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心理学考研——中科院347考情分析+上岸经验
首先,我来明确下今天的 主角 :中科院的专硕
如果,同学还没有明确自己到底要考学硕还是专硕可以戳这里心理学肖肖老师:心理学考研——学硕or专硕,如何进行合理选择?https://zhuanlan.zhihu.com/p/310164395
好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专硕,且考虑的是北京地区的院校
可以跟着我来回顾一下 目前北京地区有哪些院校有在招专硕
北京地区,招收心理学研究生的院校,共14所,开设应用心理硕士(专硕)硕士点的有10所
从去年开始,北大也开始只招非全了,所以截止今天,有全日制的985,北京地区就只有人大了,人大今年会不会招全日制也不一定(人大老师说滴), 剩下北林、央财两所211,这对于考全日制的同学们来说,压力非常大
所以最近在帮同学们重点梳理下其他几所双非但心理学同样很不错的院校 今天就讲中科院
一、最新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专硕,进复试32人,最高分427,最低分392,录取14人,刷了19人
其中有学硕390+的学硕考生 调剂到专硕哦
二、招生目录
往年中科院专硕跟它的学硕是考同一张卷子的,但是去年开始,学硕加入312全国统考了
这里再唠叨一嘴,因为有些同学是刚备考可能还不太清楚,这对萌新来说很重要:
从2021考研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心理学统一招生(这里的统一招生是区别于推免生/保研的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院校共139所院校
学硕106所,但就专业课这一门考试的出题形式来说,有分自命题的院校,也有全国统考的院校(教育部统一出卷,考试代码为312),目前学硕统考的院校有77所
心理学肖肖老师:心理学考研学硕312院校汇总+最新真题分析zhuanlan.zhihu.com
专硕97所,虽然专业考试代码都统一为347,但是所有专硕院校都是自主命题的
所以,你们只要记住,专硕也属于统一招生,但各学校都是自主命题的
三、中科院专硕真题分析
首先 咱们来看一下中科院20考研和21考研 有没有发生哪些变化?
对比之后 你会发现:
保持不变的地方:题型还是这3种题型(论述题和计算题合并为综合题),题量也没有变化。
发生变化的地方:今年简答题增加了普心的分值,由20的40分增加到60分,普心简答占到60分,减少了实验的分值,由20的40分降到20分。
可见中 科院专硕对普心掌握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实验和统计的地位也还是不可撼动。整体考察很“中科院”,而且中科院专硕对学生实验统计的掌握,这方面要求要高于很多的专硕院校。
(一)今年的命题特点
中科院的试卷命题一直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与中科院心理所的性质有关。总体来讲,中科院心理学专硕的命题有几个特点:
1.整体都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具体表现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考察。比如普心主要集中在对知觉的加工机制、情绪的生理基础的考察;
2.整张试卷考察的角度更偏向理论的实际运用,较一般的理论题更有难度,需要考生转换思维。比如统计部分考察了一道次数分布表的制作;
3.总体难度较高,更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与实践能力。
4.总体风格变化不大,难度与考察范围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
(二) 试题总体难度
中科院心理学专硕的难度较高。下面从各个科目及不同题型具体考察的难度带大家进行梳理。
普通心理学分值120分,较20年有所上升,选择题考查了错觉、深度知觉、视觉现象等;简答题考查了遗忘原因、情绪的脑中枢机制、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论述题考查了注意的相关知识
普心考察知识点难度较基础,集合历年真题来看,今年选择题是最简单的一年
2021年真题考察
1.视觉的空间因素(视觉适应,马赫带,后像,闪光融合)
2.以下哪个属于大小错觉(月亮错觉,螺旋错觉,爱因斯坦错觉,波根多夫错觉)
3.以下哪个脑区参与语音的加工(颞中回,听觉联合区,颞下回,布洛卡区)
4.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辐合,双眼视差,线条透视,调节)
2020年真题考察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 逻辑-数学智力 B.空间智力 C.社交智力 D.情绪智力
2、双重编码理论是指()
A.视觉和听觉 B.概念和图像 C.语言和听觉 D.语义和表象
