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匆匆走过的台北

(朗读者:赵朋)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这样说:台北像含着珍珠的蚌壳,外壳不显眼,内涵却温润美丽。

这个冬季,我以自由行的方式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在短短的几天里,与这里的人、事、物初识深交,便被这个城市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所感染,真实地体会了它的质朴与美丽、温情与冷静、现代与古典、繁华与静谧。

从桃园机场坐捷运到台北车站,一路上,闪过的建筑给人的印象的确说不上惊艳,远不如内陆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抢眼。然而,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过往的繁盛仍依稀可见。漫步台北的大街小巷,不论是民居、还是商铺,处处窗明几净,虽不施粉黛,且巧有心思、不着痕迹,像极了质朴文静的知性女子。而城市中的中式、日式、西式及现代建筑,更以新旧融合、东西并存方式,悄然摆出了随你拍的独有气质。

与台北零距离接触,你会发现,台北是一个不疾不徐、宽容有温度的城市,她的魅力在于你随时会被隐藏在某处的热情和友好所感动。初到台北,台北地铁站便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尽管文字语言想通,但还是被捷运、台铁、高铁搞得头痛不已。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在详细解答询问之后,还是不放心地折返回来,陪着我们直到找到正确的站点。刚开始还觉得小确幸,后来,在接受了记不清多少次的指点和帮助后,台北人以恰如其分的尊重和善意给我们留下了最美的印象。

台北城市很小,市区仅271平方,还不如宁波的鄞州区大,却拥有为数可观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庙宇、古迹、书店等。闻名遐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全世界最多的无价中华艺术宝藏,其藏品的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与美、英、法(罗浮宫)公认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在无数珍宝间留恋,令我大开眼界的不是西周“毛公鼎”等数不清的青铜器,也不是精美绝伦让人眼花缭乱的宋元明青花,而是南宋画家夏圭山水画长卷《溪山清远图》。这幅长卷有近900厘米,之前从未听说过它。夏圭是浙江杭州人,这幅长卷绘就了晴日江南江湖两岸的景色,有群峰、山岩、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图中点景人物虽用笔寥寥,但各种动态的相互呼应关系跃然纸上。整体画风清劲健爽,堪称南宋传世作品中的鸿篇巨制。暗淡的灯光下,簇拥在专家、学者周围,我这个外行也忘情于长画卷的山水中,一步一挪,不忍离去。

相对于凯达格兰大道上总统府的森严,国父纪念馆的肃穆,101大楼的现代,西门町的繁华和士林夜市的热闹,我更喜欢散落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以及位于南港区“中央研究院”院内的胡适纪念馆和东吴大学内的钱穆纪念馆。

那日,来到东吴大学已是黄昏。在校园西南角的幽静处,一块“素书楼”木牌告知我们,这里就是已故的国学大师钱穆的故居。推门进馆,一位正要闭馆的老先生得知来意,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缅怀先生的大陆人难掩敬意,主动解说着钱穆先生的生评业绩。

钱穆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先后任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联大,一生留下《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57部学术著作。1950年,钱穆先生创办新亚书院(也就是后来的“香港中文大学” ),并出任首任校长。1967年应蒋介石之邀,先生自港返台,定居台北。钱穆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被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代儒宗”,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1986年钱穆在素书楼里为弟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并留下最后的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1990年,95岁高龄的钱穆先生不愿时任“立法委员”的陈水扁指控霸占公产,毅然搬离了素书楼。同年,钱穆抑郁而终。这就是有名的“素书楼风波”。

走出故居,只见夕阳晚照,枫树夹道,修竹相迎。当年钱穆及其夫人摘植的山茶、古松,依然青翠繁盛、荫蔽后人……

在台北旅行的几日,正值台湾九合一选举进入倒计时街上,各类候选人的拜票声、鼓动声此起彼伏。我们也怀着猎奇的心态,身临其境感受着台湾的选举文化。在小心翼翼地谈到对被选人的看法时,不论是的士司机、还是街边路人竟出奇地冷静:“我可以选你也可以不选你,只是给你一个机会而已”。或许,这才是民主自由政治生态下民众心态最真实的反应吧!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世间,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让你流连忘返,但总有一座城市让你一见如故,依依不舍。与我而言,台北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在初次感受了它的温情、文艺、含蓄、平和之后,我默默地说:相约来年,台北再会!

上一篇:一世醉红尘  相伴三生茶

在佳丽世界里,坐禅听雨,心若浮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穆故居(两处)
台北:钱穆故居
在台北访钱穆故居 曹正文
钱穆在台北的素书楼
台北访名人故居:多少天涯未归客 尽借篱落看秋风
台北钱穆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