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竺元平 | 记忆中的沙尘暴

对于老家的天气,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春节一过,灰黄阴暗的天气就离我们不远了,每天清晨放眼远眺,一个灰蒙蒙的世界。碧空万里,清澈明亮的天气在老家基本上没有。蓝天碧水,鸟语花香那是艺术作品中的描述。当人们清早起来,安顿好一天的家务事之后,西北风就来了,先是微微细风,不到一个时辰,狂风卷着风沙,就进了村,进了院,进了家,漫天黄沙,天地昏沌,整个世界好像就要毁灭一样,变得朦胧虚幻,小孩子外出玩耍,还有点害怕。这时没有大事的人们也很少出门,都呆在家里,唠叨着那贫穷落后永恒的生活话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类似的生活场景伴着我们渐渐长大,直到走出老家。

刚刚过完春节,老家的农事也是少了许多。室外的天气时而昏暗,时而风沙弥漫,人们自然就减少了外出的机会,那时候人们的住房条件又差,麻纸糊的窗户四处漏风,即使个别人家偶尔有几块小窗玻璃,窗框与玻璃之间也裂开了很宽的缝隙,多年来风吹雨淋,木头窗框腐朽变形,缝隙自然又长又宽,无孔不入的沙子钻进了屋内,屋内的窗台、炕上、锅台到处都是细沙,足有铜钱那么厚一层,吃饭时,口中沙子难忍也是常有的事。

春分节气一到,老天爷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了,随着气候渐渐转暖,地里的积雪开始融化,乌兰察布后山地区的空气里就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土腥味,农田里的墒情本来就不好,风一起,飞沙走石,从早晨到傍晚,偶尔外出的人们,沙子打在脸上觉得生疼。眼前的景象从远到近,天昏地暗。大街上的乱柴乱草被风一吹,满天飞舞,不知谁家的喂猪盆,尿盆在地上不断地打滚,大白天家里还得点灯。这时候,我们偶尔还听到大人们在议论,今年春天种地得迟一些,不能一过谷雨就种,只要立夏前种上就行,不然早种早出苗,正赶上风沙最厉害的节气,一场风沙过后,小苗就全完了,还得补种,又费人力,又需种子。

按照那时候“谷雨不冻,接着就种”的谚语,谷雨一过,就可以播种了,但一旦遇到沙尘暴,刚出土的小苗就被风沙肆虐在了摇篮中,有经验的老农多年来发现了这种规律,尽量凭经验识天气,躲过风沙肆虐期,在不违农时的情况下,适时播种,就这样老家的广大农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饥荒之年,眼睁睁看着出土的禾苗一夜之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苦不堪言,却无能为力。

记得从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风固沙的措施,植树形成了防风林带,石头墙造就成了防风墙,这些措施,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都是行之有效的防风固沙办法。这些防风固沙的时代工程,老家的农田里仍然随处可以看到遗留下的痕迹。这些用石头墙围成的方块田,防护林带,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效地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农村的土地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营转变成了小农自主经营,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风沙的侵扰依然如故。

1987年,我在一个农村小学工作。春天一到,沙尘就来了,我所在的学校正处在苏尼特草原与乌兰察布的交界处,地势海拔又高,每年从春风到立夏,几乎每天沙尘从早晨刮到傍晚,正所谓“一年一场风,春夏刮到冬”。每天当清晨六、七点钟的时候,旭日东升,刚开始天空晴朗,随着太阳的升高,天空就变了脸,由晴朗变得昏暗,不一会儿,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上的尘土就飞扬了起来,刹那间,飞沙走石,天空就暗了下来,一直刮到傍晚六、七点钟,风才渐渐停了下来,太阳也露出了一点儿笑脸,肆虐了一整天的狂风,就像是累了一样,暂时停歇了下来,一夜相安无事,到了第二天清晨,狂风又恢复了昨天的劲头,开始了又一天的狂吹乱舞,整个春天,半个夏天,从立春到夏至,相继100多天,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沙尘环境里,连一件干净的衣服都穿不成,整天生活在昏暗混沌的氛围中。在这种恶劣自然环境下,农村土地经营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费劳力不说,播种了第一次,出苗后被风沙打光,还得再补种,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人们为了战胜自然灾害也想尽了办法,为阻止风沙侵袭,可以说耗尽了全部的精力,给那些毕生从事治沙的人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的昌盛,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力度逐年加大,特别是农村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对湖草林田的治理,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人们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昔日的沙尘暴再没有原来那么疯狂了,老家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渐渐摆脱了自然灾害的侵扰,从农村到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提高,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及物质保证。

记得小时候就学过一篇课文《向沙漠进军》,作者竺可桢,作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为了研究我国的气象规律,奋斗了一生,在风沙治理领域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类的共同努力,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在风沙治理方面有许多可行性措施,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一年四季生活在阳光明媚,山清水秀,风和日丽的美丽环境里,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提升到科技的新高度。

创作谈:

几天前,肆虐的沙尘暴又一次侵扰了商都的居民,连续两天狂风大作,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不由地想起了几十年前老家的沙尘暴给农民带来的灾害,对勤劳的老家人感到无限的同情,从而作文以记之。

投稿微信:nmrwsd



竺元平


【作者简介】竺元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4年2月出生于商都县。1984年10月参加工作,喜欢读书、写作,曾在多家网络平台刊发十几万字的作品,被《海纳百川文苑》平台聘为副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尘暴来袭
沙尘暴的危害
多亏他们,它终于从中国地图消失
沙尘暴作文
【多图】在漫天风沙里让我们静静地拼创意
十几年前,北京的沙尘天气是什么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