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接来电


文:马于越  聂传安


        一百多本周记,一班马于越同学的文章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她文章的题目为《未接来电》,一样地让人称奇。

        我们没打过几次电话。(很突兀的一句话,才能让人疑惑顿生。好的开头就是能马上抓住读者)

        以至于我忙活了一晚上刚喘口气时,看见了好几个小时前的一个未接来电,孤零零地晾着,红色的图案让我触目惊心。(“孤零零”、“晾着”,“红色的图案”等可看出于越丫头的感觉敏锐。感觉敏锐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六年来,她的性格从始至终都很安静。一个人往那儿一站,在我眼里,就是一副惊艳了时光的样子。最近个子长高了,还有几分亭亭玉立的味儿。(补叙,使文章内容充实,又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我们的友情,是“最难忘的一个人”每次她都写我,而我每次有糖第一个想到她。(以典型细节来说明友情之深,这是文学创作惯常手法)

        但那天晚上,我突然有些慌乱。(“但”,转折,使得文章摇曳生姿,又不由让读者的心提起来)

        以前打电话过。她是在生活中才能欢脱起来的姑娘。不言不语,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对着手机嗨皮,侃完天又侃地,而她只是略带笑意的“嗯”。(依然是通过细节来突出性格,远比直接给几个描写性格的词如“内敛”、“羞涩”等形象得多)

        这样一个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在上学日的一个傍晚,给我打了一遍电话?(于越的问题,也是读者的问题)

        而且还是响完了全铃。(“而且”,更进一层。于越是个把控文章节奏的高手。看似不经意间,层层递进,把疑问推向最高。在这里也顺便说一句:于越也是一个换段的高手。此句单独一段,干脆而有力,这恰是一般同学难以做到的)

 

        那时太晚,已经十一点半,我心里默念着:她早已睡了,响一声铃我就挂,明天她好歹能看见。(“我”还是准备回一个电话)

        我干完这事,正准备入睡。(怎么拨的电话,心理活动等全部忽略,一句“我干完这事”,正是“宽处可走马”的写法)

        “叮铃铃……”(文章又一转折。本以为已晚,但铃声又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在黑暗中猛地睁大眼睛,手机屏幕微弱的光打在我脸上。(“睁大”,“打”,非常传神的用词)

        她还没睡着。(悬念又起:为什么呢?)

        我按下了接听键。

        沉默。(对方打来的电话,居然“沉默”,出人意料。这正是于越的高明之处:她不会让情节按一个固定的节奏发展,她要让情节或紧或松或速或缓。此处正是“缓”,既写出对方的欲言又止,又把读者的心提起来)

        我先张了口,“我们学校要晚修啊,下午怎么了呀?”(“先强了口”,懂朋友;说了两句,前一句解释未接电话的原因,后一句问候。一句都不能少)

        是想我了?是想告诉我好消息,或是坏消息?(此句太妙!这看似在写“我”的猜测,其实是在写对方依然的迟迟不语。于是,悬念加重)

        我忐忑不安地等着,等了好久好久,换来了她小声的一句:“现在没事了。”(这是她的第一句话,这是对方迟疑了很久后的第一句话。“现在没事了”,“现在”一词,可见数小时之前事之严重。另外,此句也明显读出一种“现在不说了”的味道)

        我听见了,急促的呼吸声。(此句妙。无声胜有声。现在真的没事了吗?怎么可能!)

        几次问候作为我结束了这一通电话的理由。(朋友不说,“我”也不便多问)

        我怕她戳穿后的难堪。(这是一种善良)

        但不一会儿,我又后悔了,这回手比脑子快,按下了那个凝视已久的“重拨”。(故事在看似划上句号时又一转,让读者的心又惊动起来)

        傍晚,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给我打的电话?人在极度悲伤时,寻求的温暖依靠,满怀希望。(这是换位思考,这也是替人着想的善良)

        我不想让她失望。(所以采取行动)

        我见不得她哭。(这是前面六年友谊的照应,感人至深)

        电话“嘟”的一声响了,传来一句小声的“喂?”(此句话信息量很大。“'嘟’的一声响了”,“一声”,说明那边反应的迅速,说不定也是在期待;刚才是拨了电话是半天不语,现在张嘴就是“喂”,正说明她在等这个电话,也非常愿意去说。在你等待的时候恰好就来,正说明二人的默契与情深。当我在两个班展示此文,说文章到此已经结束时,许多人都惊讶地“咦”了一声,因为他们都觉得还应该继续写二人的对话啊。这正是于越高出许多人之处: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空间给读者想像,让人回味无穷。其实朋友出了什么事、二人如何对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有事时我会找你、当我期待时你会来”的这等情感。这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友谊)

        曾经在两个班说:于越同学的周记是我目前看到的两班最为精致最为成熟的作品。

        此文发生的时间极短,空间极少,但因为补叙的恰当运用,使得文章结构紧凑,容量很大。

        此文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

        此文结构摇曳多姿,情节常出人意料之外,不断引人入胜。

        此文是一个非常精致巧妙的艺术品。

        初一学生的文章能如此用心,实在不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发明家-第一章【1-14】
骗子来电称“老同学”遇“车祸”骗走三万
手机来电不想接听电话,又不想对方发现?你还不知道,真的有点亏
手机来电不想接电话?教你不用关机和拉黑,还不会被对方发现
手机来电不想接电话,又不想让对方发现?你还不知道,真是有点亏
7个技巧,让你学会打电话(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