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节特刊|母亲的“谎言”

我的母亲在世时,是一个人人称道的贤妻良母。她淳朴善良、诚实勤俭,协助着父亲将我们兄妹四个抚养成人,其功其德,在我家来说,可谓大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良母,在我的沉淀记忆中,却有过三次“说谎”。

一次是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没有粮食,家中都是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没办法,母亲就整天挎着个篮子,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去到地里挑剜野菜,用于补充吃食上的不足。野菜,有的是略含苦味的曲麻菜,有的是叶有绒毛的仁杰菜,也有的是带有圆叶的落莉菜。这些野菜,俱都无毒,挑回家来,用清水一洗,再用开水一焯,剁碎以后,放上少量的玉米面,蒸疙瘩或是做成菜团子,就是一家人的饭食了。如果放到现在,这些色泽黄绿相间、质地松松软软,口感色味俱佳的饭食,在吃惯了大鱼大肉的油腻佳肴以后,调剂一下口味,未必不是新鲜之物。可是,若是作为主食,上顿饭下顿饭的全是这个,吃起来可就乏味了。由于我们都很年幼,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母亲唯恐我们吃不饱身体受损,就从有限的玉米面中,拿出一部分,给我们单做一些少掺野菜或者不放野菜的饼子,让我们吃用,而她则和父亲一味的吃这些菜多粮少的代食品。当时我和大妹已经十多岁,非常清楚母亲的良苦用心,看到她们整天的去干活,耗费许多体力,由于营养不良,脸面憔悴,体质孱弱,心中很是酸楚。所以,在每次吃饭当中,都是将玉米饼子掰下一块,交到母亲手中叫她食用。而每逢这时,母亲总是强装笑脸,将那块饼子归还于我们,并且安慰的说:“你们吃吧,妈不饿!”等到我们吃完以后,她在收拾饭桌之时,都是将那些落在桌面上的饭渣、米粒,一点一点的用手指捡起来,然后放进嘴里咽进肚里。

另一次,就是一个夏天,刚从生产队里分来的几十斤小麦,为了吃顿白面馍馍,母亲端着盛放在簸箕中的麦粒,去到隔壁的碾棚,用石碾去压面。压面,这可不是一件轻巧活计,几百斤重的大石磙,安放在一个硕大的圆石盘上,石磙用一个木制碾框框着,碾框上固定一根木棍,然后把粮食置于碾盘上面,通过人在木棍上的推动,一圈一圈的碾压,将粮食逐渐碾碎,最后再用马尾织成的罗子将细面筛下去,剩下的渣子再反复压上几遍,这样,一簸箕麦子就成了面粉。母亲本来个子就不高,身体嬴弱,加之每天吃不好饭,干起这份活来,实在力不从心。父亲虽然能干这份活计,但是他还得整天去生产队里劳动,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母亲也心疼他的劳累,所以这份貌似“清闲”活计就全落到疲惫不堪的母亲身上。本来,我们也可上去助她一臂之力,但毕竟年纪幼小,母亲舍不得让我们挨累;还有我们都在上学,也没有这个时间。故此,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几乎都是由母亲完成。有时,我们在放学之际,就去帮助她推上几圈碾子,可每次母亲都是不让。当我们看到她累得面脸通红,热汗涔涔,撩起衣襟擦拭着顺流而下的汗水之时,都是心疼的直嚷:“妈妈,你歇会儿吧,我们来干!”听到这里,她又是苦苦一笑,安慰我们说:“你们回去吧,我不累!”然后,就三推两搡的将我们撵走。

还有一次,就是一个五月端午节之时,生产队里分了几斤猪肉,为了给我们过一个快乐节日,母亲早起就把猪肉泡好洗净,然后摆上案板,用锋利的菜刀,一点一点的切成小块,而后,放在锅里就炖,为了吃着出息,每次都是买上几斤粉条,掺在肉锅里面。由于从春节到现在,已经过去五个月的时间,还没闻到过肉味,虽然多次在睡梦中吃过几次,可根本解决不了馋慾,没办法,不得不盼着快快过节。这天好不容易来到了,我们心中的高兴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的身子随坐在学校上课,思想早已飞到了家中,致使在听老师讲课时,心不在焉,经常走思,恨不得立即散学,回家吃上一顿美餐,解决早已压在心中的馋慾。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钟声终于敲响了,我们排着队伍终于回家了。进到院中,还没到屋,一股浓浓的香味就钻进鼻孔之中。“妈妈,肉炖熟了吗?”我急切地问。正在拿着铁勺看锅的母亲,立即回答:“快了!”随着母亲的话语,我看到热气升腾的锅中,一些颜色发红的肉块,夹杂着一条条略显白色的粉条,在上下翻滚。放在里面的一些佐料,姜片、花椒、大料等,也和它们默契配合,一起涌动。时间不长,母亲熄灭灶中的柴火,将已经烂熟的粉条炖肉,掏在一个泥瓦烧制的盆子里,端放在已经放好的饭桌上。于是,我们围坐在一起,急切地吃起来。可是,吃了几口以后,就发现,母亲在吃饭时,一块肉也不夹,一个劲的吃粉条。这可不行,于是,我们几个每人夹起一块肉来,送进母亲的碗里。谁知,母亲又是一笑说:“你们吃吧,我不馋!”接着,又把肉从碗里夹出来,一一给了我们。

“我不饿”,“我不累”,“我不馋”,三句话,三个不,发生在当时,我们这些还不谙世事的儿童,只意识到母亲是心疼我们,分明吃的半饥半饱,偏说“不饿”;本来已经体力透支,故意说“不累”;也是将近半年没见着荤腥,谎称自己“不馋”。今天回想起来,这就是一贯诚实、朴素的母亲,在自己的子女面前,说下的三个谎言。这三个谎言,仅仅说成母亲是对我们的心疼,实在有些肤浅,往深层次里探索一下,这是典型的伟大的母爱,是一个母亲“舐犊之情”的具体体现。这种母爱,高深莫测,质朴情笃,富有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显现着无私无欲的品质和风格。“世上只有母亲好”,“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了不使孩子们受到委屈,一个母亲总是舍弃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而将这份欲望和追求化作一份充盈丰沛的母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子女,谁敢说这种精神不伟大?哪敢说这种精神不高尚?

此事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慈爱的母亲也已离开我们30多年,在我们俱都成了花甲以上的老人之际,想起母亲的这三个“谎言”,在心酸之际,不得不对母亲的所作所为肃然起敬,母亲的恩德,我们永世不忘!

作者简介

中国通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滦南县文学会顾问,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曹操》、《套路》,长篇历史读物《曾国藩智慧微博》,文集《文海弄潮》,与人合著文化、人物丛书《文海遴贝》、《滦河流域历代名人》等书籍。各种文体文章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自2012年--2016年,八篇文章分获全国散文大赛、“华夏情”全国散文赛、河北省采风赛等地征文一、二、三和优秀奖。退休后,返聘于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醉乡土』孔淑茵丨在生产队的日子
【长篇小说连载】肉绳(四十四)
【金琳小说】世相红尘(连载二十五)
麻辣粉在家自己做,多放肉好吃还放心
关于野菜的美文欣赏:挑野菜
春节的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