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三十五:目光如炬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一位开国元勋,名叫檀道济。他忠心耿耿报效朝廷,文韬武略当世无双,堪称宋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就是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最终却蒙受了一场千古奇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檀道济画像)

原来,檀道济是高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幼时父母双亡。守孝期间,他谦和恭谨,礼节周备,受到远亲近邻的称赞

公元404年,檀道济跟着两个哥哥,投奔东晋中军参军刘裕,并随其平定桓玄之乱。他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很快就被提升为太尉参军,是刘裕打天下最倚重的战将

              (青年檀道济画像)

公元416年,刘裕北伐,檀道济担任先锋官,攻打淮水、淝水,所到之处,敌将闻风丧胆,纷纷开城投降

一天,檀道济率兵来到洛阳,守将是后秦的平南将军姚洗。姚洗早就听说檀道济的大名,自知不是对手,直接投降。檀道济率军进城后,遇到另外一部分后秦兵将负隅顽抗,但很快就被檀道济的兵马打败了,并俘获四千余人。这时,檀道济手下有位偏将提议说:“将军,依我之见,把这些俘虏统统杀死,然后把尸体堆在一起,成为京观如何?”这位偏将所说的京观,是古代打仗时为炫耀战功,聚集敌军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檀道济说:“不可,降服敌人,平定民心,正在今日。”随后,他把俘虏全都释放回家。戎、夷等民族都对檀道济感激不尽,很多部族首领率领其族人前来归顺。接着,檀道济率兵攻取潼关,又与其他军队一起攻破姚绍,最后攻克长安。刘裕为了奖励檀道济的赫赫战功,封他为征虏将军。

       (檀道济冲锋陷阵,屡立奇功)

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即宋高祖。檀道济作为刘宋的开国元勋,先后被封为永修县公、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

公元423年,北魏派兵来犯,把青州刺史竺夔zhú kuí围困在东阳城,竺夔立即写文书向朝廷告急。宋文帝刘义隆下诏,令檀道济与左将军王仲德一起去解东阳之围。但是由于檀道济勇冠三军,威震海内,还未赶到东阳,北魏军队就已吓得烧掉营房,狼狈而逃

(檀道济勇冠三军,威震海内)

不久,宋文帝派檀道济为都督征讨北魏。檀道济率军和北魏前前后后一共打了三十八仗,攻城拔寨,屡战屡胜,很快他就率兵打到历城。这时,粮官向檀道济汇报说:“都督,压粮运草官现在还没把粮草运到,军中粮食紧缺,仅够一天之需,怕引起骚动,军心不稳啊!”檀道济安慰他说:“你不必慌乱,我自有办法!”半夜里,檀道济派人悄悄弄来几车沙子,把剩余的一点粮食撒在沙子上。第二天一早,士兵们看到满满的一车车军粮,都安心作战,很快就攻下了历城

            (檀道济画像)

还有一次,檀道济带领一部分士兵深入北魏腹地,想找机会奇袭北魏的兵马。没想到,被北魏的大军团团围困。将士们都很紧张。檀道济气定神闲,镇静自若,他命令将士们脱下甲胄,身穿白服,缓步出营。北魏的主帅忌惮檀道济足智多谋,担心中计,就没敢下令出击。檀道济就这样带着兵马,从容不迫地在敌军面前经过,安全撤离,毫发无损。

(檀道济镇静自若)

檀道济大半生都是在马鞍上度过的,他作为刘宋的开国功臣,功高盖世,威名远扬;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个个浑身是胆,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又都德才兼备,出类拔萃。这反而让朝廷不安。宋文帝刘义隆重病多年,他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担心皇帝一旦驾崩,檀道济就不再受控制,于是处心积虑,要除掉他

公元436年,正值春寒料峭时,宋文帝打算派檀道济去边境,抵御来犯的北魏军马。檀道济已经动身下了船,不巧文帝的病又忽然发作了。刘义康见除掉檀道济的机会来了,就假传圣旨,召他回京,并以给他饯行为名,将其灌醉,趁其不备,抓捕下狱

檀道济就这样被关进大牢。他知道,自己这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他义愤填膺,悲恨交加,两眼瞪得像灯一样大,像火炬一样发光,一把扯下头巾,使劲摔在地上,怒吼一声:“你们这是自毁长城啊!

         (檀道济画像)

公元436年4月9日,可惜一代忠臣良将檀道济,赤胆忠心保宋国,没有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却在朝内蒙受千古奇冤,被刘义隆活活害死。为了斩草除根,刘义隆还把檀道济的几员得力部将,以及他的儿子们,一起杀害了。

忠良檀道济父子被杀后,京城百姓纷纷落泪。这个消息传到了北魏,北魏再也不必惧怕有檀道济在了,就发兵攻打刘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兵马很快逼近京城。这时宋文帝的病也好了许多,他登上石头城,面色忧郁,心情沉重,自言自语道:“假如檀道济在世,何至于此!”    

这个故事记录在《南史·檀道济传》里,成语“目光如炬”就由此而来,原意是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现用来形容见识远大,是褒义词,它的反义词是“目光如豆”,形容见识短浅。请注意,成语“目光如炬”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错误用法:

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些企业目光如炬,难以走向世界。

辨析:成语“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是褒义词。此句要表达这些企业目光短浅,应该用贬义词“目光如豆”。

正确用法:

1.鲁迅先生目光如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往往一语中的。

2.在批语中,老师夸赞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才气过人,前途无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率性神将——檀道济(七十二名将)
檀道济之死
刘宋第一名将——万里长城檀道济
他是堪比岳飞的名将,被冤杀后,汉语多了三个成语典故
自坏长城
北府兵最后一个名将,写出三十六计,却被当成“司马懿”害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