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案 选修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教案         选修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一、 教材分析
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以苯酚为代表物学习酚类物质的性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领域通过让学生进行类比推测、实验验证推测,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等,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模式上,设计的重点在于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化学思想,引导学生“分析结构 →预测性质 →实验验证”,让学生熟悉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
1、从苯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化学就在身边,增强化学学习兴趣,回顾醇、酚的概念,使学生思维进入课堂。
2、介绍苯酚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3、从官能团相互影响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采用探究式教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4、通过练习巩固,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三、教案
课题
烃的含氧衍生物  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用途和物理性质,掌握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醇、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一进实验室,有些同学就闻到一股很特殊的味道,类似于医院的气味或者浆糊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来自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角——苯酚。低浓度的苯酚溶液可用于防腐,杀菌消毒,自60年代以来就在我国医院广泛使用,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感受,倾听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回顾】下列物质哪些是醇? 哪些是酚?
E、CH3CH2OH
回顾知识,观察、比较,思维进入课堂。
从结构上对比醇和酚,承前启后, 切入主题。
掌握酚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加深对酚和醇的理解。
【投影】
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相连的化合物
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回答定义并作答
醇:A  B  E
酚:C  D
【推进新课】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苯酚的相关知识,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认识这种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投影】展示苯酚的图片和空间构型的动画
【过渡】从结构上看,苯酚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
【板书】
一、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C6H6O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含苯基,羟基 ,12个原子一定共面
感知,分析,理解,
记忆,书写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通过动画演示,将苯酚的微观结构具体呈现,使学生更直观理解知识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样品及被氧化苯酚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气味。
【讲解】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粉红色,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
【过渡】苯酚能不能溶于水呢?
【演示】实验(1):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2mL蒸馏水,振荡试管,再加热苯酚水溶液
【讲解】苯酚溶于水形成的浑浊液,实际上是乳浊液,不是沉淀,因此反应有苯酚生成时不用标沉淀符号。
【板书】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常温下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观察,认识苯酚的色、态、气味,描述现象: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思考,观察,回答
现象:得到浑浊液体,加热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
室温下溶解度仅9.3g,温度高于65℃时可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有点,通过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能力
【思考】实验室应如何保存苯酚晶体?
不慎将苯酚沾于皮肤应作何处理?
回答:密封保存;用酒精洗涤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思考】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总结】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认真思考,讨论分析结构:
苯基、羟基
性质预测:应同时具备两种基团的性质
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学科思想
【思考】由苯酚的结构简式,分析可能的断键方式
回答:
可能从①或②处断键
【过渡】由于苯基和羟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苯酚可能呈现不同的断键方式。
【探究一】苯基对羟基的影响:苯酚能否电离出氢离子呢?如何用实验证明?
【引导探索】若能电离出H+,应该具有酸的通性
思考、讨论、回答
①使指示剂变色②与金属反应③与某些盐反应④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⑤与碱反应
让学生充分讨论,留给学生创新空间,并根据讨论结果动手操作实验
【演示】实验(2):向苯酚溶液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思考】乙醇和苯酚中都含有羟基,已知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那么苯酚能不能反应呢?
【师生小结】苯酚是弱酸,俗称石炭酸,它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但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板书】(1)弱酸性
【讲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现象: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学生实验】
向盛有苯酚的大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制得苯酚水溶液
实验(3):向苯酚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4):
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描述现象】
现象1:液体由浑浊变澄清
现象2: 出现浑浊
【学生练习】
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理解、记忆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苯酚的弱酸性,学生由实验事实获得相关结论,突破理解上的困难,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结论】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易电离出H+
【思考】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大小
【播放教师视频】向苯酚水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板书】
【讲解】评价学生书写情况,强调不论CO2过量与否,均生成NaHCO3而不生成Na2CO3
观察,理解
【练习】书写该反应的方程式
【结论】
酸性: H2CO3 > 苯酚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播放教师录制的实验片段,增强可信程度,更好地提高课堂绩效
【过渡】基团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羟基对苯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探究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演示】实验(5):向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播放动画】演示反应原理
【板书】(2)取代反应
【讲解】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与工业废水苯酚含量的检验,其作用可用于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苯酚
观察,描述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振荡,沉淀消失,继续滴加,出现沉淀
解释原因:生成的白色沉淀溶解在苯中,要得到白色沉淀,溴水必须过量
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讨论】苯酚与苯发生卤代反应有何不同?试用分子结构加以分析。
比较苯和苯酚发生溴化反应的区别:
类别
苯酚
结构简式
溴化 反应
溴的状态
条件
产物
结论
原因
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并回答:
苯酚
溴状态
液溴
浓溴水
条件
催化剂
不需
产物
溴苯
2,4,6-
三溴苯酚
结论: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易进行
原因: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邻对位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易发生取代
明确知识要点形成规律性知识,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三】少量苯酚溶液加几滴FeCl3溶液
【板书】(3)苯酚的显色反应
【讲解】此反应可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
学生实验,描述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动手操作实验,体会苯酚的特殊性质
【过渡】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断苯酚还可能具有那些化学性质?
