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和董传留别》有感

​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任判官时,与董传私交甚笃。董传虽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掩不住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故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赞之。《和董传留别》全文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

        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

        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

        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

        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首诗
“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出处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诗,开篇的第一句就令人惊艳,整首诗都是名句!
苏轼这首诗《和董传留别》你不一定读过,但里面有一句诗,相信你一定是听说过!
腹有诗书气自华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