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则天法地得心源——《素书》悟读之【145】

顺应天道,万物自然。

《安礼章第六》悟读【46】

【原典】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译文】

逆反天道,则属下难以顺从;合乎天理,则易于行事。不顺从,则易生乱;易行事,则社会安定有序。如此,修身、持家、治国皆可获丰硕之效果。


【悟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大自然;“心源",内心之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说艺术创作源于“师法自然”;自然之美,须由艺术家去呈现,化为艺术之美。其中,高超之技术和丰富之情思,缺一不可。

真正的智者,造化,则天法地逆天道而教导民众,则天下大乱;顺天道而以德化人,则社会安定。对《素书》本句的悟读,有人以为黄石公强调的是“因势用人”的智慧,其实本句承接一句,突出的是“严己以宽人,正己以化人”,真正的主旨还是强调“顺应天道,以德化育”的生命大道。

“道可道,非常道。”许多人据老子此言,无限无边的想象着道之玄妙。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圣人之道,简易而已”天道地道之生成变幻,其实简单易知,圣人所崇之道亦然。晨起暮落,盈亏圆缺,昼夜四时,循环不已,阴阳反正,生死相替,永不止息,无限生机, 此自然之客观规律。

依道而为,是谓玄德;大道至简,如此而已。

然人之劣根性中,最大之弱点,即以自己之主观作为判断是非之标准。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以主观之情绪去判断一件事情,必然会走向极端;而认知只局限于“人”的角度,往往也就背离了客观事实的根本人生大多之祸患,或皆因此而起。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有些道理,一辈子恐难明白。一叶障目,是因人之欲望,迷失自己双眼,看不清生命真相。多一份客观,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放下,或许人生会是另一模样。

人生之觉悟,就是在于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抛开主观,顺应客观,如此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元寶金庭無為妙經
读《阴符经》(序)
“道德经”的几句法诀,与自性天命有关
太上元寶金庭無為妙經注(四)
《心语》之二十五《真实的心》
西道同类阴阳体系的探索与求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