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津湖之战志愿军冻伤3万,冬装差距大到不可思议,追平用了50年

抗美援朝战争在初期的时候,尤其是1950年11月第2次战役时,志愿军九兵团在作战的时候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这种非战斗减员最重要的就是冻伤、冻死在阵地上。

极度严寒情节在电影《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中都有反应。

▍那年,朝鲜的冬天特别冷。

上世纪50年代,朝鲜的家庭度过寒冬,都需要在屋中把地面挖成台阶状。高出地面的部分,是用柴火加热的地暖。

但是1950年那一年的冬天又特别冷,遭遇到几十年不遇的严寒,气温比平时低了10~20度。

长津湖战役发生的地点是在海拔1000米~2000米的高原,夜晚的气温会下降到零下50度。

参加第二战役的第9兵团,由于出发的时间太匆忙,所以2/3的战士身上只有比较薄的冬衣。

以当时的军事保障条件,战士的防寒服装只能用棉布材料做。棉袄的问题就在于吸湿性特别的强。

初期入朝战争中出现的大量冻伤和非战斗减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纯棉棉衣不适合在军队中作为防寒服使用。

▍吸水性强而不易干燥,是所有棉制品的通用弊端。

棉花不是我国原产物种,大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在宋末、元初已经在中原广泛种植。

由于棉纤维廉价易得,迅速成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冬天最重要的保暖用品。

棉纤维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从化学结构上来说是葡萄糖分子的超长链条聚合物。

我们知道,葡萄糖有亲水基团,主要是羟基,它在水中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与水分子结合非常牢。

比如说我们把一块湿棉布放到太阳下面晒,可以发现它干很慢,就是因为水分子蒸发需要大量的能量拆开氢键。

棉花充分吸水的话,可以达到它自身重量的27倍,但是丝绸和羊毛制品都只有1/3的吸水率。

而且,九兵团初进朝鲜穿的棉衣都是第1代冬装。外衣上面用竖向的行缝,防止棉花跑漏,外衣和内胆是合一。所以在行军的过程中很容易刮破,露出棉花。

而且志愿军的作战是依靠双脚行军,大量消耗体力,出汗量很大。棉衣吸汗以后无法排掉水份,一旦静止下来,寒风一吹,大量汗液、水分都会冻结,急剧降低棉衣保暖效果,引起人体失温。

▍长津湖之战中的冻伤减员。

同时期作战的美军,采用的是M1943型冬装。

这款冬装是美军在二战期间用的,由大衣、夹克、内胆、内衣组成。除了内胆中含棉量较多以外, 外衣、夹克以及内衣大量采用羊毛和涤棉成分,排汗效果比较好。

但1950年仍然是太冷了,美军以为朝鲜的冬天和德国的冬天是一样冷的,实际上朝鲜比德国的冬天要冷,所以冻伤在美军中也很多。

出现冻伤的第一阶段,肌肉会冻成白色僵硬,这个时候血管会被封闭,所有的循环停止。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手和脚,占身体冻伤的90%,其余10%是耳朵、鼻子等其他部位。

冻伤的第2阶段,出现在受冻部位温暖解冻后,血管再次打开,血液大量涌回组织中,由于血管因为寒冷而破裂,血液、组织液开始渗漏,被冻伤的部位出现红肿和发胀。

在以后的6~24个小时,冻伤的部位可能出现水泡。如果大量的红细胞堆积在组织中凝结成块,就会造成受冻部位发黑坏死。坏死的部位必须采取手术截肢,才能够保住生命。

整个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冻伤减员约3万人,美军冻伤减员约6000人。

▍双方作战冬装的改进。

由于美军的财力物力非常雄厚,所以根据1950年的朝鲜冬季气温,次年美军马上就拿出了一款新的严寒区冬季作战军服,就是M1951型冬装。

这种防寒装备取代了二战时期的 M1943型,成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士兵的标准装备。

原来的粗羊毛大衣换成了防水外套,增加了功能性保暖内胆,增加了内衣外的衬衣,可快速排出汗液。

同时期由于中国国力限制,所以在长津湖战役以后,志愿军的冬装仍然是原来的款式,只是增加了棉花的用量。

但是后来朝鲜的天气没有1950年出现的那么严寒,所以以后发生的冻伤比较少,但是仍然有。

到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2个5年计划(1958~1962)期间,建成了中国最早的第1批合成纤维企业,保定化纤厂和北京尼龙厂,才可以向军装中添加合成纤维。

也就是到了60年代初,中国军队的寒区作战服,才改成由内衣、内裤,保暖内胆、绒裤和外套组成的多层防寒装。

直到2000年以后,07式防寒服出现,由羽绒防寒内胆组成的重型防寒套装,才能够比得上美国M1951防寒服,才可以对抗长津湖零下50度严寒。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要穿着07式防寒服去打一场长津湖战争,才能避免出现冻伤。中国军队弥补与美军冬装的差距,用了50年。

话又说回来,即使当年的九兵团补充足够的冬装,也只能接近美军 M1943型冬装的防护水平。

在长津湖战役期间,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比例是1.6:1,假如美军达到中国军队的规模,那么冻伤减员也会有超过1万人。由此可见,1950年11月、12月朝鲜当时是多么的冷。

所以,以当时的条件,在长津湖战役期间,无论志愿军补充什么样的冬装,冻伤减员人数都不会少于1万。如果考虑到志愿军的医疗救护条件不如美军,这个数字还要高。

抗美援朝战争如此艰苦,重要原因在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工业基础严重不足。

▍现代军用冬季作战服的发展。

现代军用作战服通常都有多层次组成,向户外运动服靠拢。

军用冬装防护水平最高的是北欧国家,瑞典、芬兰、挪威。其冬季军装的要求是可以扛住零下60度的严寒。

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军用冬装通常包括7层,分别是贴身内衣、二层衬衣、绒衣、防寒内胆、软壳外套、防水硬壳外套、极寒区大衣。

组成衣物的材料基本上都避免使用天然材料,大量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具有速干、保暖和低吸湿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津湖战役,二十军打的最惨烈的战役,最后只有100多人能战斗
抗美援朝的些许细节
长津湖:战士烤1次火,全连就减员90%,宋时轮:比长征还要艰苦
艰难惨烈的长津湖战役,美国大兵不敢回忆,我国老兵不忍心回忆
长津湖战役(2)——仓促上阵
长津湖战役:美军不明白志愿军为什么不怕冻,不怕饿,不怕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