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见,“打工人”

一座千万人口的“流量之城”,铆足了劲要打造一种吸引人才的新生态。

然而,实践中总能碰到让人无语的怪事:有企业对人社部门称,“我这个岗位太重要了,但它也用不着高学历,所以也不能给高薪,政府要帮我找人啊!”守着榨取“人口红利”的老思维,不尊重技能人才的真实价值,岂能留住天下熙来攘往的脚步?

同时,大量劳动力进入灵活就业市场也面临着深层次困局,那就是劳动者技能减少。越不被尊重、越不愿进入、越缺乏技能……东莞急切开展塑造技能生态的种种探索,就是期待走出这个“怪圈”,让技能劳动者有顺畅的成长通道,能与高学历人才一同走上职业巅峰,获得地位和尊重。

要开启一个新生态,多少复杂的制度设计,都离不开全社会对待技能劳动者观念的转变。这些年,“世界工厂”对流入人口的称呼在变化,从充满隔膜的“外来工”到温情脉脉的“新莞人”,到今天在技能生态塑造中,已彻底取消差别化称呼,一视同仁为千万人口提供成长阶梯。相比政府观念的转变,更亟待扭转观念的是生态中的主体——企业和劳动者。

企业需转变“红利”思维,厚植技能人才扎根、成长的沃土。产业在飞速迭代,企业在用人上若不摒弃“拿来主义”,真正把尊重人才奉为企业文化,将难以避免丧失核心竞争力。

劳动者需转变“打工人”思维,树立清晰而远大的职业抱负。“心中的梦、眼中的光、手上的泡、指尖的茧”,这是徐达对自己之所以能站上世界技能大赛舞台讲出的心声。“不要把自己当成'打工人’”,这是杨晓光和众多从劳动密集型车间走向职业巅峰的人才强调的“成功秘籍”。

智通研究院院长姜允萍这样描述她眼中意气风发的新生代工人:不臣服权威、不屈服制度,会因“我的上司不如我”而绝尘而去。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远超前辈,但也亟需养成职业化的心态。技能劳动者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赛道?智通的建议值得分享: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未来所有工种都将建立持续的培训和评价机制,终身学习才能持续成长。二是专注一个职业赛道进行深耕。坚持在专业领域沉淀,才能打造闪亮的个人IP;频繁转换赛道,只会让自己平台标签模糊、价值降低。

再见,“打工人”!你好,追梦人!愿技能生态的探索能让更多年轻人带着心中的梦走上技能成才之路,支撑“制造强国”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职校生被抢空”到职业教育扬眉吐气,还有很长的路
评论|让职业教育“香起来”,承载更多更大梦想
如何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人社部:人口红利没有消失 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制造强国呼唤涌现更多“技能青年”
2021年哪些岗位“最缺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