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悟大道常处无——老子智慧【5】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淡泊方致远。

【原典】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 边界)。

【译文】

常从“无”中领略道的深渊高妙;常从“有”中体察道的端倪。

【悟道】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万物之生命运动往往有两种情势,一是无形之气场运动,一是有形之物象变化。

,是无形的,形而上之道;,是有形的,形而下之万物。

“常无”和“常有”,指的是人类常用的两种观察世界之思维方法。常无是抽象归纳事物的普遍规律,称之为理论真理之奥妙;常有是具体演绎,探索事物的细节,称之为现实和实践之边际。前者是规律,后者是方法。“道后求术,术尚可求;术后求道,止于术”

老子此言是说,体察大道之“有无之际”,须修至“常无”之境界,体察出“有生于无”之妙用;而领悟无中如何生有,又须从“有”中来观察其端倪。

人之所见所知,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老子此言主要告诫世人,体察万事万物,多一些客观,少一些主观。此言还蕴含的一种人生智慧是,“观涛听海,静水流深”。

对于老子此言之悟读,如果断句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则主要是要求世人须以无欲无求之心态来观察微妙之清净智慧世界。有欲有求,即是追随妄念;无欲无求,则是休歇妄念。而老子所言之“有欲”,非指人之欲求,是指体察万事万物玄妙深远之欲望。

体悟大道,须常处无。历史上有“楚人失弓”的故事,楚王的观点是“楚弓楚得”,表示利益没有外失。传孔子得知,曰“人失之人得之”,展示了儒家博大的情怀;老子闻后,曰“失之得之”,这或是道家的“天地”之视野;后来明朝高僧莲池大师也评价道,“得失皆空”,强调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这些或许才是真正的“大无”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精解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的大智慧,个个精辟至极
曾仕强教授 | 道德经81章,81句箴言,开悟你的智慧大道!
老子指微 - 第二十一章
论清静无为
清静寡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