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三年浙江高中新课改

 

编者按:
  自2006年9月起,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简称“高中新课改”)启动,至今已一轮三年。本轮高中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全体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可以而且应当有选择地学习”,而设置“学习领域”,采用模块教材,实施走班教学,建立学分制等,都是为了引导和保障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显然,高中新课改的价值追求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符合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自由修习课程,并不容易。这不但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创新实践。为此,本报约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省课改办主任、省高中新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宝剑对此工作做一总结,并选择一些课改样本学校的创新做法作些介绍,希望给读者以借鉴。

创新实践

A课改关键词:
“校本课程”

出场样本学校:杭州第二中学
创新关键点:将原有校本选修课成功实现了课程化改造
创新实践: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从理论上说,学校和教师既是课程的建构者,又是课程的执行者。从实践层面讲,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是国家课程政策的执行者。不管课程设计怎么理想,只有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作用于学生,才能成为现实课程。但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必须要保证几个条件:成熟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适切的教材及教辅资料;专职和专业的学科教师;相应的课程软硬件配置;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但在这一轮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些课程要素和条件并不成熟,所以学校会碰到许多困难。
  3年多来,浙江省各普通高中学校面对改革进程中的诸多困惑和变数,努力用改革的思路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对于选修与走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等难题尝试了破解之道。

 新课改以来,杭州第二中学原有校本选修课成功实现了课程化改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于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体系。
  一、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特点
  从2006年进入新课改之后,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原有校本课程进行了规范的课程化改造,进一步完善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制度、课程实施与学分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共同发展为基本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作小组。校本课程的开发,采用动态滚动方式进行,即每学期均对所开校本课程进行学生认可度调查,并由学生提出新课程要求,然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认领或合作开发新课程。课程开发成功之后报教学处审核公布,供学生自主选择。当某课程的学生点击率大于10时,则确定为新学期的开课课程,进入教学流程。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既保证了校本课程课题的数量,又保证了课程的时代性、适应性和优质化。
  每学期均有固定的时段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校本课程教学采用全开放的学生自主选课,高一、高二年级以混合走班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有比较规范的评价和学分认定办法,并实行校本课程结业证书制度。
  从近几年的实践特别是进入新课程一年来的规范性实践效果来看,这样的组织措施,基本保障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共同发展的课程目标。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课程设置:每学期设置40门左右的校本课程,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40门课程可划分为人文、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社会、生活、智育(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知识)八大类,供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四个学期中,每人至少选三门校本课程或续学一两门校本课程。
  实施原则:重参与、重过程、重激励。
  学习管理:每学期20学时,于周一下午3、4两节课统一开设。具体时段及要求由教学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高一、高二年级混合走班。教师将学生参加校本课程修习的出勤、态度等情况记录于《杭州二中校本课程活动记录本》,作为课程结束后的学分评定依据之一。学分计算办法:校本课程的修习,按满分10分进行考核(包括从不同校本课程获得的分数和奖励分数),学生在取得10分后,可换取3个学分,并获发《杭州二中校本课程结业证书》。修完每门校本课程(约20个课时),满分3分,微型课程(6个课时)满分为1分,取得研究性学习成果(论文或作品)奖励1分,在市级及以上单位获奖的论文或作品再按一定规定获得奖励分。
  课程实施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自主选课、整合调整、教学实施、评价反思等环节。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由教学处负责向教师公布前一学期学生对各校本课程的认可情况,以及学生要求新开设的校本课程,并布置本学期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教师根据要求填写“杭州二中校本课程登记表”和拟开“校本课程的内容简介”,并对拟新开的课程进行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的选课和修习方法进行指导。
  教学处根据教师的申报,编写《校本课程目录与课程简介》印发给学生,供学生自主选择和报名。教学处和年级组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对学生报名较多的校本课程,按报名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进行分流;报名人数小于10的课程,做暂时停开或整合处理。
  在整合调整结束之后,向全校公告校本课程的开课情况。教学处根据场地和资料的准备情况确定具体开课时段,开班修习。结束后,进行检测和分数评定。
  每学期校本课程结束后,教师上交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纲要、教案及反思材料,并进行交流,为下一轮校本课程的开设作准备。同时进行学生认可情况调查。

B课改关键词:
“分类指导”、“选课走班”

出场样本学校:湖州市练市中学
创新关键点: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设计人生规划
创新实践:
成功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设计人生规划

