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道悟道辩是非——《论语》悟读【285】

眼亮分真假,心明辨是非。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断案)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

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

【悟读】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

语自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只言片语可以明白所有意思,坐案驰笔可以驱使广袤的景象,一般指的是睿智之人

中国先贤,最伟大最厉害的,或许是发明了一个“道”字,道即规律。凡事皆有其道,具有普遍性,对应的是“术”,具有独特性。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也有钱道人道世道之论,个中深意,不一而论。世人之成败高低,一个至要点,在乎是否明道悟道行道,即是否以规律指导自己的人生。《天道》中强调所谓强势文化,即遵循自然规律的文化。

本章夫子表面谈子路断案,实则强调凡事皆须明道悟道行道。

“片言”,又叫单辞,单方面的言辞。古代审案之程序,原被告皆须说,叫“两造”。《周礼》有明确规定,先取两券,将原被告之陈述分别书于上面;开庭之后,再用一个书契,将判决书于其中,此谓前券后契。两券两契,缺少其一,则不合程序,判决就不合法,也不能生效。“券”和“契”,皆为最严肃、分量最重的凭证。古代最厉害的,应该是皇上发的铁券,即免死金牌。

“片言”而“折狱”,历来解释不一。其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作出判断;其二说子路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在他面前都不讲假话,子路凭一面之辞就可明辨是非。这些解读,无外赞许子路在刑狱方面的卓越才干。

子路是一个严肃而又着急的人。综合理解本章内容,夫子其实是批评子路的审案,不遵守司法程序。“子路无宿诺。”也在暗示子路是个急性子。

关于审案,《周礼》也有强调,“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这“五听”即要求审案之人擦亮慧眼,全面听讼,了然于心,明辨是非这与夫子本章之深意,似乎也有某种契合。

心静明窥人世理,人情练达文章通。

明道悟道,方能眼亮心明,这也是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子路的本事十分了得(12—12,讲于2022年6月5日)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2】子路片言可以折狱
安德义德行卷5——快乐篇解读
论语连载(305)《颜渊篇》第12章,“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论语12.12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论语》没有那么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