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曾国藩的人生感悟: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

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 (1870年) 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久利之事勿为,

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六戒


久利之事,众必争之,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人们都一样,只要看到别人挣到钱了,就一拥而上。

就像刘强东曾说:在中国,一个人开加油站挣钱了,第二年就会左一家,右一家,前一家,后一家。

众争之地,必是一地鸡毛,大家还是要谨记曾公教训: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六戒

人总有这样的趋向,习惯了的东西,都会认为理所当然,一旦停止,就必然会心生怨恨。

记得有位老板为了照顾那些没饭吃的人,每天都向他们发放免费的食物。突然有一天,老板出事了,停止了发放,那些来领食物的人对老板破口大骂。

这就是所谓的人性,总是会因为小怨忘人大恩。因此,对人的好要适度,不要一味的付出,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廉价。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曾国藩六戒

增广贤文: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个人,说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他思考的东西。

只有一个人对某件事自卑的时候,他就会非常在意这件事。就像如果一个人比较矮小,那么他就会非常在意身高,看到比他矮的人,他会印象特别深。

因为他想从别人身上获取些安慰,证明自己不是最矮的。而身高正常的人,根本不会关注别人的身高。

利可共而不可独,

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六戒

人世间的大多数仇恨,其实都是因为“分赃不均”。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利可共享,不可独占。共享则人心齐聚,独占则恩怨并起。

谋可寡断,不可众议。寡断则可掌控全局,众议则必成散沙。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六戒

所谓庸人,就是平庸之人,何以平庸?因为他从来都不会思考,别人叫他干啥,他就干啥。

不思考,不学习,懒懒散散,得过且过。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这样,他们自以为的勤奋,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

所谓傲,就是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最牛逼的,永远听不见别人说什么。骄傲本身就是一道自我隔离的屏障,新的东西进不来,自己也走不出去。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六戒

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很多时候,我们无可奈何,因为世事的因果总是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往往我们认为快要成功了的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而当我们感到失望的时候,却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办大事需要有心理准备,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为好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有没有能力直接推翻同治皇帝?
曾国藩六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此人将曾国藩敬为老师,却阴奉阳违,临死提出一计铲除清朝大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