  作为一所乡镇高中,湖州市练市中学的地埋位置、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弱势,新生入学时的学习能力差别较大,所以新课改实施后,学校积极调整办学目标,引导学生合理开展人生规划,实施分类指导,实现差异性发展。
  为帮助学生开展人生规划,学校引入了“导师制”,由班主任和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包括:(1)联络制度,要求导师与家长的联系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共同探讨学生未来的发展问题;(2)师生谈心制度,要求导师与学生开展交流与谈心,每两周进行一次,以便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学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解决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会诊制度,每月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位导师就取得的成绩进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4)专家讲座制度,学校还聘请专家担任“校外导师”,通过讲座等形式为面临分类报考等困惑的学生排忧解难。在2009届学生高考报名前夕,学校便邀请了浙江省信息工程学校的国家级职业指导师何珍珍来校做讲座,很多犹豫不决的学生在听完讲座后,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有了清醒认识。在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学校坚持“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帮助指导”的原则,绝不越俎代庖。
  2008年4月16日新高考方案正式颁布以后,学校多次召开高三教师、学生和家长会议,认真、详细解读方案,广泛宣传,充分论证,扎扎实实做好学生的选类指导工作。2009届646名学生中单独填报第三类的考生占总报名人数的35.9%,高出全省近17%的平均水平。2010届共有468人,已实施三类教学139人,占29.7%。由于单报三类的考生不必考文理综合和自选模块,因此这些学生不需要“用80%的精力花在那永远搞不明白的20%的问题上”,总体上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另外,还有59名学生选择报考艺术或体育类,上线37人,占62.7%。
  从新课改实施之初,学校就制定和编印了《湖州市练市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方案》、《练市中学选修课程课堂管理办法》以及《校本课程选修指导手册》,并开设了22门校本课程,进行校本课程选修的“走班”尝试。根据学校学生报考类别以二、三类居多和“走班”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开足开齐选修ⅠB课程、一次性填报选课志愿、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考虑分科分层分类因素排班、适当兼顾一类考生“自选综合”等原则,再通过强化管理,确保选课工作顺利进行。如今,学校提供了七大学习领域、15门科目的24个选修ⅠB模块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自主选课是新课改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这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比如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因此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也有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学校积极抓好“走班”管理,以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建立选课指导机构,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其中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分管校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长等组成,其职能是提供组织保障和整合课程总清单;学生选课指导中心成员包括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组长、心理咨询教师等,其主要任务则是提供各种选课资料供学生查阅,由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初步兴趣调查、性格测试,帮助学生自我认识,为学生提供与选课有关的个别指导和咨询,帮助学生形成有个性的修习计划等。二是组织开展选课评价工作,由学生选课指导中心组织学生,对学生选课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态度、方法、有效性、可行性等作出评价,以保证学生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C课改关键词:
“走班管理”

出场样本学校: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
创新关键点:学生管理“33制”
创新实践:
“33制”让选课走班教学破冰前行

  在江山滨江中学,“走班后学生管理33制”让高中新课程选课走班教学破冰前行。
  滨江中学积极应对实施新课程后的学生问题,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实行课堂纪律任课教师责任制、学业管理学分制、偶发事件首遇责任制的教学班管理“三制度”和常规管理班主任责任制、思想后进生德育导师制、“空堂”学生管理辅导员制的行政班管理“三制度”,称之为走班后学生管理“33制”。
  (一)教学班管理“三制度”
  1. 课堂纪律任课教师责任制。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管理负重大责任,他们除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以外,还必须更加独立地对学生到课情况、上课纪律等进行教育与管理。任课教师要对教学班的组建、教学班的教学和过程管理、教学班与行政班关系的处理和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处理教学班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事宜;指导教学班的班委会开展工作;要与各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及时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等;协助学校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2. 学业管理课程修习学分制。教师的学业管理重心可放在学生学习管理上,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选修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方法、态度、价值观)、作业情况、测试结果、突出表现等给予学分。
  3. 课堂偶发事件首遇责任制。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谁先遇到偶发事件,谁就有责任解决,或协助有关处室解决,并作简要汇报。
  (二)行政班管理“三制度”
  1. 常规管理班主任全权责任制。行政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参照老办法执行,例如继续推行三项红旗竞赛、班主任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考核评奖制等。
  2. 思想后进生管理德育导师制。学校本着“程序从简,要求从高,职责从明,考核从严”的指导思想,继续保留行政班,每个行政班配有导师,每个导师负责25个左右的学生,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德育导师制主要包括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建档制、定期谈心制度、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等基本制度,其内容包括导师的选聘要求、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管理与考核等。
  3. “空堂”学生管理辅导员制度。对于推行选课制后学生可能出现什么课都没上的“空堂”情况,学校组织专职人员负责“班会”、学生集体活动等专业化的教育,每个人负责几个单元;每年高一新生入学,还可以得到高年级 “学长”的辅导;每班还配有坐班辅导员等。这样做不仅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了班主任工作量过重的情况,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教学班学生管理三制度,为课堂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矫正注入了一剂良药;行政班学生管理三制度,为学生日常不端品行的衍生截断了通途。滨江中学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做到不留“空白点”。因此,走班教学秩序 “井井有条”。

