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卫星地图推演定军山之战,真是胜败有凭啊!——第十五章:巅峰对决(5)
上一节说到:曹彰率军北征乌桓,大胜而归,曹操非常欣喜,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第十五章:巅峰对决

第五节:出师不利
曹操同志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作为一名父亲,曹操这几年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了。
他知道,人生再大的成功也抵不过对孩子教育的失败,哪怕拥有万贯家财,哪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名声,如果有一个不争气的败家子,所有的奋斗,所有的努力也可能是一场空啊!
让他欣慰的是,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并且各个孩子都有出息。
曹操的事业已经达到了巅峰,现阶段他最主要的工作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所以曹操在搞定北方的乌桓后,他的目光就放在了汉中地区。
曹休获胜的消息传来后,曹操很兴奋,至少在将领方面,“曹二代”后继有人了。
曹操兴奋了,刘备当然就不高兴了。
刘备在先锋部队失败后,他的两面出击的作战计划搁浅了。我们知道,刘备是一个意志极其坚强的人,他绝对不会被失败打倒的,于是他亲自出马,率军进攻由夏侯渊坐镇的阳平关。
只要攻下阳平关,汉中唾手可得!
刘备向全军发表了进攻宣言,率领主力部队进攻阳平关一线。

夏侯渊看见刘备来攻关了,布置重兵严阵以待。
曹军依仗地利优势,打退了刘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刘备看见进攻毫无效果,气极了,亲冒流矢来到前线参战,誓死要攻下阳平关。
这场战斗极其惨烈,刘备指挥大军猛攻阳平关。一时之间,双方交战极其激烈,阳平关成为了人间的地狱。
在前文,我已经详细讲述了阳平关的地理特点了,在这里我就不重复复述了。
我们知道,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想必各位读者们应该记得,在此三年之前,曹操同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张鲁,在阳平关下还是吃了败仗的,后来靠着运气加成才能攻克阳平关。
当时张鲁的弟弟是阳平关的守将,现在夏侯渊是阳平关的守将。毫无疑问,夏侯渊的指挥水平是远高于张卫的,而刘备的指挥水平对比于曹操的指挥水平,想必大家都清楚的。
所以尽管刘备亲临战斗第一线,用自己的身躯去鼓励士气,但还是攻不下阳平关,除了留下一具具尸体,一无所获。刘备不甘心,咬紧牙关硬挺着,誓死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就这样,刘备和夏侯渊来了一场硬碰硬的拳击赛。
按照相关史料记载,当时战况非常凶险,曹军在关上射箭,很多刘军被射成刺猬。一时之间,箭如雨下,刘备部队伤亡惨重。
尽管如此,刘备大怒之下誓死不退,依然坚持在第一线监督士兵们攻关。
众人看见战况如此凶险,都有意让主公撤离此地,但看到刘备怒气冲天的样子,都不敢上前去劝谏。
随军军师法正看见险情到了这种地步,刘备再不及时撤退的话,恐怕就会光荣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步庞统的后尘了。于是法正疾步跑到刘备的面前,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主公的面前。
刘备看见法正如此做,便说道:“孝直,你小心躲避来箭!
法正神态自若的回答:“主公都能不顾安危亲临第一线,亲冒流矢作战,况且我这样的小人物呢!”