但是从简答题从历年真题来看,今年也是算简单的,考察点依然是在大脑部分,但是好在今年的模拟题中直接出了原题,可以轻松应对,但是从历年简答题考察来看,这类型的考点还是更加重视的
2021年简答题
1、简述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及涉及的各脑区在情绪中产生的作用
2020年简答题
简述镜像神经元及其在人类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主要功能
2019年简答题
1、请简述什么是概念网络,及概念结构相关的几种主要理论。
2、请简述大脑皮层布洛卡区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
综合题相比往年也轻松了不少,去年考察的点基本是要涉及文献扩展,今年考察的点跟19年的考察相匹配,如果大家重视真题,这个问题也应该没问题,所以又可以轻松拿分了
2021年综合题
1、注意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性。
2020年综合题
介绍并评价语言加工脑机制的传统观点,并论述语言加工脑机制的新观点或新进展。
2019年综合题
1、请论述什么是选择性注意,以及哪些现象反映了选择性注意的抑制机制
实验心理学分值80分,较去年的100分有所下降
选择题涉及考点反应时、词语联想测验、指导语、极限法等;
简答题涉及研究记忆的实验方法;
论述题考查了一道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题是对大家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具有综合分析和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因为实验设计题相对复杂,同学们仅靠看书难以把握答题思路,需要多做练习,不断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答题技巧
并且今年的实验设计的考察跟2019年的考察点类似,不得不说学术变为统考后,解放了专硕的同学,今年只要好好利用qs资料的同学,已经可以看到3个原题了
2021年真题考察
“人是否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过程、方法及预期结果。
统计考查100分,与去年相一致,选择题考查了数据类型、正偏态分布、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简答题考查了三线表、Z分数的计算;论述题考查了差异显著性检验,
抓好最后冲刺的刷题训练,这个的考点拿分不难,比较近三年统计论述题的考察形式类似,都是要进行数据分析,所以大家平时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这块的训练,有王老师的统计课加码,应该不难
2021年真题论述题考点
能否根据此次抽样结果下结论:该地区男女儿童身高有显著差异。
2020年真题论述题考点(1)采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两组的相关系数,并说明原因。(2)说明实验班和普通班之间是否存在成绩上的显著差异
四、22年备考建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参考书目较少,但并不能掉以轻心,普心、实验和统计平分秋色,一定要尽早准备,勤加练习,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普心中的核心理论以及重要概念一定是复习重点,建议大家学习时一定要理论与实际联系,这样不仅便于理解,考场上也会得心应手。实验心理学21年考查分值有所下降,但并不是说3科目中,它不重要,实验和统计本就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家一定不要忽视。
另外,中科院院校推荐书目中没有社会心理学,但院校大纲中考查了社会心理学内容,大家在复习时,应注意复习社会心理学。中科院21年之前,专硕、学术共用一套卷子,题目难度较大,21年是第一年学术改为312统考,考卷仅供专硕学生使用,所以,考题难度较之前有所下降,但大家一定不要轻敌。毕竟中科院的地位和学习资源是很多小伙伴所向往的。
中科院2021年应用心理考卷总体以考查基础内容为主,大家需要细致全面的阅读教材;一定要排除侥幸心理,划范围划重点的方法有着很高风险;重理解,死记硬背很难完成艰巨的复习任务,也无法应付偶尔出现的灵活考查。
五、上岸经验
2021考研中科院心理所心专硕学长:一战成硕,分阶段备考攻略值得拥有
下文源自qs学员,为学生真实心理学考研经验。
从择校、和专业课学习方法两方面来说吧
1.择校:本专业考研,2019年暑假就在学姐推荐下报了勤思,前期择校特别迷茫,在与勤思课程顾问煜阳老师沟通后才发现中科院的非常适合自己,五一过后正式开始备考中科院。
当时选择中科院主要在于其科研实力强+在北京+补助多+老师跟我讲相比其他名校竞争不太激烈(虽然…这两年已经很激烈了)。
所以,择校的小伙伴可以综合上研究生想获得的东西(好学校?好专业?好找工作?为科研铺路?)+位置+学费和补助+对自己努力程度的信心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同时多询问别人的经验。
