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十八章:知荣守辱,为天下谷——《道德经》解读

第二十八章: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译文

明白什么是刚强,却安于雌柔,甘心处在天下的溪谷。

甘守溪谷,永恒的道德就不会远离,从而回归到赤子的天真无邪之态。

明白什么是明亮,却安于冥暗,甘心成为天下的模式。

甘守这种模式,永恒的道德就不会出差错,从而回归到无始终的无极之态。

明白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甘心处于天下的低谷。

甘守低谷,永恒的道德就会充足,从而回归到混沌淳朴之态。

混沌淳朴之态(即道)化生万物,圣人利用它,成为统治者。

所以,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大道归于淳朴、归于一的道理。大道柔软深沉,如雌门溪谷,所以不争强,雌柔守之,以回归到赤子天真之态;大道幽暗不明,所以守黑暗,以回归到无极之态;大道谦卑,所以谦卑自守,能忍辱负重,以回归到淳朴自然之态。而淳朴混沌之态,正是道的状态,它化生并主宰万物。圣人体认并利用此道,治理天下。

2.道的淳朴混沌之态,即“一”的状态。所以治国之道,要坚持各项制度归于一体,坚守道之一体,不可分割。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必然解体灭亡。

3.一切合乎道的行为,似乎都不是锋利刚强的,不是张扬炫耀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清晰明白的,所以我们人的行为,应该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不争高争先,这样,就会接近于最天真、最原始、最淳朴的状态,也是最安全无忧的状态。因为它接近于道。

4.强调低调、谦卑、忍辱,不是叫人不思进取,消极避世,软弱受欺,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因为在复杂竞争的社会,在不得时机时,很多时候需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否则,只能是白费徒然之功。

前人校注

人虽自知而其尊重,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人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复常离于己。——河上公

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谷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王弼

谦下则常久之德不离于身,是以反归于婴儿之时,神全而气和矣。——范应元守柔持谦,其德昭明。又当韬晦,故知其昭明,守其玄冥也。为天下式者,不自炫耀,人皆法之。人皆法之,则常德不差,是以反归于无穷矣。——范应元

知雄守雌,以柔治刚之意也。太上教人无为化淳,听生化之自然,不假勉强也。——纯阳真人

天地之间,万物之用,雄强而雌弱,牡壮而牝静。至于尊卑先后,莫不如此。老氏深原物理,法而为术。知弱胜于强,故以弱为用;知静胜于动,故以静为主。是以后其身而身先,卑其道而道尊。——陆希声

四时之迁,始春而后秋。圣人观生化之有序,用之为法。宗庙则以昭穆焉,朝廷则以尊卑焉,乡党则以年齿焉,推厚德则为之官长。是以先君后臣,先夫后妇。故体大之制,使人伦有序而不伤。——邵若愚

圣人不以知道为难,而以守道为要妙也。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圣人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化行于世而无弃人弃物。故曰大制不割。——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李世民忍辱解危机

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唐朝的第二代皇帝。但当时国内表面平静,实则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在内部,有很多隐太子李建成的部属,蠢蠢欲动;在北陲草原,少数民族首领颉利窥视中原已久,他认为太宗根基不稳,所以想逐鹿中原。

于是,他亲自率领20万铁骑南下。当颉利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时,唐军都闻风丧胆,而李世民却处变不惊。他忍辱负重,力排众议,做出与颉利讲和的选择,以避免战争,休养国家人民。由于大唐军民同仇敌忾,匈奴卑内部又离心离德,颉利暂时打消一举灭唐的念头,接受唐太宗的讲和建议,率兵北撤而去,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但敌军的嚣张气焰,让李世民生起雪耻的雄心,他决心振兴大唐。

然后,李世民用3年的时间整顿内政,他励精图治,劝课农桑,增强国力,同时全力整兵待发,加强军队训练。

李世民还与突利、夷男诸部缔结盟约,从而为最终战胜颉利创造了条件。准备就绪后,李世民精心部署,开始了全面反击颉利的战争。

他派李靖和李[插图]统率精锐骑兵奔赴千里,迅速迂回到颉利大军侧后,发起突袭,大唐将士同仇敌忾,势不可当,最终大败颉利军,生擒颉利,平定北陲,成就统一大业。

李世民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忍辱负重,“守其辱,为天下谷”,所以最终取胜,笑到最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精粹道德经(二十八)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八
道德经(27)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鲲读《道德经》| 贰捌
【今日道德经】 分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
【老子道德经】反朴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