刘备是很倚重法正的,对他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的。听到法正这样说,刘备明白了法正的意思了。
于是刘备的头脑清醒了,知道不能再做如此徒劳无功的活儿了。于是他及时撤军,退离阳平关。
刘备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了,他又派遣部将陈式率领十余营兵力去袭击马鸣阁道(今四川广元西北),打算断绝曹军后方通道,切断汉中与许都的联系。
当时马鸣阁道的守将是曹营的平寇将军徐晃,徐将军长期在外带兵,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看见刘备鬼鬼祟祟出兵,就明白了对方的企图。
于是徐晃布置伏兵,从岔路攻伐,在山道中截击陈式,切断其部队的联系。
徐晃将陈式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陈式部队的士兵们在落荒而逃的过程中,慌不择路,被迫自己跳入山谷逃生。就这样,陈式部队堕落山谷伤亡者众多。
徐晃率兵大破陈式的部队,取得了一场大胜。消息传到曹操的耳中,曹老板大喜过望,赏赐徐晃一项特权:假节。
汉末三国时代,获得朝廷假节的将领,他在军中的地位就会大大提升。
如果大家不清楚“假节”的作用,我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吧,这个玩意儿就相当于后代的尚方宝剑,持有者拥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假节者可以不经上报就能当场依法处决犯军令者,不需要经过军事法庭的审判,还能裁决辖管区内的官员的生死!
此时的徐晃,他已经给曹老板打了二十几年的工,才获得全权指挥军队的符节。当然,这也是徐晃应该得到的奖赏。
曹操为了号召全军向徐晃同志学习英勇杀敌的精神,发布了一篇官方通报:
马鸣阁道是汉中的咽喉,这样的险要之地,对我军有着深远的意义。刘备想断绝我们的内外联系,以便夺取汉中。徐将军识破了刘备的诡计,用这场大胜一举粉碎了他的计划,真是妙计中的妙计啊!

定军山

刘备损兵折将,部队死了许多人,丧失了大批有生力量,亟需补充生力军。于是刘备写了一封求援信,十万火急邮寄到益州,请求增兵来前线参战。
此时的诸葛亮并不是跟随在军中,而是坐镇益州(今成都),在大后方负责兵粮补给等后勤工作。
这封加急件跋山涉水送到诸葛亮的手里,他就目前极其不利的军情咨询杨洪的意见。
杨洪答道:
汉中之地为益州咽喉,益州集团的存亡要害之机枢。如果失去汉中,则失去蜀地!曹操实力盘踞在汉中,这是家门口的祸患。
如今形势非常危急,男人应当上前线去参战,女子应参加在后方给军队运输补给。在这种情况下发兵急援汉中,还有什么疑虑的!
诸葛亮也知道,战争已经到了极其紧要的关头了,全军极其疲劳,部队伤亡惨重,急需增员补充。
于是诸葛亮全国总动员,把所能调动的兵马全部发往汉中,组织妇女们在大后方当运输队,源源不断的兵马粮草,络绎不绝支援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从这一刻起,杨洪也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他辉煌的仕途。
杨洪,字季休,犍为郡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刘备收购益州集团后,犍为市委书记李严任命杨洪为他的助理(功曹)。后来杨洪因李严不听他的劝谏,一气之下就辞职不干了,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回家种地了。
李严知道杨洪是一个人才,便打算再次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职。
李严的任命状还没有下达时,诸葛亮已经抢先一步任命杨洪兼任蜀郡的市委书记,这个官职很重要。
就这样,杨洪重新回到公务员这一行业。
蜀郡的市委书记原本是法正,当时他作为“谋主”跟随刘备在汉中作战,已经无法分身治理蜀郡,所以诸葛亮让杨洪代行法正的职责。
杨洪到任后,将蜀郡各项政务都办得有条有理。诸葛亮看见杨洪是一个称职的人,便让他正式任职。不久,诸葛亮对政府官员进行了一次职务调动,任命杨洪为益州治中从事。
估计诸葛亮也想不到,他的这个任命,将在不久的将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五年之后,杨洪在诸葛亮出差时成功镇压了一起叛乱,化解了一次政治危机。
刘备得到益州兵力的补充,他的军势又壮大起来。刘备冷静下来了,做出了清晰的判断,知道硬攻是攻不下阳平关的,只能玩点谋略才能攻克它了,进而拿下汉中!
