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心之人真美

文:钟泳昊  聂传安


        上周作文是我自己命的题:

        美,是人喜欢某种事物时的感受。美,也许是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美好,也许是旅行中的特殊体验,也许是异域城市的建筑经验,也许是一件艺术品的震撼。美是机智的谈吐,迷人的微笑,得体的穿着,潇洒的举止,美更是一种教养,一种从容,一种自信,一种豁达,一种境界,一种长期的心灵积淀,一种完美的生活态度……美就在凝视者的眼睛里。当内心充满了美,生活也就充满了美。

        请以“     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附了写作指导:

        (1)注意拓宽选材的广度。根据提示语,“美”无所不包,可具体,可抽象;可为人、物,可为事、理,即使就人而言,笑容、声音、眼神、魄力、性格、气质、风度等都可以入文。

        (2)对“美”的体验具有个人色彩。“美”能吸引人对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时间、物质上的投资。所以文章要能体现出个性,能反应出自己对“美”的非一般的反应。

        (3)文章要给别人以“熟悉的陌生感”。

        10班钟泳昊的文章从诸多文章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他文章的题目是《用心之人真美》

用心之人真美

        “哎,这字怎么写得这么丑啊!”(第1段必须要短,要新,要带点悬念。只有这样才能让改卷老师有兴趣看下去。如果第1段又是让老师叹一声的老生常谈,整篇文章也接近毁了)

        妈妈用手撑着那颗摇摇欲坠的脑袋,皱着眉头苦恼道:“怎么这么难写?啥时候才能真正欣赏啊?”(原来是老妈在练字!神态、语言描写,好。不过这孩子,你确定“摇摇欲坠”用得合适么?)

        抱怨归抱怨,妈妈还是把手一伸,头一扭,身子一挺,又埋头于博大精深的毛笔字中。(观察细致,描写细致,暗扣题目“用心”)

        “哇,原来这个字笔划原来是这样,我以前都不知道!”妈妈冷不丁地叫了一声,把刚刚经过的她身边的我吓了一跳。(细节,老妈富有情趣)

        “连这个都不知道!”我小小地鄙夷了一下,以报复老妈吓我。(细节,儿子也有情趣)

        “哼,你妈我可是以后的书法大家,等你以后出门说你妈是大师,看别人羡慕不羡慕!”老妈傲娇地对我一瞪眼。我忍不住翻翻白眼,道:“还大师呢,一点都不谦虚!”(母子之间的斗嘴,极有生活气息。此时文章情节已经稍稍偏离题目中的“用心”二字,且看泳昊随后是如何将情节再扭转过去)

        可是当我无意中瞥了瞥她在书上的笔记时,我震惊了。(很及时的转)

        由于疫情,妈妈报名了一个公益毛笔书法班,里面的老师每天发视频教学,老妈也跟着视频里一板一眼地学起来。于是,宣纸上充满着斜斜的笔记。(练书法,不仅练字,还有许多笔记,又扣“用心”。文章情节稍逸即正,于是显得摇曳生姿)

        霎时,想起刚刚老妈的那阵抱怨;再一看妈妈又重新对着字帖开始练起了笔划,而字帖笔边还有一行行批注、解释,如“此处要回勾”,“这里断开后提”,“虚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每笔都要逆锋”等等。我不禁开始佩服老妈:“笔记做得比我还好!”(诸多批注有方法,也有疑问,这是每个学书法的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而这些批注正可以看出老妈的“用心”)

        妈妈又埋头苦思字的结体了,一缕发丝垂落,浑不在意。看着妈妈时而皱眉时而舒展,时而手中毛笔稳稳滑过宣纸,我心中不禁有些触动:老妈还挺努力的!嗯,这字好像好看了些!(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些都是文章的血肉,有了它们人物才能活起来,才能生动起来。很多同学文章少了这些,于是人物显得干瘪、苍白)

        妈妈觉察到什么,回头看看我,道:“咋样?是不是好看许多了?”(老妈也是需要被夸奖滴)

        我一愣,马上笑道:“一般般啦,和我的字差不多。”老妈把嘴一撇,脸一寒,道:“干嘛,赶快写作业去!”(这娃,有点违心啊!而这恰好又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结果招致老妈的无情驱赶。这段又是情节的“逸”,即往外偏)

        隔着个客厅望去,老妈努力着的侧脸虽平静,但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也许是上天对用心之人的奖励吧!(这段又将情节拉到正道来,强调“用心”之人之美)

        用心之人,真美!(篇末点题,水到渠成)

        这段时间对作文一直强调“宁小勿大、宁近勿远、宁实勿虚”,就是希望孩子们写文章写小事写身边事写真实事写具体事。而泳昊此文恰好符合这些要求。

        每个人对“美”的感觉都会带有主观色彩,而富有个性的美会令人印象更深刻。泳昊在老妈日常练字过程中发现其“用心之美”,这不仅需要慧眼,更需要慧心。

        我在“写作指导”中专门加上一个要求:文章要给别人以“熟悉的陌生感”。这个要求太重要。

        太熟悉的文章如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老师肯定不感兴趣;太陌生的文章如仔细介绍你读的哪本偏门书,老师没时间没精力细读。于是,在熟悉中看到陌生,因熟悉而易读,因陌生而惊喜,会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喜,于轻松中得到不同的阅读体验。

        泳昊此文正是“熟悉的陌生”。练字,都熟悉;老妈怎么练字,写了什么批注,用了哪些方法,却是陌生。

        于是读完此文,会让人感觉轻松而又神清气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丨怎样让毛笔听话?
20161026《妈妈为什么会焦虑?》
书法,不仅仅只有毛笔写出美!
书法,不仅仅只有毛笔写出美
笔墨引发的风波
毛笔书法《叙世》,美美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