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慧双修处处修——【礼庆琐谈】之【38】

福慧双修须及物;身名俱泰要留余。

福慧之修炼,须惠及外物,使其得到益处;身名俱佳之际,须留有余地,切忌自大自满。谦逊,是一个人之最大福报。

福慧双修,即福德和智慧,皆达至善之境,福气满满且智慧通达。语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福慧,在佛家是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佛陀,又名“两足尊”,即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皆圆满具足,于智上增长,于福上积聚。

依佛教之说法,众生因无明而生之过失、烦恼及苦果,难以了脱生死苦海,此众生之根本惑。欲解脱此惑,最佳之方法即“福慧双修”

修福能严净佛土,成就众生;修慧能断尽无明,亲证法身;如福慧双修,福慧具足,即可成等正觉,圆成佛道。

因果通三世。前世所积之福报,传化为今世之能量;今日之福德,转化为来世之果报。福报大者,能量高,福慧具足,幸福安康,顺缘多多;福报少者,能量低,福浅慧薄,烦恼不已,违缘处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一切皆为因果,谁也难以逃脱,此宇宙运转之基本法则。

因此,须时时刻刻关注自己之每一起心动念,“初念是圣贤,转念是禽兽”。初念即自己的本来本真。去我去妄,断恶修善,消除无明,圆满福报自然不期而至。

福慧双修如何修,在佛家看来,最好之方法就是六度中修。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佛之六度法门。“度”为梵语,“到彼岸”之意,即从烦恼之此岸度到觉悟之彼岸。

六度,在闻思修佛之中,无时无处不在,是修行之殊胜对境。将佛法之六度浓缩起来,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属于慈悲的部分;智慧,可理解胜义空性境界,圆满所有的善巧,又称为“般若”。

用前五度之善巧,可累积福德资粮;依靠六度中之智慧,可累积智慧资粮。

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福,可理解为实际之修证功夫;慧,可理解为佛法之领悟。对于修行而言,实践理论,一体两面,须双管齐下,不能重视这个,忽视那个。

一心为善,正念当前。福慧双修,可从事相上修,亦须从理上修,最重要的还须从心上修。“心上修”强调的是,去私去我,当下清净,感恩利他,真诚内求。

道不远人,道即寻常;福慧双修,在在处处。真正的修行,须从生活之点点滴滴中修,生活处处,皆为道场。正如王阳明所言,“心上炼,事上磨”。

“福慧双修,人生无烦恼;了达世情,处处观自在”。修行,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之事业。对于修行,最可怕的是一个人“心有余而余额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语]两足尊
人人都可以成佛
福慧圆满是每个人的愿望
修行成功的五个步骤
禅言慧语
智慧和福报为何二者缺一不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