刘备调整了作战计划,重新部署新的军事行动。他当机立断,改变了进攻策略,主动率军后撤,果断放弃争夺阳平关,南下渡过沔水,驻军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
夏侯渊看见刘备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占据了有利地形,便知道大事不好了。此时的刘备已经抢占定军山附近的制高要地,居高临下,鸟瞰着夏侯渊。
(卫星地图/地形图  推演定军山之战)
刘备经过这一调整,他占据了地利。可以这样说,刘备反客为主,逐渐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迈开了关键的一步。
当然,夏侯渊是不能容忍刘备把部队安放在他家门口的。所以夏侯渊决定夺回定军山,把这个卖草鞋的家伙赶出汉中!
夏侯渊还没来得及动手时,刘备就玩阴的,半夜率军偷袭夏侯渊的营房,焚烧曹军的防御设施——鹿角。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解释一下“鹿角”是什么玩意儿。
古代战争中,部队把带有枝桠的树枝削尖而制成的木栅栏,尖梢朝上埋在营寨门前或交通路口,其主要目的是阻挡敌人前进,防止军营遭到敌军偷袭。这种防御设施因形似鹿角而得名。
有些军营在鹿角上绑上一些铃铛,在敌军前来偷袭时,鹿角可以为守军提供警报,及时有效地防止敌军对军营寨的袭击,可以有效防止敌军袭击,大大提高了军营的安全指数。
夏侯渊看见刘备前来偷袭,急忙率军出来应战。他派张郃守住东面,自己则率领一支轻兵守卫南面。
刘备向东面发动猛烈进攻,派兵挑战张郃。三更半夜之时,张郃也不知道刘备派多少人马来围攻他,所以他应战起来有点吃力,便派人向主帅夏侯渊求救。
夏侯渊听说张郃部队处于危险境地,急忙分出一半兵力去援助张郃。此时的夏侯渊,看见刘备此前几战皆败北,他自信心爆棚,认为刘备部队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这一次敌人前来偷袭曹营,也是不会成功的。
夏侯渊有点忘乎所以了,完全没有意识到死神在定军山上向他投去冷漠的一瞥。
夏侯渊这个举动是在刘备的意料之中的。从他分散兵力那一刻起,夏侯渊的悲剧命运就注定了。
法正看见夏侯渊分兵去救张郃,马上看出了制胜机会到来了,微笑着对身边的黄忠说道:“可以出击了。”
当然,黄忠知道他该怎么做了,他的宝刀已经亮出来了。于是黄忠率领一支骑兵部队,从高山杀下来,突然进攻南围。一时之间,金鼓振天,欢声动谷。黄忠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向夏侯渊。
我们知道,骑兵的冲锋力是不容小觑的,小股精锐骑兵的突击力量更加常明显。黄忠非常擅长使用精锐的小部队进行搏杀,他摧锋进击,势不可挡,南面的曹军纷纷溃退。
黄忠快马驰来,夏侯渊正是松懈戒备的时候。夏侯渊措手不及,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刀光一闪,他的人头就滚落在地。黄忠老当益壮,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
混战之中,曹军的高级干部益州刺史赵颙也死于非命。这个时候的曹军,就是神仙过来也挽救不了他们溃败的势头了。
定军山之战,刘备把握了机会,大获全胜。
白发银髯的黄忠,用一位名将的头颅祭奠了他的宝刀,建立下了不世之功,让世人刮目相看。
此战是黄忠一生之中的巅峰之战,他踩着一位名将的尸体“上位”。定军山一战,奠定了一位名将的历史地位!
黄忠凭此一战足以使其彪炳史册,英名不朽矣。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孙子兵法·兵势篇》
完。
本文节选自:蓝水飞舟 《三国那些事儿》
同步更新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 版块)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公众号【三国故事】的「三国那些事」 专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军山在哪里,为何对蜀国那么重要?
张鲁曹操刘备诸葛亮等在此打过架,如今城墙尚在,但荒芜不堪
曹操集团主将:失守汉中,葬送自己性命,却造就一代神射手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在战略和战术犯哪些错误?
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摄政王”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富有魅力,富于韬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