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孔子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我们知道,孔子所创立的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而在孔子看来,“中庸”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道德,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在孔子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中庸之道,也是儒家管理哲学的灵魂。吸收儒家的中庸之道,任正非把自己的管理哲学称之为“灰度哲学”。所谓“灰度”,就既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而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随时可以变成白,白随时可以变成黑,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取得合适,这就是灰度。

那么,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呢?下面从“正-反-中”三个角度对“管理、经营、领导”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德法兼济的中道管理智慧

在德与法的关系上, 依据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正”即为“为政以德”,“反”即为“以法治国”,“中”则是“宽以济严,严以济宽”。

关于“为政以德”。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在儒家看来,“德”不是为政的工具,而是教化的内容;所谓“为政以德”,就是要求管理者带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从而吸引被管理者上行下效,同心同德去实现管理的目标。因此,这是一种强调道德价值导向的管理方式。

关于“以法治国”。韩非子指出:“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所谓“以法治国”,首先是“明法”,就是要求法律制度必须公开明确、先后一致。其次是“守法”,就是要求法律制度必须普遍适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严法”,就是严格执行法律制度,为了达到治理的目的,甚至不惜实行严刑峻法。

关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郑国执政大夫子产临终前,对继任的子大叔留下“政治遗言”,说:“我死以后,你必然执政。务请记住: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够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是莫如严厉。火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死于水的人就很多。所以宽大不容易啊!”但是,子大叔执政后,却不忍心严厉而务行宽大,结果盗贼越来越多,聚集在芦苇荡里,大叔后悔地说:“我要早点听他老人家的教导,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于是发兵击打芦苇荡里的盗贼,盗贼才有所收敛。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评论道:“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所谓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就是主张“德”与“法”、“礼”与“刑”相互补充的意思。在儒家看来,“德”与“法”都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礼”与“刑”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法规,缺一不可。正如荀子所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用现代管理语言来解读,就是“软管理”与“硬管理”、“价值导向”与“规章制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企业管理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管思想,把员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第二是管理中需要企业文化,需要柔性的东西,如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企业氛围。企业的长治久安要靠企业文化。第三是奖励和激励制度,让每个员工都能分享到企业发展带来的收益,都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最大的力量。孟子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光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光有好法,好法自己也动作不起来。好心和好法必须配合而行,才能取得管理的最佳效果。

第二,义利合一的中道经营智慧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 依据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正”即为“义以利人”,“反”即为“人皆挟自利心”,“中”则是“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关于“义以利人”。墨子指出:“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所谓的“义”,实际上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利,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便去做,不利于天下百姓的事便不去做。为天下人谋利,既是大义,也是大利。

关于“人皆挟自利心”。韩非子指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他论证道:人身上没有羽毛,不穿衣就不能战胜寒冷;人在上面不依附于天空而在下面不扎根于大地,以肠胃为生命的根本,不饮食就不能活下去;因此不免有“利欲之心”。

关于“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孔子指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所谓“义以生利”的管理活动,就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价值认识上的“见利思义”,行为准则上的“取之有义”,实际效果上的“先义后利”,以及价值评判上的“义利合一”等各个环节。

从古代的商人到现代的企业家,都会面临三个问题:是否赚钱?如何赚钱?如何花钱?对第一个问题,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回答是:“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若要做善事,还是先赚钱。” 对第二问题,我的补充回答如下:“赚钱过三关,法律是底线,道德要约束,良心最值钱。”对第三个问题,我的回答则是:“独善非至善,兼济方圆满,善心有善报,天地大循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总是为自己的经营行为设置一定的“底线”——这既是经商的底线,更是做人的底线。李嘉诚就指出:“我对自己有一个约束,并非所有赚钱的生意都做。有些生意,给多少钱让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做。”

李嘉诚的经营底线来自于他对中庸之道的深切体悟。在他看来:儒家精神最简单地来讲就是“过犹不及”,这是孔子讲的。还有老子讲的“知止不败”,这两个哲学是非常有用的。“过犹不及”,你过度地扩张,容易出毛病;你过度地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竞争。任何企业,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是不好的,所以什么时候应该停止,什么时候应该扩张,就是所谓“四两拨千斤”。这里的 “过犹不及”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先进》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就是过分,“不及”就是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知止不败”转出道家经典《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殆”就是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意思还是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宋人李若拙提出“人有五知”,一是“知时”:知时识务,时异事殊,识时通变。二是“知难”:知难行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三是“知命”:澹然自逸,乐天知命故不忧。四是“知退”:力能则进,否则退之,量力而行。五是“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企业家有了这“五知”,不但可以正确处理企业经营方针中的义利关系,更可以正确处理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进退关系。比如,李嘉诚就提出:“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这种经营之道,正是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的生动体现。

第三,立己立人的中道领导智慧

在人与己的关系上, 依据中庸之道的管理哲学,“正”即为“博施於民而能济众”,“反”即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中”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关于 “博施於民而能济众”。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经商的弟子,同时也是最服膺孔子思想的好学生,可以称得上是“儒商”的鼻祖。他所理解的“仁”,就是广泛地给人以好处,以帮助天下大众过上美好的生活。

关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杨朱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按照杨朱的道家观点,每个人都管好自己,不给他人和社会添麻烦,这样天下自然大治。

关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虽然不否认“圣人”的存在,但他教育的目标还是在于培养“仁人”。什么是“仁”?孔子给出自己的正面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仁”,就是要从自己想起,从身边做起。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行得通。曾国藩的解读是: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胡雪岩的解读则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正确处理人己关系,不仅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领导的基点。所谓“领导”就是“率领”和“引导”。

领导者只有集思广益,才能率领他人团结奋斗;自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他人不断提升——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领导者要引导他人,关键在于修炼自己。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

孟子指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其大意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你爱护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是否还不够深厚;你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还不够充足;你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回答,那就应反问自己的恭敬之心是否还不够真诚——凡是行为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改变自己总比改变他人容易地多。

领导者要率领他人,关键在于集思广益。韩非指出:“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星云大师对此进一步发挥道:“下等领导,要尽己之能;中等领导,要尽人之力;上等领导,要尽他之智;高等领导,要尽众之有。”有能力而能用人,有魅力而能服人,有吸引力而能容人,这正是领导者成功的奥秘所在。

总的来看,中庸之道博大精深,是一种相当高明的管理哲学,正如儒家经典《中庸》所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希望各位企业家掌握这一极高明的中庸管理哲学,办好企业,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博鳌儒商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周三早读
[转载]儒家和墨家义利观概述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二:孟子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的基本观点大全(二)
中庸讲记01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