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将死,大汉兴;神将死,大汉亡!

来源:千古名将英雄梦

(ID:herodreams3000)
其实,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伐围攻樊城前夕,就曾有过死亡预感了。据《蜀记》记载,当时关羽梦见一只野猪咬他的脚趾,按照解梦之法,此乃大凶之兆!盖因猪之命运,必为人所杀;“足”字,分拆成文又为“口止”,均是死之象。足又是脚,猪啮去其肉,即“脚”字去“月”,去后便是“却”,是战败之象。总之,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梦,所以关羽惊醒后,便对儿子关平说:'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当然,关羽的想法,恐怕更多是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必须抓紧时间先打下襄樊之地,也好为蜀汉北伐奠定坚实基础。这也就解释了关羽为何不多等两年,等曹操死了北方不稳时再动手,那样岂不是更加保险?关键关羽已经怀疑自己活不过当年了,再不动手,难道要把这个重任留给子孙来完成么?
但关羽万万没想到,这个不祥之梦,不仅仅是关羽自身生命的挽歌,也是蜀汉北伐大业的挽歌,更是整个大汉王朝覆灭的挽歌。
果然,关羽围攻樊城正在关键时刻,南方竟传来消息,东吴吕蒙偷袭荆州,江陵、公安竟然不战而降!关羽闻信大惊,这些年来,他与东吴虽然多有龃龉,但总体上并未撕破脸。五年前吕蒙计取三郡,两军剑拔弩张,眼看就要爆发大战,但他与鲁肃单刀相会,都极力保持克制,故最终只是军事对峙,局势并未更加激化,后来曹操袭取汉中,双方又谈判言归于好了。而之前投降吕蒙的三郡官员回归旧主,刘备关羽也未对其惩治,只当盟友间的矛盾,不算投敌。
但如今情况不一样,这次孙权下了狠手了,不仅派吕蒙夺下江陵公安,还派陆逊率军向东打败了蜀汉的宜都太守樊友,攻占了秭归、枝江、夷道,控制了三峡通道,掐住了关羽沿江退回益州之路,也阻断了刘备东援关羽之路。蜀汉的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等人率军从房陵翻越神农架南下,欲打通三峡通道,但也都被陆逊打败。看来是真撕破脸皮要趁火打劫啊!
事已至此,强如关羽,如今也没主意了,北上东三郡的路途已被魏军堵死,他只能南下抢回荆州,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更糟的是,吕蒙在江陵城得到了关羽及其将士的家属,这让关羽全军都毫无战心。关羽本人也乱了章法,派人去江陵城中打探消息,询问情况,并寻求谈判的可能。
事情已经做绝了,吕蒙当然不可能谈判哪,不过他也深深明白,如果此时害了蜀军家属,关羽这帮人必定会不顾一切前来拼命。于是他使出怀柔之术,让吴军对荆州百姓秋毫无犯,吕蒙甚至作秀,亲自斩杀了一名从自己老家汝南带出来的老亲兵,罪名只是这位亲兵偷拿了老百姓家里一顶斗笠遮雨!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长江上流的不是江水,是多少年流不尽的将士血啊!
此外,吕蒙还开了好几个慈善大会,访疾问苦,演技一流。
结果,关羽使者被吕蒙拉着转了一圈,看到江陵一片祥和,秋毫无犯,简直可以被评为文明城市,赶紧回来汇报关羽,关羽听罢,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谈判却善待家属,看来,吕蒙所图甚大啊,这下糟糕了。
其实,如果关羽心狠些,让使者说谎欺骗全军,假称部队家属都已被东吴杀害,造成同仇敌忾之心,说不定还能拼死翻本;或者干脆学吴王夫差杀了使者灭口,岂不干净(注1)?然而,关羽虽为名将,却善待士卒、生性仁德,不愿行此诡谋而伤将士之心,于是仍让使者在军中散播荆州城中的消息,并将带回的家书遍发全军。这些家书就如同楚汉战争末期的四面楚歌,使得全军吏士思念归家,于是毫无斗志,军心溃散,纷纷逃亡,潜回江陵与家人团聚。
注1: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全国精锐北上黄池与晋国争霸,形势大好之时,却被后方越国偷袭了吴都姑苏,情形与关羽失荆州相当相似。但吴王夫差一得到消息,就秘密处决了七名报信的吴兵使者,并等到争霸成功后,才率军回到吴国,与越国媾和,从而使吴国又苟延残喘了十年。
