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芳华》还不是一部好电影!

《芳华》票房十亿了,作为一部正剧,这是冯小刚没想到的,也是很多观众没想到的,算是补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的亏空。这其中,也有我自发贡献的三、四十块的支持。

《芳华》有佳句不成佳章,难以让我进入,一开始就膈应了,高光、高饱和度,逆光,浅景深,大红大紫,这些都是张艺谋惯用的手法,如果给片子的导演署名为张艺谋,相信大家也不会怀疑。

用什么手法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以红色为基调的氛围里,冯小刚像一个糖水片爱好者,沉醉其间无法自拔,人物的列队出现,就像一个个蚂蚁般符号,漂浮于其间,并没有带出扎实的性格、故事、面貌。

何小萍的悲苦,刘峰的善良根基是不牢的,没有实在的说服力,这两个人和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们一样,都是青春酮体、精致糖水片的一部分,是冯小刚想象中的文工团蜜罐里的佐料。

他关心的是形式美,是氛围,是情绪,不是立体的人。

何小萍对刘峰的情愫,刘峰退让军校保送名额都是一种编排,缺少扎实铺垫,还是缺乏说服力,没能渗透到我心里。最没有说服力的是,刘峰听了邓丽君的歌就像吃了春药一样发狂,这个人的分寸感、隐忍和善意荡然无存,这种缺乏铺垫的突兀,不仅仅是说服力的问题了。

文工团解散前,全体聚餐酒后泪流满面,抱头痛哭,也就让人生疑,平时勾心斗角、虚情假意没有多少情感交流的这群人,是在哭泣失业,还是真的为感情而哭?

不知道冯小刚为什么会选择第三人称旁白来叙述,萧穗子这个人物,在文工团战友欺负何小萍时,也未见得表现出大义凛然,甚至有些躲闪和淡漠,显然她也不是太喜欢何小萍,两个人的感情一般,最后却像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一样,要去讲述所有人的故事。其实,男女主角第一人称,就足以完成所有故事的衔接。

也许,唯一原因就是,冯小刚和多数50后导演一样,一想到年代故事,就想起需要旁白,比如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冯小宁《举起手来》。冯导和多数50后一样,估计已经不看国外,尤其欧洲人怎么拍片子了,像罗马尼亚的克里斯蒂安·蒙吉、土耳其的锡兰、意大利的保罗·索伦蒂诺……无论写实、写意,都不落俗套。

《芳华》让我觉得冯小刚厉害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毛去世后,一块黑色巨幕对着毛的巨幅相片铺天盖地压下来,没人这么拍过,确实是创意;另外是战争场面,拍出了死亡逼近残酷和无能为力,拍摄技术过硬,流畅,简洁,很硬朗。

反过来,一直在想影片前半部分有很明亮、艳丽的形式美,却没有打动我是什么原因,仔细琢磨了一下,也许因为跟这个片子的美学构建就是一种轻飘飘的“高仿”有关。

影片外景,文工团大本营是在冯小刚在海口观澜湖的“电影公社”(从这四个字就能知道会是什么建筑风格)完成,搭着旅游项目的车,建的近现代建筑,实际上跟所有地方一样是“仿古”,外壳貌似有年代感,芯子是虚的。

这种外形的像和空心,跟文工团精致、干净一尘不染,充满小资产阶级怀旧情调的生活氛围很一致,军装、高低床、口缸、房间等这些生活道具一律的整齐簇新,很少见到时间和使用过的痕迹。实际上,因为物资短缺,70年代的军队装备并没有这么华丽,就像有朋友说的战斗场面的全自动枪械穿越了一样。

这样一来,想通了,片子美学构建就是“仿古”,这种古虽然才时隔四十年左右,但在冯小刚的青春时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要用氛围、情绪去怀旧,然则,情绪也不是人物的情绪,而是导演自我沉醉的情绪,所以稍微清醒的人都不容易进入其中。

不怀疑很多朋友的感动,尤其是上年纪的人自发流泪,这又是一种成功的通俗手法。就像类似“知音体”,大多数人需要什么,就直给什么,片子缺少克制的生离死别的悲苦就不讲了,煽情的音乐已经超出接受值。90年代倪萍主持春晚,每一次必须催哭一批嘉宾和观众,后来朱军主持《艺术人生》,每一次都要把嘉宾煽哭。

在《芳华》中,冯小刚也是充当了这样的角色,每一次一到关键性时刻,铺天盖地的音乐一出来,就觉得总有一个人在背后说“这段该哭了,该哭了啊”。

不是不喜欢哭,是不喜欢被煽哭,就像被人像一条狗一样训练,训练到给个暗示就要打滚,翻跟斗,煽情不仅是一种训练,还是一种算计,所以不喜欢。

这么说,可能大家还不太理解,想想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是年代故事,同样是绵绵不绝的红色青春,如果姜文的片子是100分级别的,论情、境、意,拍摄手法和想象力和演员的表现力,冯小刚这一部就只能给60-70分。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尾响起《远飞的大雁》曾被感动一塌糊涂,听到《芳华》结尾韩红唱的《绒花》,就觉得单薄,缺乏时间感和厚重感,这又是通俗剧一种毛病。

《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掏出自己心窝,用旺盛的荷尔蒙把对那个年代狂迷、沉湎,拍出了酒神附体一样的芳香与孤单,冯小刚只是在假想一种青春,然后套上时代烙印,结果就让《芳华》变成一个通俗剧(因为通俗,所以易懂,市场不赖),有一定匠心,才华却一般。

这也难怪,冯导一度羡慕嫉妒恨姜文,觉得姜文太牛逼,他的每部戏都巴不得去客串。他终于还是败给了自己喜欢的导演。

有人喜欢《芳华》对现实问题的指涉,这个问题跟《我不是潘金莲》一样隔靴搔痒,立场也有些暧昧或刻意,就像潘金莲最后成了一个“咎由自取”的人,何小萍和刘峰两个苦命人最后只能相依为命,太戏剧化、太不含蓄反而矫枉过正,又变成知音体一样只给的通剧手法了。

如果真要看现实问题,我觉得看纪录片才是唯一选择,这些年大陆的独立纪录片,从来没有忽视真实生活,仅仅是今年,我就看了王兵《方绣英》、张赞波《大路》、王久良《塑料王国》、马占冬《蝼蚁~中国民营企业家哀歌》、古涛《驯马》……看得百感交集,滋味难平,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看看这些片子。

赏味期限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芳华 | 在那个红色逐渐淡去的时代,我摸了你,却毁了自己
关于《芳华》:冯小刚,你可曾记得阳光下的阴影?
《芳华》这一夜,冯小刚为我们点燃已经消逝的芳华
冯小刚电影《芳华》里这些场景竟是这样画出来的!
《芳华》红颜弹指老战争惨烈过,谁人叹青春已逝?
《芳华》:凭吊悲欣交集的青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