当时流传之广。明正德年间,赵郡尹嗣忠校刻的《沧浪吟卷》中,同时收录了该诗话。今人郭绍虞以为这是最早的刻本,并以为宋、元刻本今均未见,故目前只有明、清刻本。

 

【版本】《沧浪诗话》有《百川学海》本、《天都阁藏书》本、《津逮秘书》本、《历代诗话》本、《涛学指南》本、《说郛》本、《诗法萃编》本、《谈艺珠丛》本等。1980年,中华书局曾据清何文焕的《历代诗话》本标点排印。另有一些注释本,如清人胡鉴的《沧浪诗话注》、王玮庆的《沧浪诗话补注》、近人胡才甫的《沧浪诗话笺注》。今人郭绍虞有《沧浪诗话校释》,196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再版。此本校核精审,博采宏富,颇有参考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名句|《沧浪诗话》名言合辑
诗性思维机制:《沧浪诗话》 诗史意识新透视
陈广宏 | 严羽诗学著作的生成及其早期传播
读《沧浪诗话》笔记:向上一路,直截根源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附录)
蒋寅|冯班《钝吟杂录》论严羽平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