事已至此,关羽自知大势已去,只能调头回到当阳,西保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境内),想要从西面荆山翻山越岭由巴中逃回成都。孙权当然不会给关羽这个机会,于是调集各路大军,逼向当阳,并派人去劝降关羽,虽然他知道这有点不大可能。
但使者却传回了惊人的消息,关羽竟然答应投降了。
孙权闻信大喜,他立刻命令停止攻打当阳,然后准备卤簿,欲亲自前往麦城,热烈欢迎关羽入吴。但孙权的近臣吴范却表示:“彼有走气,言降诈耳。”
吴范是会稽郡有名的术士,当年曾为孙权精准预言过“擒黄祖”与“刘备取益州”之事,深得孙权宠信。所以孙权一听,立刻警醒,赶忙派了朱然、潘璋从宜都率轻骑北上临沮(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一带的鄂西山区)去抄截关羽的归路。
果然,孙权刚走到麦城,就得到消息,关羽竟在城楼上立满幡旗与假人,骗过围城的吴军,然后连夜率军逃跑了。当然,关羽的荆州军岂肯丢了家属跟他回益州,于是半路纷纷逃散,最后只剩了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十余骑亲信。时值寒冬十二月,细雪自天穹降落,北方呼啸,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而且一路遭到潘璋与朱然部队的截杀,一路亡命,都已伤痕累累,饥饿不堪,精疲力尽。关羽虽一世英雄,但事已至此,也不由顿生末路彷徨之感。
果然,奇迹并没有发生,在临沮的一个山谷之中,关羽十余人遭到了潘璋手下司马马忠数百骑的伏击。关羽虽年迈,但仍与儿子关平奋力战斗,即便这种战斗似乎是徒劳的,但身为一位战士,必须战斗到底!吴军将士本以为这是白捡的大功劳,不料竟也被关羽十余人杀了不少,于是他们改变策略,只远远的放箭,关羽十余人大部分被射死,剩下关羽关平赵累三人也受了重伤,无力再战,眼看就要被擒,关羽赶紧将心爱的“万人敌”宝刀扔进水里(注2),以免资敌。
注2:见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敌。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据《三国志 虞翻传》记载,在这期间,孙权心中似乎充满了烦躁、焦虑的情绪,甚至召了精通术数的虞翻来算上一卦,以为慰藉。毕竟,在世人心中,关羽是蜀汉唯一的名将(注3),更是唯一精通水战的将帅,若让他成功逃回巴蜀,在江州练一支水军卷土重来,孙权的日子绝不会好过。总之,关羽不死,孙权坐不安席,卧不安枕,至死都不会安宁。好在,虞翻给孙权算卦的结果是:“不出二日,必当断头。”而另一位术士吴范也表示关羽肯定跑不了,甚至给了孙权更加精准的时间表:“明日日中,关羽必至。”
注3:见《三国志 刘晔传》:“(曹魏)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但孙权仍然非常焦虑,他命人设了时间沙漏并刻下记号,就坐在旁边等。等啊等啊,等到午时仍没有消息,孙权急的直跳脚,吴范赶忙说:“现在刚到午时,要到正午,才会应验,主公不妨耐心等待。”就这样,孙权又耐着性子等了快一个小时,突然,有风掀动帷帐,吴范拍手说:“关羽抓到了。”须臾,帐外欢呼万岁,传告说捉住了关羽。


孙权大喜,便还想试试劝降关羽,就算不让他领军,就是养在身边,都可以对刘备、曹操心理造成重大打击。孙权左右的谋士听了孙权的想法,都哭笑不得,关羽在麦城伪降一事,已经证明了一切。这就是一个忠贞无二的纯臣,连曹操都驾驭不了他,孙权还能留住这位尊神?还是省省吧。
于是,大家纷纷劝孙权:'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
孙权想了想,也确实如此,关羽当年都不肯跟自己做亲家,如今又岂肯做自己的手下?算了算了斩了吧!
关羽对自己的结局倒是早有准备,于是,在凛凛的寒风中,他从容就死。然而,当大刀挥下之际,忽有一团朦胧的红云飘来,刺痛了关羽的眼睛。
那是不远处的一棵枯树,树枝虽显枯槁,但却有万千粉红绽放其中。关羽不禁有了一瞬间的恍惚。
“这……是桃花吗?”
天寒地冻,怎会有桃花?许是梅花罢了。可那树下,为何又有三人对酒当歌,言笑晏晏呢?
啊……大王,益德,关某丢了荆州,没脸去见你们了,咱们来生,再做兄弟吧!
