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中的“中国式”管理智慧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对于中国人来说,《易经》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它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熟悉是因为它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人,我们多少都读过、学过。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本被誉为百经之首的名著,却被很多人当成了算命的工具。但其实,《易经》里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与人生智慧,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其中,对包含对管理者的深刻启迪。

01

中国企业管理之痛,在于人文之痛


著名管理哲学专家乾泉教授曾说,中国企业管理之痛在于人文之痛。在他看来,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经营企业文化。企业如果仅仅满足于输出产品,恐怕难以持久,只有在输出优质产品的同时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有可能实现长寿。

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许多企业都缺乏人文关怀。还记多年以前,富士康的“连跳”事件震惊一时。许多人都在诟病,中国企业只崇尚效率管理,忽略员工的自我价值。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曾评价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让这种问题得到一个舒缓,把自己从一个机器人、一个赚钱工具变回一个人,那可就会有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问题出现,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如今,十年过去了,企业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似乎依然得不到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崇“狼性”文化,仿佛管理只要够“狠”,就没有出不了的成绩。

于是,我们常常能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企业为了提高团队凝聚力,让员工跪在台上互扇耳光;某员工因为业绩不达标,被罚吃朝天椒和苦瓜……

这种种的事件,都在折射出中国企业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人文缺失。而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管理不能光有钢铁的纪律,而且还要有慈母的关怀。作为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不能片面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而应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素养和管理智慧,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管理道路,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能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02

《易经》里的管理智慧


很多人都以为《易经》里讲的都是些占卜八卦、阴阳和谐之类的道理,甚至有人还会将它视作封建迷信的糟粕。但实际上,《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政治家、商家的必修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

l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易经》里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是包罗万象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生于这里,长于这里,最后还是要回归于土地。因此,土地本身是无私而伟大的,从来不会厚此薄彼,它施予万物同样的恩惠,也给予同样的惩罚。而作为管理者,也要有这样包容万事万物的心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管理者心胸有多大,企业的舞台和未来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富士康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仅仅把员工当成简单的经济人、机械人,而没有把员工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因此忽略了员工也有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些员工在日复一日的加班劳作中产生了生活无望的感觉,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于是才会用跳楼结束年轻的生命。而跳楼事件的发生,反过来也对企业形象产生了极差的影响。

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具有大地一样的心胸,在管理时不能厚此薄彼。就像TCL掌门人李东生说的:“包容比自己弱的人,尊敬比自己强的人,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这才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风范。

l 善于变通,顺势而为

《易经·系辞·上》所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万物以阴阳之道生生不息,“变”就是必然的规律。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学了很多管理学的知识,却依然做不好管理,是因为他们不懂变通,生搬硬套。举个例子,稻盛和夫曾提出过一种著名的企业经营模式,叫阿米巴经营。它指的是把企业分成一个个小集体,每个小团体都是按照一个公司的形式展开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让人人都成为经营者,人人都来减少企业支出,由此提升企业的利润。

阿米巴管理模式确实帮助京瓷公司在四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于是也备受企业家推崇。但一些企业管理者生搬硬套,只从工具上推行阿米巴,但没有在注意到阿米巴经营里还包含着一种日本独特的“和式道德”,也没有关注到阿米巴产生的时代背景,更没有意识到实行阿米巴的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基础:管理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部门之间的内部结算。于是,一些企业管理者把阿米巴管理当成了救命稻草,盲目引入,反而引起了大批员工辞职跳槽,最终加速了企业的死亡。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当要有变通精神。在引入管理模式时,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通,顺势而为,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企业的管理之道。

l 大胆取舍,贵易尚简

贵易尚简是《易经》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原则。《易传.系辞上》中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容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道理得矣。”

可见,易经对于易简原则非常推崇,而这一原则,同样也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之上。

企业在进行管理时,也同样应当力求简单平易,管理制度要简而明,管理人员要少而精,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容易操纵。而一些效率很低的企业往往则是管理层次过多,制度太复杂,尤其喜欢搞开会之类的形式主义,最终导致协调和信息沟通变得很困难。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最简单的也就是最好的。简单是一场信息革命,其任务是使复杂的事情简单明了,创造适当的指令。”对于管理来说,越简单越高效,抓住实质,大胆取舍,才能实现成功管理。

l 居安思危,安不忘忧

在《易经》中,忧患意识被反复提及。比如“《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比如:“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在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居安思危不是患得患失,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种难得的忧患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这种忧患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在管理学有一个很知名的故事,叫做“青蛙效应”。“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里,青蛙立刻痛得跳了出去。但如果把青蛙放进凉水锅,再慢慢加热,青蛙因为懈怠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到热度难忍时已经失去了逃生能力,最后被煮熟了。

20世纪90年,波音公司进入经营低谷,产量大幅度下降。波音公司为了走出困境,拍摄了一部虚拟的电视新闻片,片子居然播放的是波音公司的破产倒闭。这个片子让员工们真切地感受到“末日即将到来”,员工自然地会联想到,如果企业破产,他们将中断收入,家庭也将陷入困境。这样的感受激发了员工的忧患意识,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终于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春天。

无独有偶,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也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他写道:“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才让华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成为真正国际化的通信供应商。

03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并不会因为岁月的变迁而黯淡。

距今六千多年之久的《易经》品读价值亘古常新,它用恒久的思想智慧,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启迪,丰富我们的精神力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是应当在品读《易经》思想的同时,让其中的管理智慧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新活力,从而找到企业长久发展的秘密武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10篇
易经1:《易经智慧与企业管理》上
“阿米巴经营模式“解析
“阿米巴”的局限与启示
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方法
管理者的5大智慧:智、信、仁、勇、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