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江夏文化(湖南)论坛

浅论寻根问祖正本清源

供稿:黄宇飞

日期: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作者系四川省江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人之有祖,木之有本,水之有源。寻根溯源,慎终追远,诚为人之根本。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江夏宗亲怎样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族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史记,脱离族谱的论证,有可能导致他们认错祖先上错坟。“寻根问祖不离'谱’,评价人物重史实;居中守正不偏颇,求同存疑话共识”是目前各个姓氏都承认的原则。因此寻根问祖,正本清源要以族谱记述为依据,结合史志、地方志、地方文献资料,文物资料,口传资料,坟墓碑记等资料,历史事件(有些在地方志中没有记载),他谱资料等来综合考证才有说服力。

一、多方收集整理资料

  谱书是家族档案的真实原始记录,传载宗族、家族的诸多信息,内容包罗万象。而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最好的证明就是:祖宗被后人清楚记得,自己后代知晓自己是哪世哪代。我们倡导,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本代应尽职责;要对得起先人,上承下传;要对得起子孙,你是其先祖。要靠世世代代的累积,一代代传承。
  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众多江夏宗亲的谱书资料残缺不齐,甚至没有。那怎样来寻根问祖,正本清源?
  1、收集整理谱书资料。想方设法收集与本族相关的谱书资料(含他谱),史志、文献资料,口传资料,文物资料等等。
  2、对现有的本族坟墓(相关的坟墓也有一些重要的文字记载,如名讳等等),一定要将有关的碑记等资料收集起来,明确能清楚的世系。
  3、对迁出地、迁入地信息资料进行综合考证,寻访相关信息资料。
  4、通过特定的信息寻访相关的谱书等资料。如字辈,传家诗,生理特征,文字方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等。

二、科学严谨综合考证

  事实上都是一代一代正确传承的不会跳级断层,更不会接错;但在特定历史时代有很多因素影响了谱书的修攥。目前,一些江夏家谱里面的内容存在缺陷,甚至错误和不真实的现象。如断代、错接、笔误,口传记录出错等等。有的修谱时为了标榜祖先,安上一些不实的“称谓”;有的采用“拿来资料”造成本族的记载错误。如乾隆52 年广东等地的统谱也造成谱书中的记载出现一些错误,以致于影响现在的考证和修谱。特别是历史上宋、元交替,元、明交替,明、清交替等造成许多江夏谱书的缺失。战乱的影响,移民的被动、无奈等因素都造成当时修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严谨,在收集整理好资料的情况下,分析对比,综合考证。
  就拿城公、井公世系的争论来说,海龙。海虎向下的争论不大,可以明晰。那就应该收集整理好大家的资料,首先进行比对,从峭山公开始向下,一代一代比对,差别在哪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要用史料、方志、文献资料、文物资料、碑记资料等等来进行佐证。历史上的平蛮、戍边等事件也传递着江夏黄氏迁移的许多信息。(四川、贵州、云南明、清时期就大量存在)可以通过一些特定条件环境下的历史事件佐证黄氏的迁徙,佐证谱书中的相关记载。

三、整合资源构建黄氏数据库

  要整合资源,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友好平台。资源共享才能节约成本,为广大宗亲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提供好的服务。应当分级建立各地黄氏数据库,并做好容灾备份。利用现代互联网优势,给大家提供便利。
建议以省(直辖市)、市、县三级构建数据库,以省(直辖市)进行数据交换和对接。建立省级江夏官网,开放本省黄氏数据库,供大家查询、比对等,并可下载使用。鉴于谱书资料、数据库及网站建设等原因,可设置会员制,提供免费和有偿使用两种服务。同时也为各省江夏组织及会员的管理构建一个温馨的家园。
  要利用江夏温馨平台,黄氏数据库,共同尊重史实。我们的祖先有可能享受不了政府级别的礼遇,国史不载,纪念碑也不会有名。但我们的祖先是世世代代在这个地方生存奉献,有根有源,使族人走向稳定和发展。寻根问祖,正本清源,谱书修攥就是对祖先尊从和回报。人心贵在真诚,感情重在长久。爱要真心,也要互动;情要珍惜,更要随缘。江夏论坛必须要为黄氏寻根问祖,正本清源提供便利和服务,否则只能是“论”而不“谈”。

