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经有感之十五丨中庸可不是不讲原则

6·29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原译】

(《论语译注》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的缺乏它了。”

【疑点】

本章的焦点是对“中庸”和“德”的解释。

关于“中庸”,《论语译注》在注释中说:“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其实就是折中和平常的东西。”“德”,《译注》解释为道德。

这里的“德”,是对“中庸”的定性,能否作“道德”解,要先看“中庸”的含义是什么。

《中庸》一书这样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意思是:不偏于一边的叫作中,永远不变的叫作庸。

“中庸”,比较完整的释义是:中就是不落两边,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要恰到好处;庸就是永恒的定理,是天地、社会运行的法则。中是正道,庸是定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立身行事,这两者都必须坚定地、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

从“中庸”的含义看,“中庸”是方法论,也是境界论,是方法论与境界论的统一。“中庸”必然有道德意义,但“道德”绝不能涵盖“中庸”的全部。所以,《译注》把“中庸之为德也”译为“中庸这种道德”,不得孔子真意。

那么,这里的“德”,究竟何意?“德”的本意是遵道而行,先秦哲学中的“遵道而行”一般是指遵天道而行,遵天道而行的落脚点是行人道,所以,“德”兼具遵天道、行人道两层意义。

综上,孔子是把“中庸”作为实现道的方式来对待的,只有在道的高度上,“中庸”才可能是“至德”。

所以,“中庸之为德也”一句,意在强调“中庸”是实现道的方式,可以译为:中庸,作为实现道的方式。

不少人想当然地把中庸理解为不讲原则、折中主义,是对中庸的庸俗化,这种严重的误读,显然违背了孔子的原意。

关于本章,《附录》中也有论述,请参阅。

【新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实现道的方式,恐怕是最高的境界了吧。人们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景林: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
四书要义
《大学》《中庸》的生命观(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乡愿德之贼也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不是平庸——舒生读《论语》第13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