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南杂记(五)

                       岭南杂记之五:腊肉


       我的家乡人,不做腊肉,至少,过去是这样。至于不做的原由,我想,同气候关系不大,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挺适合做腊肉。我猜想,儿时不见大人做腊肉,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舍不得肉。

       听说,在南方有的农村,他们家家户户养一头猪,过年时,杀了做腊肉,可以存起来,能吃一整年,这如果是真的,简直不可思议。俺们也养猪,但要卖钱,钱有大用途,在那样的岁月,单为家庭吃肉杀头猪,岂不成了笑话。莫说是猪,幼时过年,连鸡都舍不得杀。

       对于腊肉,一直以来,我都不大接受它。看它干干硬硬的样子,没太多好感,偶尔外出用餐遇上了,也基本不吃,充其量,选最小最薄的,夹一片尝尝。许是执念作怪,像对待其它五花八门的食品一样,不说它好吃,也不说它难吃,那只是与我毫不相干的存在。

      离乡之前,根本没留意过它,当年老家的集市上,可能有售,也可能没有。我也兴许听过这个名词,但究竟是腊肉,还是辣肉,都没有心思去搞明白。

      到了南方,每每冬季来临,超市里的腊肉,便开始铺天盖地。腊鸡腊鸭腊猪肉,腊鱼腊肠腊排骨,挂的挂,摆的摆,纷纷占据了显要位置。然而我,始终冷眼视之,如何都不屑于去买它。

      在很多年之前,春节计划回洛阳探亲,不知带什么东西好,有朋友教我,可以备些腊味,于是,我买了一只腊板鸭。这腊板鸭,我自己没有吃过,也就不懂得,如何指导亲友食用。

      我把它从行李中掏出来,只说是南方特产,之后便没过问。听说后来,家里人因无从下手,一大半送人了事,碍于面子,都没说难吃,我已心知肚明,之后回洛阳,再没带过腊肉。

       这事,也让我对特产一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态度。特产是供特定人群喜欢的,不可能所有人都爱之。曾经有几次,别人送我特产,实在不喜欢,然盛情难却,又不好拒绝,就只能任其放着,久之,便放坏了,只能偷偷扔掉,想来也是个罪过。

      我们偃师老家,有种特产,呼做银条。老乡们自是喜爱,常常想方设法,或捎或邮,得之不易,自是视如珍宝。为了维护它的尊严,我从不将之随便送人,以防别人嫌弃。有人遇上了,尝一根可以,看他表情,我就知道该不该送他一瓶,决不盲目馈赠。

       


   有一次,到一个湖北老乡家玩,见她阳台上,晾有一些腊肉。问起,原来是她自已做的,我疑惑而又好奇,问她,这东西好吃吗?朋友说,“好吃啊,我们从小就吃,美味来的。”我笑而不语,别人的美味,我当然无权置疑。可最后,她反问我:你老公不爱吃这个吗?
         


   结果是,老公说,他也喜欢吃腊肉,这让我难免吃了一惊,因为我居然不知道。他淡淡的说,见我不喜欢,也就从不提起。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大的错误。

      不管如何,我要认真品尝一下。朋友听说了,邀我去她家,亲手做的腊肉,亲自掌锅烹饪,那一餐,让我很难忘,也让我彻底领略了,腊肉的美。然而接下来,却只剩下无奈和感叹,因为腊肉虽美,超市也有卖,但老公发话,不吃超市里的,疑神疑鬼,说怕添加别的东西。
        

   我只能听他的,可自己又做不来,于是,这腊肉在我心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转而成了神圣之物。但凡遇到合适的朋友或亲戚,见人家有自制的腊肉,便会想些办法,小心翼翼地讨上两根,回家后,用自学的山寨版加工方法,终能帮老公解解馋。
       


      那年初冬,我去买菜,到了猪肉摊前,老板娘热情地问我,是否做腊肉,她说,老板娘,天气这么好,你不做点腊肉?这于我,是个不大不小的痛,只能无奈摇头,说不会做。

     这貌似的谦虚,让她很是吃惊,这么简单,她说,我教你。性格泼辣大方的肉案老板娘,绘声绘色地同我讲了制作过程。详细到如何洗肉,如何配料,如何腌制,如何捆绑,如何晾晒,甚至到最后,她还问对面卖凉菜的朋友,要了一把绑绳给我。最后,她说,你明天过来吧,我帮你留上好的五花肉。她的盛情,我终难推却。内心也有股小小的激动,顺路买了她说的一些配料。


      第二天,老公听说我要做腊肉,很是支持,特准我放假一天。我简直是兴冲冲地,把肉取回家里,小心的洗过,控干水分,在大盆子里,放好佐料,将肉充分拌匀腌起。傍晚时候,将其一条条系上绳子,挂在阳台上。老公晚上回家,见我做的有声有色,那一条条五花肉,都像模像样,他意味深长地念了一句,做好了大大有赏,颇有帝王风范。

  几天过去了,条条五花肉,渐渐风干,脂肪部分,开始慢慢析出油滴,越来越有样子了。我一有空闲,就时不时过去看看,忍不住还会动手摸一摸,闻一下。尽管还是生肉,但腥腻已变成了油香,混着配料的鲜麻味,真真是奇妙-------当心里有它,正是越看越顺眼。


      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忙。很多东西,都不再需要亲手制作,因为随手都能买到。这让我想起,一则关于某发达国家幼儿园的小事,一所非常高级的幼儿园,桌椅却又极粗朴,而且,学校要求家长们,必须亲手给孩子做一个书包。当然,这和做腊肉无关,只是让我无意间联想到的。

       结尾想说,会做腊肉的女人,可能更像女人;挂有腊肉的家,也许更像家。非独腊肉,凡亲手所为,万物皆然。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过年了,有没有好吃的腊肉制作方法?
【图文】自制腊肉的做法
详图细解:如何腌腊肉 腊肉的腌制方法
特色小吃 腊肉
农村制作腊肉的全部过程
自制腊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