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长爸爸口述:我的学渣儿子要跳楼 | 真实故事

豆爸说:

前几天,我收到黄爸爸发来的文章。黄爸爸本身是一名教师、副校长,很有教育经验,但他的孩子,却也经历了“说谎、骗钱、游戏成瘾、不想上学”的过程,父子之间爆发过非常激烈的冲突,险些以死相逼。

同为父亲,这篇文章中的很多细节打动了我。一个普通父亲为了儿子的教育而上下求索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反观自省的思考。

而黄爸爸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教育经历,反思的态度极其坦诚,下笔如刀,刀刀见血,很多细节我看到后如芒刺背,仿若亲历,触动极大。

又是一年高考时节,很快,就又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间。5年前,我的儿子高考梦碎,那之后,我反思了很多。

2017年7月,阳光耀眼,而我的心情却跌落到了冰点。儿子高考落榜,多年付出,最终连个三本都没考上。

而我这个父亲,还是一名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更觉得脸上无光。

其实,儿子高考落榜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高考前的两次模拟考试,儿子的分数都界乎于本科与专科之间,是典型的“边缘人”。

我和妻子早就作好了心理准备,但心里总归还是抱着一丝“奇迹可能出现”的希望,看到最终结果之后,还是颇有些失落。

我们知道儿子已经很难过,不想在伤疤上撒盐,就打碎牙齿往肚里吞,强颜欢笑安慰儿子: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家是普通工薪家庭,但儿子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爷爷、奶奶和我们夫妇俩,如众星捧月般把他包围着。

爷爷、奶奶把他当成少爷般伺候,对他有求必应,甚至可以说唯命是从。

而且儿子从小就长得特讨人喜爱——圆圆的脑袋、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小脸蛋和小酒窝,深得小朋友和幼儿园老师的喜爱。

幼儿园里的老师,至今还记得他,都说他是那时园里的明星。

读小学时,很多老师都对我说过:“你儿子是块读书的好钢。”我们都觉得,这老师真有眼光。

小学时儿子的成绩也一直不错,还是校园里的乒乓球高手。

我们也和很多父母一样,认为自家孩子就是优秀,智商高、长得好,还招人喜欢,简直是完美的孩子。

但如今反思,那时我们对他的宠爱其实接近于溺爱,而且只顾着欣赏和期待,却忽略了对他毅力和韧性等品格的培养。

从很小的时候起,每次吃饭,爷爷奶奶都要盛好饭、摆好筷子,再邀请他“入席”。

直到他初中时,爷爷奶奶还会给他夹菜,把好吃的都塞到他饭碗里。

家里宰了鸡,爷爷肯定会把两条鸡腿给他的宝贝孙子,其他人都不能动。

小孩子有时候也会主动想做些事情,比如有时儿子厨兴大发,想动手煮碗面吃。

但爷爷奶奶却总担心孩子被烫着,每次都抢过来帮他煮。

爷爷、奶奶认为:“男孩子学这些干什么,长大了就自然会懂的。

小的时候,这些事情确实没什么大的影响,但长大了,不一定自然就会懂。

这些溺爱和骄纵,后来都让我们苦不堪言。

作为小学教师,我知道小学阶段的课业难度不大,儿子智商不差,所以应付得还算得心应手,成绩不错。

于是,我认为应该趁着学习任务轻的这段时间,发展儿子的兴趣特长。

如今看来,小学阶段听信了快乐学习的毒鸡汤,没重视学习和习惯,是我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那时,乒乓球运动在儿子的学校很流行,刚好有几个同事的孩子都差不多年纪,于是便把他们凑在一起进行训练。

本来这只是一个兴趣爱好,但我却把输赢看得过重,其实是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太重,又有些急功近利。

为了让儿子的球技有长进,我把他送到少年宫跟专业教练学球,还经常约一些高手来和儿子比赛。

为了能让儿子打败对手,我每次陪儿子训练都非常严肃,只要他有一个动作做不好、一个球接发不好,我都会发火。

刚开始的时候,儿子会默不作声地接受,可随着咆哮的次数增多,儿子终于爆发了。

最开始,他会黑着脸,瞪大眼睛盯着我,里面带着怨恨的火焰。

后来,他开始以牙还牙,用愤怒的语言对我进行反击。

最后,干脆把球拍一扔,玩起了“罢工”。

在我坏脾气的影响下,儿子打球的态度也变了,他不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么有兴趣,反而开始敷衍,练球也越来越马虎。

我的设想完全落空了:现在是学习习惯没养成,特长也没练好,原本一箭双雕的规划,如今要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种糟糕心态的影响下,每次训练、比赛,我们爷俩都败兴而归。

