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赚钱难,养你不容易”!父母说的这种话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这个太贵了,我们家没钱,买不起!”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

“你知不知道报这个班有多贵嘛!你还学不好,浪费我的钱啊!”

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

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最近,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王思忱:

最近我有些感冒,每天都去医院输液,今天下午遇到一位中年妇女,一边输液一边监督孩子写作业,那个男孩瘦瘦的应该还在上初中,指着数学题嘟囔着不会写。

然后她妈妈拿着作业盯了好长时间,然后有些愧疚的说了一声:“你上网搜搜吧,妈妈也不会...”。

男孩拿过手机就开始玩游戏,不一会儿男孩的爸爸赶来了,工作衣脏兮兮的,看见男孩在打游戏,一把抢过手机关掉,然后开始大声凶他:

“你不知道自己是倒数吗?你知道不知道我和你妈为了供你读书,每天打工赚钱有多难?累的半死还要看别人脸色吃饭。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打游戏能让你长大以后吃饱饭吗?还是能让你买车买房?”

小男孩有些愣住,低头又开始看书。

我从侧面能看到他的眼泪在滚动,只是在强忍着。

忽然想到我小时候,爸妈总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我,挣钱不容易,咱们家里穷,你要学会懂事。

所以就造就了我性格一直有些自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底气,会害怕然后怀疑否定自己,影响就很深。

当然也会有好的一面,比如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早独立,勤俭节约,工作上也会比较小心谨慎。

教育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脆弱的,都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去守护。

你们觉得呢?

对此,

网友们持不同看法:

@冰彬兵

能尽早尽早给孩子树立节省的价值观很重要,别真等到过了某个年纪而再后.悔,任何时候,孩子的教育不能缺失,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塑造期意识形态的培养很是重要。

记得有对环卫工夫妇,挣得是辛苦钱,但对唯一的孩子特别宠爱有加,可以说孩子要啥就给啥。用老人的话讲,自己已经吃够苦了,没必要再让孩子再吃苦,但正是这种本为孩子好的思想,让孩子缺失了本该有的节俭思想,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甚至开始慢慢嫌弃自己父母挣钱少,再后来,这个孩子游戏里打赏主播花去父母辛苦攒的数万块钱.....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让孩子知道钱的来之不易挺重要,但更应该讲循序渐进,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或者经历知道钱的来之不易,而不是嘴上反反复复强调赚钱难,谁都有逆反心理,何况还是个孩子,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女超人娜娜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一件事,在孩子零花钱支配方面。

曾经有朋友说,给孩子的零花钱总乱花!比如她家闺女,总觉得自己是小富婆,拿着零花钱慷慨的给同学买着买那。然后她就给孩子讲,父母赚钱不易,希望她可以省着点花。

我笑她,你这是赤裸裸道德绑架啊!她不服气,说这不是实话实说吗?她本来就不是富二代!

我说,可是你要是站在她的角度,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每周父母固定给发零花钱,能够支配的有几个?她每星期手里都有钱,在同学里可不就是小富婆吗?这才是孩子眼中的事实啊!

至于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我觉得如果目的是想借此控制孩子的行为,减少孩子的有效选择,那肯定是不该的。如果目的是增加孩子的有效选择,那当然是可以的。

还是回归到零花钱吧,告诉孩子父母赚钱不易,所以每星期只能负担你10块钱的零花,这是没问题的。但钱给到了孩子,那就是孩子了,怎么花就是孩子的自由和权利了。

其实这很好理解,比如我们上班发工资,老板告诉我们,公司赚钱不易,给你们的发工资,不要乱花,一定要如何规划,如果你们不这样规划,对不起我给你发的工资,有没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永动机的工具人

赚钱难不难,是家长的主观判断,没必要向孩子宣泄。

赚钱怎么赚的,是客观事实,需要让孩子了解。

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不是附属品。

家长需要让孩子有平等的参与感、知情权,而不是让他们背负单向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酒窝姐姐abc

赚钱难不难,这是个主观题,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

只能说我觉得赚钱难或者他觉得赚钱难。

而且你难,不代表孩子将来也难。

赚钱到底难不难,这是一个个人感受的事情,而不是观点。

你可以跟孩子讲,关键在于怎么讲。

讲你赚钱的过程。赚钱难或不难,孩子自然能自行判断。

如果只讲赚钱难这个结论和观点,那会影响孩子对赚钱的客观认知,还会影响他的金钱观。得不偿失,别讲。

之前看《脱口秀大会》,有一期节目是聊 “钱”。演员梁海源在舞台上讲到自己小时候,父母总是给他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导致他长大后即使赚了钱,依然会觉得很缺钱。

其实这样的父母身边很常见,他们还会对孩子说:

我们家穷,你不要乱花钱,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们养你不容易,还要供你读书,你可不要辜负我们。

你怎么又乱花钱,难道不知道父母赚钱有多辛苦吗?