D课改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出场样本学校: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创新关键点: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和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载体
创新实践:
投身社会 体验生活 增长才干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板块。余杭高级中学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了课程管理体系。
  余杭高级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一般每生3年完成3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
  社区服务内容主要有: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包括社区文化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和其他志愿者活动。3年内服务总时间达到10个工作日,可获得2个学分。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军训、社会挂职锻炼、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回初中母校实践、值周班管理实践、社团活动等。总学分为6个学分,学校对学分认定有明确的规定。
  余杭高级中学建立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载体。
  1.以长乐林场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长乐林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1998年,学校将其列为德育基地,每年组织高二学生参加。长乐林场遂扩大规模成为杭州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学生在该基地的主要实践内容有:森林资源调查、采集标本、农业劳动、定向越野、野外拉练,加上内务训练及其他文娱活动等,内容和形式相当丰富。
  2.开展“向母校汇报,与校友交流”社会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感恩。从2004年开始,学校组织高一学生开展“向母校汇报,与校友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活动内容有:感谢初中母校老师的培养,汇报在高中学习的情况;与初中母校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在实现学生“回报母校,为母校尽一份力”的愿望的同时,也培养了自我教育的意识,锻炼了组织、合作、交际的能力。
  3.组织学生“三走进”,锻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三走进”活动,即“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走进企业”挂职锻炼活动。活动结合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和团区委联合发起,即团区委提供乡镇、社区及企业团委的书记助理岗位,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时间一般在每年暑期,共两周。学生除做好书记助理工作外,还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结束后要撰写调查报告。
  4.开展社区服务,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校与当地省级文明示范社区——荷花塘社区合作,把社区服务活动内容分为社区义工、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3个部分。具体活动分作两类:一类是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等;一类是社区环境建设,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等。

盘点三年浙江高中新课改

□刘宝剑

  
以2009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完美落幕为标志,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简称“高中新课改”)的第一回合可谓是“首战告捷”。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省教育界同仁更新理念、彰显智慧、齐心协力、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浙江高中新课改的特色。

  特色之一:强化行政职能,全省上下联动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也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本轮高中新课改不同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观念之新、力度之大、困难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多次专题研究课程改革工作。盛昌黎、郑继伟副省长不仅经常听取课改情况汇报,还亲自带队到基层学校和课改先行省市调研考察。省教育厅一直把推进课程改革作为建设浙江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刘希平厅长到任不久就专门听取课改情况汇报,并在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强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省教育厅专门建立了“高中新课改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基础教育的张绪培副厅长主持,由区市教育局领导、省市基教处处长、教研室主任参加,及时分析全省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新办法。在出台一些新政策之前,通过联席会议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加强沟通,达成共识,明确任务,布置工作。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各级课改办也形成了相互配合、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实践证明,由省教育厅领导,省市县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组织系统对课改工作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无论是方案制定、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还是师资培训、样本培育、区域推进,等等,都做到了全省“同一方向、统一步调”,逐步建立起政令畅通不变形、全省联动不脱节、有序高效不混乱的高中新课改运行机制。

  特色之二:科学制定方案,减小改革跨度
  从全国来看,除了上海采用单独的课程改革模式,我省是继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和江苏之后,第三批实施高中新课改的省份。先行省份的前期探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某些地方新课改初期一度出现的“无序状况”和社会反响,更让我们认识到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课改方案是极为重要的。2005年底,教育部明确要求浙江“在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省教育厅迅速组织了由张绪培副厅长挂帅,基教处、教研室及部分市县同志参加的“浙江高中新课改方案研制小组”,研读课改文件,考察先行省市,听取基层意见,求教专家领导。2006年4月5日,经过近20次修改后形成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由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其中明确了我省高中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该方案是我省高中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其突出特点之一是使用了“第一阶段”的提法,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要坚持积极、稳妥、创新、务实的基本原则”。“第一阶段”的科学判断和目标定位,为我省高中新课改的平稳启动和逐步深入,奠定了理性而坚实的基础。教育部有位领导曾经这样说:刚看到浙江课改方案中有“第一阶段”的说法,以为是浙江的同志思想有些保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到位,但仔细研究浙江的方案,再看看实际工作,觉得分阶段、低起点、渐进式的思路和策略,正是对课程改革态度积极、讲求实效的表现,是浙江人“想明白了再做”的智慧体现。

