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约化农业

集约化农业

集约化农业(IntensifiedAgriculture),是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与“粗放农业”相对

中文名称集约化农业

外文名称Intensified Agriculture

释义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

类别经营方式

    概念介绍

    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目的

    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主要西方国家的农业,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在农业现代化中,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然而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在实行集约化的过程中则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广泛地使用机械和电力,有的侧重于选用良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并实施新的农艺技术。前者以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后者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社会生产力较低,农业科学技术还不发达,长期以来,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农业的资金、技术集约经营也在发展。

    具体表现

    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衡量集约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两类:①单项指标。如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平均占有的农具和机器的价值(或机器台数、机械马力数)、电费(或耗电量)、肥料费(或施肥量)、种子费(或种子量)、农药费(或施药量)乃人工费(或劳动量)等;②综合指标。如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平均占用生产资金额、生产成本费、生产资料费等。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等地区均属集约农业。

    正在加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的区别,什么是粗放农业
    土地集约经营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成本收益变动理论与农业现代化
    经济小词典
    课堂笔记|如何发展家庭农场成当下热议的话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