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强调对规律之把握。花上一分钟,可以看清规律的,谓之高人;花上一辈子,也看不出规律的,谓之俗人。
一般而言,人之生命境界,大致有四。其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其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其三,知道自己知道;其四,不知道自己知道。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离道愈近,离人愈远;人愈合道,则愈客观”。大道至简,圣人知道且能行道,风轻云淡,自在自如;百姓日用而不知,怨天尤人,茫无所措。对于多数人而言,道玄之又玄,说不清道不明,遥远而不可知,故而难之又难;对于悟道之人而言,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故而易之又易。
对常人而言,道是何物?其实,不必说的那么玄乎,百姓日用而不知,道就是能解决人们日常所遇种种问题之规律。
道在寻常日用间。六祖慧能强调,“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无形之道往往蕴藏于有形之物中,须用心觉悟。
“君子不器”,是孔夫子之言。对其解读,千百年来可谓是仁山智水。
一种观点以为,由器作为一种器皿或工具,引申为人之物化或异化。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能力和作用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不器”又寓意人格之独立,君子须当是具有独立人格之人,而不是被驱使之机器和工具。
一种观点以为,器,有形之器物,器代表人的心胸和见识,而“不器”则是胸怀天地万物。有形则有度,有度则必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一种观点以为,器代表物质生活和欲望,而“不器”则代表精神追求。强调君子须当有精神追求,不应仅仅关注物质生活。
一种观点以为,器是有边界的,引申为人的局限、故步自封。而“不器”则是超越和变通。重视的是君子之圆融变通,应时应变,顺其自然。
一种观点以为,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之目的,不应拘泥于现象而不思其背后之规律。某种程度上,这一观点更契合道器文化之本。
一个不重视领略且把握规律之人,其人生之高度,应该不会太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