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随笔|《龙岭迷窟》里反复说寻龙点穴,何为“龙”?何为“穴”?

前段时间热播的网剧《鬼吹灯·龙岭迷窟》中,反复提到“寻龙点穴”一词,世间真有“龙穴”吗?那么什么是“龙”,什么是“穴”?

1

“寻龙点穴”一词中的“龙”,并非指古墓中所葬的墓主人,而是指陵寝所依靠的山脉。

《管氏地理指蒙》一书中曾对“龙”这样解释:“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形真。”

一条被称为“龙脉”的山脉必然是蜿蜒曲折,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主有枝,犹如人的经络和树一样。

在中国古代的风水一术中,要求一条好的“龙脉”必须来脉深远,层峦叠嶂,气势雄伟,浑厚端庄。

如清代帝王陵寝中,清东陵的后靠山昌瑞山“一峰挂笏,状如华盖,后龙雾灵山自太行逶迤而来。”清西陵的后靠山永宁山“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山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

正是因为这两条山脉的雄伟奇峻,才被清朝的封建统治者选为东、西两陵的“龙脉”。

《葬经》中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那么“龙脉”找到了,如何“点穴”呢?

2

所谓“穴”,就是陵穴,即棺椁下面的金井位置。寻找穴位,其实是中国古代阴宅风水一术中的核心活动。因此,风水堪舆师对此事异常谨慎。

在该术中,要求穴位要位于主山之前,山水环抱的中心,必须是龙脉的终止之处,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是陵址的最佳中心点。同时,穴也是陵寝各建筑的平面布局的基准点。因此说,风水相术一学认为穴位的选择对于陵寝建筑来说极为重要。

确定穴的位置叫点穴。穴位点得准与不准,关系到陵寝的成败。

点穴时还要特别注意观察陵址的土层厚度和质量。所选陵址的土层必须深厚,土色要纯正,土质要细腻无沙,千而不燥。

比如,清宫档案《工科题本》和《录副奏折》中就都曾有记载,清朝年间,乾隆皇帝的裕陵在开工前专门检查土质土色时,就发现穴位之处的土“三尺有紫色土,四尺至八尺系纯细土,自九尺至一丈五尺零俱系紫黄色土”,这些士“俱坚而细润不泽,可以裁方截玉,实为上等佳土。”

《清实录》中也曾有记载,雍正皇帝在河北遵化所选的九凤朝阳山万年吉地之所以最终被废,除了因“形局未全”的缺陷之外,另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穴中之土又带砂石。”

3

在中国古代,风水堪舆师在相度陵址之时,并非只像《龙岭迷窟》中所说的那样,仅仅需要“寻龙”和“点穴”,他们还十分注重“察砂”。

什么是“砂”呢?

“砂”,在这里,并不是指地下的砂土,而是指环绕在陵寝周围的群山。

这些山脉,对陵寝形成围护、环抱、拱卫、辅弼之势,古人将之称为“左辅右弼”“左右护砂”或“青龙砂、白虎砂”。如对陵寝形成牛角、蝉翼形势,则称之为牛角砂、蝉翼砂。

因为有了这些砂山的环绕,使陵寝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小环境之中,不仅能使陵寝避风沙、防寒暑,环境舒适、优美,而且还能起到遮挡外界干扰、聚拢视线的作用。

比如,清孝陵的来龙、后乐(来龙之前的山)、左右砂山、陵寝前面的案山、案山之南的朝山俱全,完美的风水环境,虽然并没有护佑大清百年的基业,却使陵寝环境处于一个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之中,一年72场浇陵雨使这里气候湿润,山林繁茂,几百年来未发生过任何自然灾害。

4

在陵址的选择中,“观水”也十分重要!

风水堪舆师在相度陵址之时,素有“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等法说,可见“观水”在陵址选择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山主静,水主动,动静结合方为完美。在风水学中,理想的水势,是左右环抱,呈上开下合之状态。

在此,还以清代陵寝为例:清东陵周围即呈四面环山,三面抱水之势。在此处,西有西大河,东有魏进河,南有龙门湖。两河一湖环绕于陵区周围,不仅为其增添了无限情趣与勃勃生机,而且,还有净化空气 ,防火消灾等功能。

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清东陵陵区外的房屋全部倒塌,哀声一片。但是在陵区范围内,陵寝建筑却并没有倒塌现象,这与陵区周围的两河一湖对震波起到极大的缓冲作用有直接关系。

5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相度中,堪舆师们就是通过综合运用“寻龙”、“点穴”、“察砂”、“观水”等方法,再借助“望气、尝水、辨认土石等”手段,来达到寻得一块“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地臻全美”之地,以期达到通过一块风水宝地护佑基业千秋万代的。

然而,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这个理想真的达到了吗?什么是风水?世上真有风水一说吗?

关于“风水”一词的定义,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的学者郭璞所著的《葬经》。他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谓之风水。”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风水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们适应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千方百计地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力图达到“天人合一”美好境界的一种愿望。

即使封建伦理中,强调“事死者如事生”的观念,以及对“墓地选择的好坏,关系子孙繁荣”说法的笃信,实际也是中国古代百姓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对未来美好人生的追求。也正是因为此,才导致了阴宅风水的盛行。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们为了神化自己,也为了其统治理想,利用手中的无上权力不断地将政治思想融入风水一说之中。他们总是无限地扩大风水在其统治中的作用,在其统治期间,不将民生与发展经济做为国家首要任务,反将修建陵寝建筑做为国家1号工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一座座奢华瑰丽的陵寝建筑,不仅在朝中造成了许多消极、侈靡的影响,而且也加速了这些封建王朝的腐朽……

由此可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真正的风水,是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而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真正的“龙穴”是民心,真正的风水,是民生

作者简介

杨晓健,笔名心是莲花开、笑谈清云。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历史文化的守卫者与宣传者;二级心理咨询师;新媒体版风设计师;多平台编辑。发表散文、诗歌、人物报道、新闻通讯等稿件千余篇,散见于《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文明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编委会

主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编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张玉红  王翠红  杨晓健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古体诗词:刘艳琴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燕山诗文

遵化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置顶公众号,每日第一时间阅读

长按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山陵不是风水宝地不是龙穴
风水辞典
风水名词解释
《地理五诀》——地理三合派通俗入门之作
风水术语总汇 (之二)
风水小辞典(第一册、四分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