这些话看似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很多完全不贫困的家庭中,父母也会用如此 “哭穷”的方式, 试图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但实际上,当父母给孩子创造赚钱非常辛苦的现实,也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写下对金钱的忧虑和恐惧感。同时,这些父母哭穷的方式,也折射出很多父母的一大问题,那就是强调付出和牺牲。表面上他们只是随口一提,但传达的潜台词却是,父母很伟大,而孩子亏欠了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父母总是哭穷是否会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提问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的父母一直向她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陆续买了芭比娃娃,有一次她想要摸一摸朋友的芭比,结果对方和她说: “ 你让你妈买呀。”

她知道妈妈不可能买给她,而这也是她第一次有了自卑的感觉。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看着同学之间流行运动服,文曲星,精致的书包,而她很少得到过她想要的东西。自卑心愈发强烈。

很多网友都共鸣了她的感受。有的网友说自己自卑到从未谈过恋爱,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

还有的网友说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甚至连好看的裙子都觉得自己不配穿。

微博也有类似的留言:

父母对孩子哭穷,孩子会变得内向、敏感,没有自信心,会觉得自己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差别太大了。不敢买贵的东西,会热衷于便宜货,会觉得低人一等……

心理学家Joseph Cilona曾说过:

“我们谈论钱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它带来的影响,正如一粒种子,在心里全面开花,孩子很容易有自卑感,匮乏感,和对金钱的恐惧。

前不久热播剧《小舍得》中的米桃,父母经常对她说:

“我们家可就指靠你了”

“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几个月没有去逛街了,你还不多考点分数回来,那你对得起我们吗?”

米桃长期被父母灌输“赚钱辛苦,好好读书”,心理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从骨子里觉得:我家太穷了,太缺钱了,和欢欢家差距实在太大了,我真的低人一等。

有一次老师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个比赛,周围的同学都纷纷站起来报名。

作为班上学霸的米桃,比赛本来应该当仁不让,但是她却在此时低下了头,脸上闷闷不乐。直到老师解说这次比赛是免费的,她的眉头才舒缓开来。

这个场景折射出米桃的心理:内心极度自卑、害怕花钱。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孩子因为厌倦了读书的日子,不想上学,跟妈妈说了之后妈妈居然也同意了,不过妈妈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他自力更生。

之后,妈妈带着他走遍大街小巷捡瓶子换钱,即使天气炎热,也依旧如此。

慢慢的,孩子发现捡来的瓶子换不了多少钱,而且也不是时时都会有,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孩子就跟妈妈说自己想回学校努力读书,不想再捡瓶子了。

好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人受益良多,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去教导他们,而不是用简单直白的方式让孩子强行遵守。

正如下面这位网友分享的:

“我跟小螺丝讲过很多次,家里经济情况一般,但是我们作为父母,一定会努力奋斗,给他们能力以内最好的生活。

每个人生来起点不同,运气也不一样,经济状况并不是光靠个人努力就能决定的。你有权利羡慕任何人,但永远不要埋怨父母或是自暴自弃。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我们力求做到让孩子物质上不贫穷、精神上富有,这已经足够了。至于成年以后的人生,那需要他自己去奋斗。

其实小孩子的价值观受父母影响很大的,如果父母很在意钱,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相反,父母积极乐观,重视精神修养,孩子也就不会那么在意物质了。

养育孩子的核心永远不是物质,而是爱、足够多的尊重、关注与陪伴。这些才能构建起他们强大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后坚定自己的人生观。”

by微博网友@七予

来源:综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给孩子零花钱最好,90%的父母都做错了
当小孩子向您要钱时,千万不要这样做!一辈子的阴影!
9岁女孩炫富,不进行金钱教育,是父母最大的失职!
当孩子向您要钱时:当心,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并且撒谎怎么办?
孩子向你要钱时,千万不要这样做!否则伤害会伴随孩子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