小学阶段,儿子取得过很好的乒乓球比赛成绩,得到过全区第四名,但兴趣却一点点变成了恐惧。

小学毕业后,他再也不愿碰球拍一下,以学业为由“金盘洗手”,退出了“江湖”。

进入初中,学习的压力一下子就重了,因为中考的硝烟越来越近了。但小学阶段美养成好习惯的缺陷,到了初中之后就很难纠正了。

小学成绩很好的儿子,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到了危机。

为了让儿子的成绩赶上来,我们夫妻俩另外找来了全套的初中课本自学,还特地买了打印机打印资料。

我们夫妻俩分工合作,妻子负责上网或者到书店搜集资料,我发挥教师特长,负责给儿子补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陪太子读书,儿子的成绩有所起色。

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后来会反复出现的无解难题:补课的科目成绩会很快提升,但不补课的科目原地不动,甚至还有后退的迹象。

但我们夫妻俩只有中师学历,补自己任教的这一门学科,通过提前学习还能勉强胜任,但要补其他学科,就确实有点无能为力了。

那段时间,面对儿子半死不活的成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的沉重和无奈。

既然靠自己不行,那就还是只能靠学校了。而儿子目前就读的初中,显然无法实现我们想要逆境翻盘的目标。

咨询了很多亲朋好友之后,最终我们决定把儿子送到当地教学质量最好、收费也最贵的私立学校——博爱中学。

以我们家的财力,那所学校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为此,我们夫妻俩必须节衣缩食。

但理想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儿子进入贵族学校之后,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反而整个人都要抑郁了。

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儿子就打起了退堂鼓,死活也不愿意待在那里。

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是因为作为插班生,他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捉弄。

由于儿子那时候比较矮,皮肤比较黑,于是宿舍的同学就给他起外号,叫他“猴子”。

也有一些坏小子,会捉弄他这个新来的,藏起他的洗发水、洗衣液。

我儿子从小在家娇生惯养,不太懂为人处世的技巧,更不可能委曲求全、任人欺负。

于是他也对那些人发脾气、反唇相讥。但调皮的同学,会更加变本加厉,用更多的恶作剧捉弄他。

最开始,我们还暗暗期待儿子能慢慢适应、调整好和同学的关系,但有一次儿子回家,委屈得直接哭了出来。

他说,几个男同学经常把他推到床上,扯他的头发,敲他的脑袋。

他甚至绝望地说:“再也忍受不住了,如果再继续读下去,我就要变为傻子了。

我们与老师联系,让老师帮忙进行调解,但儿子却非常坚决地表示:如果继续待在这所中学,他会发疯的。

为了让我们同意他转回原学校,他还玩了一次离家出走的失踪。

那个星期天,他偷偷躲到一个同学家里,无谁我怎样打电话就是不接。

后来,我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了儿子的要求,但要他保证:回来后必须认读真学习,成绩要排在30名以内。

儿子向我们作出了承诺,回来后好像换了另外一个人似的,埋头苦读,真的在期末考试中考进了前三十名。

但这成绩只是昙花一现,升入初三,儿子出勤不出功的老毛病又再次发作,很快成绩便飞流直下三千尺。

看着儿子的成绩如瀑布般急速下降,我们急得头顶冒烟。

自己辅导、转学这两路子行不通了,我们只好使出最后一招——聘请家教。

我们找了当时本地最贵的金牌家教,两百块钱一节课。为此,我们只能再次节衣缩食。

结果,家教的效果与我们自己补课一样,儿子的成绩就像是翘翘板,补课的科目成绩上来了,不补课的科目又降下去了。

但这一次,我们不敢再临时更改方案,还是坚持补到了中考结束。

皇天不负有心人,儿子的中考成绩还可以,超过了本地第二名高中的录取线,总算没有被分流掉。

上高中的过程,也颇费了一番周折。这次的波折,其实也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把事情复杂化了。

以儿子的中考成绩,如果进入排名第二的高中,只能进普通班,但报读第三名的高中,便能进重点班。

我们想着,正所谓“宁做鸡头,莫做凤尾”,去到第三名的高中,或许能获得老师的更多关注。

但了解更多信息之后,我们后悔了。

就录取线而言,第三高中竟然比第二高中低了一百多分,换言之,第三中学招的都是“学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春期的孩子,在学风不好的学校里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于是,我们又想把儿子送回第二名高中,但这个时候儿子已经被第三名的高中录取了。

为了这件事,我们用尽了一切能联系的人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托我们的亲戚找了高中校长的亲戚,才总算在开学之前把儿子转了过去。

儿子初中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和我们犹疑的教育策略、不好的家教方式都有关系。

而进入高中之后,孩子大了,有自己主意了,我们“管不了、管不住”的情况就多了。

其中,沉迷手机游戏,最让我觉得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升入高中后,我们按考前的约定给他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并与他约法三章:假日可以适当玩玩,平时只能用来通话,如有违反,一律没收。