2.专业课学习建议
(1)学习方法:一定要回忆自己在学习高峰时期的方法来决定:看视频or自学?一本书一本书学or 每天给几门课一点时间?做框架or not?电子版or手写版框架?什么时候开始、怎么背书?什么时候开始做题、怎么做题?怎么做笔记?多过几遍还是慢点一遍一遍过?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需要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做决定。因为只有想好了自己适合的方法,才能学得踏实。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尽早开始---有试错的时间。
自己走过的弯路主要在于框架做的太细而背书开始得太晚(还是强调,这不适合我,或许适合你)。
电子版框架太细致很难打印出来那种效果,并且这个过程有点太浪费时间了。可以参考已经出版的各种框架,勤思也有给电子版框架,重要的框架在自己脑袋里而不是纸上。
(2)学习时间:
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做阶段计划、月计划与周计划、日计划,据此又能计算出每天需要的学习时间,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自己的迷茫与坏心态。
开始看书之前我先分析了中科院的题目,从而大致明确自己复习的重点+特点。(不用担心形成印象影响后期练题,事实证明我一点印象也没有)
就中科院来说:
普心注重理论+神经机制的考察
实验注重范式的考察
统计注重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比较+计算能力的考察
综上所述,普心和实验可以一起学(许多东西普心只有结论,而实验提供详细的解释与支持,在答题时可以用实验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观点);统计不仅要会用,也要懂为什么用,所以也需要整理框架并背诵。
当时我的计划是计划5-6月过完第一遍书,6-9月过完第二遍书且完成框架,9月开始背书+做题。
第一遍:普心过了半个月(没看视频,本专业有基础);实验看不懂,看了勤思史老师和北大吴秀艳老师的课加勤思讲义,能有1个月;统计看书+王老师统计课,将近一个月。中间各科都有做电子版框架且特别详细(11月才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我,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好)。
因此我过完一遍就已经六月多了,其实真的很晚了,但过完一遍我觉得自己比较了解课本了。
第二遍:六月中到十月,普心继续看课本,实验回看课本,统计做每章习题,完善框架。会做每章的312真题。这一遍就觉得真的很理解课本了。
第三遍:十月一14天的勤思集训营,普心的熊老师讲的特别细致且交给我们背诵方法;统计老师(忘记叫什么了)也很不错,可惜实验心理学老师的讲授内容与我们的考试内容并不匹配,在上完相应课程后才与勤思负责人沟通,所以后来史老师只补了一天的实验课,就很可惜,因此有什么不满意的,一定要及时跟负责人讲!!!还有社会心理学老师也超级好,对课本、考试非常熟悉,还主动“加课”(一天确实上不完)。
除此之外,学习氛围当然相当不错,除了睡觉吃饭都在学习。这一遍又强化了重难点,找到了更棒的背书方法,也知道了什么叫“备考状态”。
之后就开始真正背书➕做题➕练习实验设计,我喜欢每天各科都有一些时间分配。
背书:我背的时间相当晚了,其实计划一下,第一遍背书一天一个章节,三本书背完也要20天(加上了休息日),背一遍之后会觉得自己背了个寂寞,需要不断重复,也会不断加速。因此九月份开始是可以的(因此九月前需要知道弄懂每一本书的基础知识)。很多人用改进版的记忆曲线,好像还不错。当然,如果书多,就要更提前了。
其他想提醒:
(1)虽然前期看了出题特点,但永远不要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受伤的只能是自己,像中科院、312今年变化都很大,我就吃了这种“小聪明”的亏,如果初试成绩再高一点,复试备考就可能没有那么艰难了。
(2)专业课比政治英语要重要,所以每天花费在上面的时间应该更长。不要太依赖于视频课,有自己的思考很重要。
(3)备考过程中一直是迷茫的,但一定要坚持到底。
(4)一定不要认为政治英语不重要!400分,如果政治英语考160,专业课只需要240了呢!
(5)提前开始没有错!因为只要跟着计划走,后期的状态会越来越好,给专业课的时间应该越来越多才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脑键盘上的每个功能的作用你真的知道吗?
游江苏东方之门(2)
学习书法须记得的口诀
新刻校正增釋合併麻衣先生人相編.明萬曆15年刻本.存2,9,10三卷. 1
如何才能快速约女人出来呢?教你三招 很多男人想泡妞,有色心又有
坐标山东,年初四去老丈人家,看到桌上这些菜,我动了离婚的念头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