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小波的痛楚:他把《黄金时代》当宠儿,而有读者却当“黄书”看

在中国文坛,有一位作家凭借自己有趣的灵魂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花花世界,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他的爱人才初见他时曾笑称他的长相是种“障碍”,可他却凭借自己的幽默风趣,谱写了一曲令无数人艳羡的爱情乐章。

他与爱人之间的书信被很多年轻朋友当作表白的经典台词,他就是王小波。王小波的作品被很多年轻人所追捧,有些人更是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但在王小波生前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

上个世纪末期,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改革开放,加大了对外交流,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快地被解放。而王小波在思想上堪称那个时代的“先锋者”,他崇尚自由,他歌颂人性。

在他的作品里“性”占了很大一个部分,这让当时的世人无法接受,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把“性”看作是一种丑恶的行为,王小波的反其道而行,困难重重。

自由且积极

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知家庭,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小就热爱文学写作。因为自小看起来呆呆的,所以家人们就叫他“傻波子”。在家里人看来,他只要健康长大就好了,并没有对他寄予多么大的希望。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个又呆又黑又傻气的小男孩将会成长为整个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大作家。

17岁正是一个人最意气风发,最年轻力壮的年纪。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里,王小波毅然决然的坐上开往云南的列车,走上了知青下乡的生涯。

这段下乡经历对他的写作风格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乡下的生活又苦又累,在这段时间他还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疾病,因为生病他没有办法去下地,只能一个人静坐。孤独是诗人的灵魂,或许正是由于这段时间的孤独,他开始尝试写作。

1977年,高考恢复,已经26岁的王小波顺利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爱好文学的他并没有选择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商品学专业。在读书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对于理科的学习更是让他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逻辑思维,这在他之后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于其他作家来说,他的作品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没有那么多的悲天悯人,多的是一种冷静的批判,一种一针见血的尖锐感。同年,在《光明日报》担任编辑的李银河读到了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这两个有趣的灵魂碰到了一起。

大学毕业后,王小波留在了本校任教,但是他感觉这种日复一日的教师生涯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便辞去了这份工作,在家里专心写作。在本世纪初期的时候很多所谓的文人对于王小波的作品是并不认可的,在他们看来王小波的作品流于情色。

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小波的创作风格是之前少有的,他不属于任何的文学流派,也不曾体现所谓的政治理念。他用自己的智慧风趣,用自己充满烟火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在所谓的“文学圈”看来王小波的这种不同让人难以接受。

荒诞且清醒

1979年王小波与李银河正式结婚,两个美好的灵魂融为一体,他们两个人相互欣赏,相互爱护,在王小波辞去教职工作时,家人都极其反对,只有李银河选择无条件的支持他。1984年李银河被公派到匹兹堡大学留学,王小波跟随她一同到了美国,在美国东亚研究中心当研究生。

两人在美国的生活十分清苦,每个月的资金来源只有李银河的400块钱奖金,王小波曾选择去餐馆给人洗盘子赚钱,但是李银河却舍不得让王小波去干这种粗活,在她看来,像王小波这种拥有宏大梦想的人就应该专心写作完成梦想,在此期间王小波写出了多篇小说的构架。

文如其人,王小波的文字也同他一样特立独行,在现在看来这是一种个性的体现,但在当时,过于的特立独行就免不了遭受抨击。《红拂夜奔》原本是一部18万字的小说,看过的编辑,无不赞叹,可是却没有人敢发表这本书,为了顺利发表王小波将18万字的小说,足足压缩了2/3,但即使这样,也没有编辑社出版这本书。

遗憾且璀璨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本书历时20年才定稿,可以说这本书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王小波曾说这本书是自己的“宠儿”。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也面临了无法出版的困境。

相比于内陆来说,香港的对外的交流比较多,人们的思想也较为开放,因此在图书发表方面并不像当时内陆那样严苛,王小波想将这本书拿到香港去发表。当时香港的编辑们看到这本书后连连称赞,但是他们却觉得《黄金时代》这个名字不够具有吸引力,于是便改名为《王二风流史》。更可笑的是,这样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却被划入了“黄色小说”之流,看到此情此景,王小波无疑是心痛的,但他也无可奈何。

这本书中,对于性爱的大量描写,使它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黄色小说”。戴锦华教授曾评论王小波对于性的描写是一种“权利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并非同时代文人所表达政治对于人性的压迫,而是一种对于整个认知的颠覆。

冯唐曾说,“王小波的出现是一个奇迹”。李银河形容王小波是“情感生活中的浪漫骑士,是文学创作的行吟诗人”。王小波是整个中国文坛中的一个异类,他的文字充满力量但又让人温暖。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王小波已经离开我们23年了,但是他的文字依然能够带给我们足够强大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7年,李银河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赶快回来吧,小波出事了!”
有思想的文字,不会过时
1997年,年仅45岁的作家王小波在家中离奇身亡,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当他的
王小波:反过来的灰姑娘故事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黄金时代》当宠儿,却偏有人当“黄书”看
王小波为什么这样流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