四、寻根问祖正本清源应注意的问题

  1、有些家族的家谱保存得较为完好,对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只需从祖先名字及祖先世系入手。若不知祖先名字,亦可从所知曾入家谱的祖父、曾祖、高祖辈向上逐代查考,如能与其他地方族谱记载的人名和世系链接、对照,那就可能找到根源。但是,对老家谱我们还须审慎,在无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切不可草率否定,也不要盲目随从。因为较早的族谱特别是相隔时间较长时,有不少是凭老年人的记忆、口述、不完整的笔录进行整理后编撰而成的,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错误。如少、乱、漏的情况。
  有的支系在编修家谱时世系无法链接,受世俗偏见影响,觉得从中“断代”很不雅,于是对家谱进行了“移花接木”,使得世系混淆。这一做法使得分支祖错接而讹传。这种情况要对该地开基祖进行寻根的调查中,从迁出原籍地的资料中发现确认才能正本清源。由此可见,寻根问祖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任重道远。
  2、首选方法一般从地名入手
  首先要搞清楚祖先迁出的老地名,再查清该地名现在的名称。老地名的知晓,有资料的可从资料中查,无资料可查的,找家族中年长的了解前辈口传。在实践中对地名的核对,主要是行政区划中县和乡镇,这些地名有的变化很大,至于基层的小地名基本上是沿用了老地名。在弄清楚了地名的基础上,再了解当地现在有没有本姓人居住。如有就有可能找到同祖宗亲或查到有关祖先的资料。然而现实中往往遇到即使有记载或口传,却十分笼统和含糊,如“西南”“播州东”等无确切详细地址之说。要根据自古以来人类生活规律,多数人以群居为主的特点,同一宗族通常是居住同一地方,过去如此,现在的农村基本上也是这一情形。从所知的大概方向寻找与了解那些地方有无我族本姓人居住,这样就大大缩小了范围,虽然花费时间会长一些,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完成夙愿。
  3、要弄清楚祖先迁入的年代与大致时间。
  目前采用公元纪年。在此之前使用纪年做法,老族谱及有关历史书籍都是采用“朝代+帝王名号、年号+干支年数”。如“明太祖洪武二十年丁卯年”“清圣祖康熙五十年辛卯年”“民国元年壬子年”,对于那些没有确切时间,如“元顺帝至正年间”“清高宗乾隆年间”,就需要查找《中国历史纪年表》进行对照。在寻根过程中,搞清楚迁入开基祖是在什么朝代、什么时间,即使是一个大致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找到确切的地方,只要在同一地方生活的同一姓氏的人,能对上相同的年代,就一定是同一祖宗的后代。
  4、字辈(派号)字号等是很关键的依据
  派号是历史形成的民族传统道德准则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概念,又是老祖宗为了后裔寻根问祖识别宗亲而产生的重要遗传。它的特点是只要顺着繁衍脉络即可清晰看出与分辨。凡一支系其祖先的派号相同,而且现在使用的派号也相同,那就毫无疑问可以断定,是同一祖宗的后裔。如果只是祖先派号相同,现在后裔派号不相同,那是由于迁徙后重新排列了世次,更改了派号造成的。由于字派诗基本上是以四言、五言一句为主,有的在时隔几十年之后进行续编家谱时重立字派诗。所以,只要祖先的上辈能对上几代的派字,也可以认定是属于同祖。当然,辈份相同的越多越对。如果遇到先祖失考、亲族失联,既无资料可查,又找不到遗迹可证的情况下,只能从所知辈份最大的先祖名字中留下宗族烙印痕迹,也就是找出“派字”,或许可以查出根源。
  5、要有热心重在行动
  一个对宗族热爱的人,必定会关心家族事业,通晓本支本族的历史概况。然而有不少地方由于过去资料毁损严重,即使少数分支找到一些部分残存记载,但一般为断续不清,有的支系甚至还是历史悬念。这就使寻根问祖尤为重要,要想查清根与祖不能光挂在嘴上,就要去“寻找”,就要去“查问”,也就是必须有行动。在你已掌握一定资料或已经有了线索时,就要到有可能的地方去找去问,或通过已知渠道进行请教和收集资料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亲必读:家谱的重要性
《比干的世界》第26章 魂兮归来 第3节 比干研究面面观
紫金中镇黄氏谱序选读
[转载]为什么要修编家谱
时家族谱
震撼发布!!独一无二的姓氏APP平台“罗氏e家”功能太强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