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春节已经从实质上消亡了

春节过完了,朋友们,过完春节感觉怎么样?我想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由于长辈的对于年轻人的婚姻工作生孩子等等的“关心”和走亲访友,很多年轻人还感觉这个节很痛苦很压抑,很多人过年就是惯性的遵循传统习惯而已。根本感觉不到一点快乐。春节这个节日前景堪忧。

第一:春节在困难时期的实质意义之一就是吃点好的,在农耕时代困难时期,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休息一下犒劳一下自己当然很有意义,而现在大鱼大肉天天吃,意义真的不大了。

春节的大鱼大肉是困难时期人们的最大的期盼

第二:春节的实质意义就是走亲访友交流感情,农耕时代生产率低,人们需要抱团取暖才能生存,家族关系很重要,亲戚关系很重要,维护关系也很重要,现在市场经济人们可以独立生存,亲戚关系没有那么重要了,走亲访友实际上也是沦为形式。现在的走亲戚基本都是放下礼物,寒暄几句,也不吃饭就走了。不就是形式嘛。

现在的走亲戚已经变成压力,变成了形式

第三:春节的很多风俗体现了农耕时代的孝道,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习惯就是给父母岳父母及家族长者送礼拜年,祭奠逝去的长者,其实也是维护家族关系,孝敬长辈的礼节,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孝道也淡了,农耕时代留下的给父母送送枣山大馍饺子都没有了意义,也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保留而已。

给父母的枣花馍

第四,贴春联放鞭炮,这个本身就是春节的一个渲染快乐氛围的形式而已,现在贴春联还保留,放鞭炮已经被禁止了。

放炮已经被禁止

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们,还在认认真真的过春节,老人家过年的时候遵循着春节习俗一个也不能少,割肉包饺子蒸馒头,贴春联放鞭炮,走亲访友,拜年祭奠先人,每一个习俗都很认真,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就不同了,春节他们都是被动的接受着长辈的安排,如果老人不安排,春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超长假期而已。

只有老人还在认真的过年

我是一个七零后,我们这一代恐怕是最后一代认真过春节的人了,随着老人一代代的逝去,春节习俗的形式上的保留也是堪忧的。可能到了最后,不管是形式还是实质可能都会消失。

我们来看春节所有的习俗,其实都是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符合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现状,具有很浓厚的时代意义‬,而现在农耕时代已经结束,农耕时代的文化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小,慢慢的就没有了,消失才是它唯一的命运。

我们曾经的农耕时代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春节,实际上对于经济有正面作用,因为冬天是农闲时节,人们没有工作可做,春节消费是对释放需求,对商品经济有刺激作用。

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并没有农闲一说,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而春节是全民放假十几天,几乎是经济大瘫痪,实际上全民停工,全国停工一天损失至少几千亿GDP,所以现在很多行业不放假,很多人已经不回家不过春节了,春节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弊端也很明显了。这也是它被抛弃的原因之一吧。

春运给运输工作带来压力

结语‬:

春节‬是‬一个‬起源于‬农耕‬时代的节日‬,他它‬所有‬的习俗‬都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及‬农耕‬文明的烙印‬,而‬现在‬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春节‬已经‬逐渐‬的‬和‬我们‬的时代‬有格格不入‬了‬,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这个节日‬还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个‬巨大‬信仰‬,还有‬老一代人‬对它‬的眷恋‬,虽然‬春节‬已经‬实质上‬消亡‬,但是‬它的‬形式‬依然‬保留‬的很好‬,等到‬有一天‬,老人们‬一代一代‬的逝去‬,春节‬这个‬节日‬也许‬会‬变成‬年轻人‬的一个‬超长‬假期,春节‬才会‬真正‬的从‬形式上‬和‬实质‬上消亡‬。#我的家乡我的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禁燃是现代文明行动
立春时节,农耕时代都有哪些习俗呢?
当春节遇上灾难,也许是一个改变传统陋习的机会
习俗变迁在于时代自省力
快过年了,贴春联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习俗...
陈久平:春联是民俗文化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