与此同时,吴国军营里传来了喧哗聒噪的鼓吹之声:
“关背德,作鸱张。割我邑城,图不祥。称兵北伐,围樊襄阳。嗟臂大於股,将受其殃。巍巍吴圣主,睿德与玄通。与玄通,亲任吕蒙。泛舟洪泛池,溯涉长江。神武一何桓桓,声烈正与风翔。历抚公安城,大据郢邦。虏羽授首,百蛮咸来同,盛哉无比隆。”——出自《宋书 乐志》收录之吴国鼓吹曲
歌罢,关公的头颅已被装入一个匣中,准备快马送至洛阳献给曹操,此一则邀功,二则示威,三则嫁祸也。刘备张飞的怒火可不是开玩笑,所以孙权一定要拉了曹操一起背锅才行。
总之,这样一位接连打爆了乐进、曹仁、庞德、于禁的水军名帅,这样一位让曹操倾北国之兵、让孙权倾南国之兵全力围剿,却仍能威震华夏的盖世神将,就这么倒在了他奋斗了半生的江汉土地上,壮志未酬,千古遗恨!
关羽死后不到十个月,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篡汉,拥有足足四百年国祚的大汉王朝正式灭亡。
在后汉时代的最后几十年,历史上还经常能看到以死殉节之人;而在关羽死后大汉灭亡后,这样的人就已经非常少见了。到了两晋南北朝,殉节之士就已完全消失了。改朝换代成了寻常事,只有士族与门阀才是永恒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之死,才是大汉王朝灭亡的象征,才是后汉道德社会的终结。而关羽作为传统道德体系崩塌前的最后一位殉道之人,也在宋代儒生重构社会伦理系统之时被抬上神台,超凡入圣,成为了不朽的神明。
另据《吴历》记载,孙权虽然将关羽传首洛阳以邀功,自己却以诸侯之礼安葬了关羽的身躯,位置据说就在今湖北当阳的关陵。《当阳县志》还记载,孙权礼葬关羽后,还“帮人墓祭,岁以为常”。
当然,曹操与关羽也有一段难忘的君臣情,于情于理,他又怎会上孙权的当呢?据传,曹操最终命人用樟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跟首级一起装入樟棺,以王侯之礼厚葬于洛阳城南,位置就在今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因关羽墓前植有古柏千株,故称关林,在中国,将圣人的墓地成为“林”的只有孔林与关林。而当阳关陵、洛阳关林、再加上号称天下第一关帝庙的山西解州关帝庙,这中国三大关羽圣地,使民间拥有了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的说法。
巧合的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位传奇神将项羽也是身首分葬的,这位名字中也有一个“羽”,他叫项羽。据《史记》记载,项羽自刎乌江以后,汉军诸将抢夺他的尸体,将他分尸五块,其中头颅还被带到鲁地招降项羽封地的父老,并最终也以诸侯之礼葬在了鲁地的谷城。
据《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两位羽爷命运如此相似,都是楚地的风云人物,都是刚而易折的武者,都是武力超群的斗士,都是万人敌的神将,也都做到了吊打天下英雄,而最终结局,也都是在优势局面之下被人背后捅刀子,然后都被天下诸侯名将集体围剿,都被各种劝降分化瓦解,这才惨遭失败,且死后都被分尸,都被敌人以诸侯之礼安葬。更巧合的是,他们都是死在寒冬十二月。只不过,一个是在大汉王朝建立前的最后一个冬天,另一个则是在大汉灭亡前的最后一个冬天。
而更神奇巧合的是,两位羽爷都与刘姓皇帝结拜过兄弟。且都对对方早期的发展有过巨大帮助,且最后都差点毁掉了对方的江山。
如此多的巧合,实在令人惊叹,以至于后世常常将二人产生联想,比如在冯梦龙纂辑的《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关羽就被写成项羽转世,当年分解项羽尸体的五个汉军军官,也被安排转世,成了关羽(项羽)过五关时斩杀的五员守关大将;而那个背亲向疏,贪图富贵的项伯,也被安排转世做了颜良,专门被关羽(项羽)砍。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关羽也继承了项羽在楚地“兵主”、“战神”的神格功能,并增添了“忠义”与“仁侠”的精神元素,传播千秋万世,传遍寰宇世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瑰宝与象征。两位神将地下有知,当发一大慨叹,那些长久的不甘与遗憾,那些令人扼腕的悲怆、壮烈与功败垂成,就让它随历史的风云而去,都付笑谈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羽有多神,死亡后1年内,魏蜀吴各有一员大将莫名死亡
关羽被吕蒙所杀,孙权为何毒死吕蒙,孙权真够狠的!
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61)司马懿技高一筹
关羽是谁杀的?
关羽之死:孙权百般强调不可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执意将其杀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