【板书】(4)氧化反应
(5)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燃烧,在空气中被氧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之褪色)加成反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类型将苯酚的化学性质归纳完整。
【投影】
【知识小结】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
回顾,领悟,理解,回答
学生参与完成总结, 对本节课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链接相关高考题)
练习、思考、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掌握情况
附课堂练习【链接高考】
1(1998年全国高考)白藜芦醇广泛 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
A.1 mol      1 mol                    B.3.5 mol     7 mol
C.3.5 mol    6 mol                     D.6 mol       7 mol
2(2008四川高考理综卷)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C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 向胡椒酚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3(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到FeCl3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4(2005年广东高考)“苏丹红4号”的结构简式如下(1-2个选项)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甲苯同系物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酚
一、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4)氧化反应
(5)加成反应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基础知识教学与提升问题的设计合理,课堂气氛较好,引入过渡比较自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实验探究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发挥了学生学习能动性,激励学生思考,达到了提高学生自学和归纳整理能力的目的。从课堂教学情况和课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较好。
五、学案
【知识回顾】
判断下列哪些是醇?哪些是酚?
E、CH3CH2OH
醇:                              酚:
【定义】醇:羟基与           或           的碳相连的化合物
酚:羟基与           的碳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知识要点】
一、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含苯基,羟基,         个原子一定共面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演示】
实验(1):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2mL蒸馏水,振荡试管,再加热苯酚水溶液
现象:
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室温下溶解度仅9.3g,温度高于65℃时可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思考】实验室应如何保存苯酚晶体?
不慎将苯酚沾于皮肤应作何处理?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思考】由苯酚的结构简式,分析可能的断键方式,并标识出来
由于苯基和羟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苯酚可能呈现不同的断键方式。
【探究一】苯基对羟基的影响:苯酚能否电离出氢离子呢?如何用实验证明?
【引导探索】若能电离出H+,应该具有酸的通性
【演示】实验(2):向苯酚溶液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现象:
【思考】乙醇和苯酚中都含有羟基,已知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那么苯酚能不能反应呢?
【学生实验】
向盛有苯酚的大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制得苯酚水溶液
实验(3):向苯酚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实验(4):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现象:
【小结】苯酚是      酸,俗称石炭酸,它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但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练习】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和NaOH溶液反应       【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结论】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变得更活泼,         电离出H+
【思考】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大小
【练习】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酸性:碳酸         苯酚
【探究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演示】实验(5):向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现象:
(2)取代反应
【应用】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与工业废水苯酚含量的检验,其作用可用于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苯酚
【讨论】苯酚与苯发生卤代反应有何不同?试用分子结构加以分析
类别
苯酚
结构简式
溴化 反应
溴的状态
条件
产物
结论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       进行(填“难”或“易”)
原因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        的氢原子变得
【练习】苯与液溴的反应方程式
【探究三】少量苯酚溶液加几滴FeCl3溶液
现象:
【应用】此反应可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
【思考】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断苯酚还可能具有那些化学性质?
(4)氧化反应
(5)加成反应
【知识小结】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
【链接高考】
1、(1998年全国高考)白藜芦醇广泛 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
A.1 mol   1 mol      B.3.5 mol    7 mol      C.3.5 mol   6 mol      D.6 mol    7 mol
2、(2008四川高考理综卷)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C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         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
C. 向胡椒酚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3、(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到FeCl3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4、(2005年广东高考)“苏丹红4号”的结构简式如下(1-2个选项)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甲苯同系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二化学糖类2
高中化学《酚类》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专题4 第二单元 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PPT
1930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48—5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5 第三单元 烃的含氧衍生物 测试B卷(提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