儿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却总是放心不下。

接下来,更是发生了一连串非常戏剧性的事件,让我十分恼火,却又机缘巧合地帮儿子戒断了“手机毒瘾”。

2014年7月14夜晚,那是个让我记忆终生的日子,那夜,天朗风清,月明星稀。

吃完晚饭,儿子独自租了一辆自行车,沿湖骑行。

当他正兴致勃勃地观看沿途的风景时,前面出现了三个留着长发的年青人。

儿子正准备从三人之间穿过,其中一个人忽然拦在车前,逼停了儿子,另外两个一左一右夹住了儿子的肩膀。

儿子还未作出反应,车头的那个小流氓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刀,朝儿子腹部划了几下。

“把钱和手机通通拿出来!”拿小刀的那个恶恨恨地说。

他们还没等儿子回话,就搜了他全身,拿走了儿子的新手机和几十块钱,然后逃之夭夭。

儿子回家后,用颤抖的声音向我讲述了被劫的过程。我赶紧询问有没有受伤。

儿子拉开腹部的衣服,能看到肚皮上有一个米粒大的红色伤口。谢天谢地,看起来并不严重。

“钱财身外物,人没事就行了。”我们安慰了儿子,带儿子去医院医院打了破伤风针。

我本打算借此契机,把儿子的智能机换成老年机,让他无法再玩游戏。

但正所谓“慈母多败儿”,妻子却心疼儿子身心都受伤,瞒着我偷偷给他买了一台更先进的智能手机。

那段时间,我每天与儿子谈判,想让他把智能手机留在家,上学的时候只带老年机。

就在我们僵持不下的时候,有一天儿子忽然告诉我们:手机在超市买东西时被人偷了。

这一次被偷之后,儿子竟主动提议,给他买台老年机就行了。

虽然连续不见了两台手机,可是一想到儿子再也不能沉迷游戏,我便一点也不心痛那钱了,带儿子去买了一台老年机。

当我领着儿子回家的时候,我的哥哥却忽然打来电话,说在侄子房间找到一台新手机,“审讯”完发现手机是我儿子的。

我一听便全明白了,原来儿子为了让我们不再啰嗦他,便编出了一个谎言,来了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儿子的谎言无意中让他伯伯揭穿了。

那一刻,我勃然大怒,想不到儿子竟敢如此欺骗我们。

那一路上,我狠狠地教训了他,而儿子一声不吭,接受了暴风骤雨般的批评。

回到家后,他垂头丧气地上了楼顶,仰面朝天躺在一滩积水里,浑身湿透,沾满泥浆,一脸的生无可恋。

儿子的神态把我吓住了,我在那一刻很担心:如果我不给手机,他会跳楼吗?

思前想后,我认输了,举双手投降了。我拿出没收的手机,放到他旁边:“你想玩就玩个够吧,老爸再也没能力和胆量管你了。”

那一天,我们爷俩,默默在楼顶待了很久。

有时候,父子的抗争就是这么奇怪,我本以为儿子以后会为所欲为,哪知儿子居然自觉地按照最初的约法三章,有约束地使用手机了。

一场轩然大波,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进入高中后,儿子的成绩仍然没有特别大的起色,经常像过山车起起伏伏。

为了能让儿子提高成绩,我们重新聘请了家教,也重新过上了节衣缩食的日子。

可儿子学习缺乏毅力和韧性的毛病依然如故。有了家庭教师,儿子更是产生了依赖性。

他不愿意上课认真听讲,总依赖着课后有家庭教师指点迷津;

他不愿意刻苦钻研,总是等着老师给他讲解清楚。

他的成绩,仍然是补课的科目略有提升,其他科目成绩却有所下滑。

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儿子的总成绩不升反降,白白浪费补课费。

儿子也觉得家教的作用不大,便和我们商量后停止了补课。儿子也知道,接下来只剩下孤军奋战一条道了。

同时,经历过这么多事,我们也把期望值不断地调低了。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认命了,只要儿子“身心健康”就好。

但这段时间,儿子自己也逐渐意识到了学习和高考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努力了。

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儿子主动提出要通过网课自学。一放假,他就老老实实坐在电脑前听课,一张一张地做卷子。

看着儿子认真学习的模样,我既感到非常欣慰,又不由自主地想:如果从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如果早一点知道努力的话,该多好啊。

那一年高考后,儿子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他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不管前面是风霜雨雪,还是电闪雷鸣,我们都会不离不弃地陪着儿子走下去。

庄子云:“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父母永远无法替孩子做完一切,能做的只是陪伴指引。

如今,儿子已经大专毕业、出来工作,那些过去的风波和焦虑,都已经过去。

经历了这么多琐碎的事情、父子的对抗,如今我们父子俩的感情非常好,相处很融洽,比原来还更和谐。

父子亲情,血浓于水,家庭教育,各尽本心。

我就不总结经验教训了,但希望各位父母,看完我的讲述之后,能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家的孩子实在是太普通了!可他妈非要让他上“清华北大” ...
我到中年才发现:最无力的事,就是看着孩子一步步过得还不如自己
中考747分学霸传授: 掌握初中各科学习口诀, 3年轻松提分不用愁
小学到高中会考错误率高的成语
小升初“择校风”暗战惊心动魄
【问答】你班曾经的倒数第一名,现在都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