  特色之三:统筹设置课程,稳定教学秩序
  本轮高中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全体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可以而且应当有选择地学习”,设置“学习领域”,采用模块教材,实施走班教学,建立学分制,等等,是为了引导和保障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显然,高中新课改的价值追求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符合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的高校招生方式,以及非常有限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人生规划”来自由修习课程,事实上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因此在“第一阶段”,我省并没有把课程开设、周课时安排的权力完全放给学校,学生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修课程,而是统筹考虑高中课程与高考要求、学校差异与教学常规、学生选课与质量管理,提出了全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意见。我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开齐开足所有的必修课程,尤其对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课时间和课时总量作出严格规定,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选修Ⅱ)的课时、学分也有明确要求。对于矛盾最多、难度最大的选修Ⅰ课程,我省创造性地将其分解为选修ⅠA、ⅠB、ⅠC三个部分。其中,选修ⅠA模块与必修模块一起列入高考命题范围;选修ⅠB包括7个学习领域的近40个模块(专题),由学生自主选修,但要至少获得12个学分;选修ⅠC模块,由学校视条件开设,重在引导学校办出特色。与课程设置相适应,我省还明确规定了达到高中毕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要求,及时调整了高中会考的科目与时间。我省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课程自主权,也缩小了学生选课的范围,但在“第一阶段”,在新课改高考方案不可能立即出台的现实情况下,这样的规定反而克服了学校、学生、家长对“如果课没选好,高考肯定吃亏”的顾虑,促进了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的实施,稳定了教学秩序,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特色之四:培育专业力量,发挥引领作用
  课程改革离不开专家引领和专业支持,但我省高师院校少,专门研究课程教学的专家不多。为了加强对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撑,除了经常邀请全国著名课程专家来浙江指导外,我省着力培育一支“随时叫得应”的专家队伍。2006年2月,浙江高中新课改还在酝酿方案的时候,省教育厅就调整充实了“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集中了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研室和知名中学的16位专家,成为我省课程改革的“高级智库”。同时,还成立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张绪培副厅长任主任,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和教研室主任任副主任,下设秘书处和18个专业指导组,日常工作由省教研室负责。专业指导委员会的165名成员中,高校专家约占15%,教研员约占23%,来自学校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占60%以上。这是一批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科底蕴,又了解浙江高中教学实际、在一线教师中具有很高威望的“本土专家”。三年来,专业指导委员会坚持“为行政决策服务,为改进教学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集聚效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指导意见编写、新课程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了省教育厅25个约10万字(不含附件)的文件草拟工作,制定完成了104个模块(项目)约220万字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中举办专题讲座1700多个,对全省的高中新课改提供了全面及时、卓有成效的专业支持,为我省高中新课改的平稳有效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国家不再颁布《教学大纲》,而是颁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教学的要求更加全面,也更加富有弹性,是一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标准,教师掌握起来十分困难,难免出现因“不放心”而增加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的现象。为了避免因教学要求不清晰而导致教学秩序混乱的问题,省教育厅布置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省高中教学实际,分模块研究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各学科、各模块的教学内容、难度、进度提出具体要求,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高中新课改的专业支持方面,全省教研系统功不可没。省、市、县三级教研部门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研机制,精心组织“课前培训”和“跟进培训”,帮助教师读懂新教材、把握新课堂。他们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不断发现、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校际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建立有效的教学研讨、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他们组织、开展和指导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特色之五:完善高中会考,保障学业质量
  我省普通高中会考始于1988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实施高中新课改之后,由于课程目标、学科设置、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普通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学分认定的权力在学校,要求取消高中会考的声音随之而起。省教育厅在多方听取意见之后,于2006年12月出台了《关于坚持并完善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会考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普通高中会考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也是反映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遵照省教育厅的指示,省会考办公室及时对高中会考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整,主要有:1.会考科目中增加必考的《通用技术》和选考的《自选综合》;2.各个科目的会考基本上安排在必修模块学完之后随即进行;3,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重新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会考标准》;4.制订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命题质量,强化考务管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5.将考生的考籍信息、会考成绩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会考改革的这些措施,有效地督促了学校严格执行新课程方案,保证了新课程教学的正常秩序,既强化了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共同基础”,也适应了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还为实行“可以选择的”高考奠定了基础。

  特色之六:改革高考模式,强力助推课改
  高考改革不仅是高中新课改的题中之义,而且对整个高中新课改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我省新课改高考“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目标是“逐步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
  新课程高考对高中新课改的“强势助力”,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鲜明地引导高中学校应当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将高考科目分类组合,允许考生根据个人的志向、兴趣和学业基础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类别的考试,这种“可以选择的高考”有力地支持了“可以选择的学习”;三是将技术课程列为高考科目,促进了技术课程的建设;四是新高考的考试范围、要求不超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规定,消除了考生和教师的“不踏实”心理,有利于把握教学广度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五是新高考试卷的题型、题量、难度的基本稳定,避免了考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对新课改的“责难”。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省课改办主任、省高中新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教务处迎接省示范高中复查的自查报告
在选课走班上破冰前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新课改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正确定位初中语文教学
高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高中数学教研组计划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