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策与科技加持 平安好医生弄潮互联网医疗行业

战略上,平安好医生选取了“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正确的赛道;战术上,构建了成熟的生态系统,在战略和战术上都落子精准,未来的格局也会非常宏大。

《福布斯中国》日前发布“2018年中国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全榜单”,平安好医生领衔健康医疗行业,荣登该榜单。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健康医疗生态系统,平安好医生致力于通过“移动医疗+AI”,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位家庭医生,为每个人提供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健康管理计划。

7月26日,平安好医生上线“一键搜疫苗”功能,为用户提供查询便利。在疫苗风波尚未平息的当下,无疑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

三大系统赋能“医疗+AI”模式   破局供需困境

平安集团拆分旗下子公司上市是今年全球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事件,平安好医生无疑打响了第一炮。

作为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平安好医生的上市,标志着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诞生。

截至2014年底,国内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超2000款。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热潮自然少不了巨头的身影,2014年1月,阿里联合云峰基金耗资10.37亿收购中信21世纪,正式吹响进军医疗行业的号角。2014年9月2日,腾讯耗资7000万美元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单笔融资记录。

平安好医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被推出的。

平安好医生的起步虽然有些晚,但发展的脚步丝毫没有落下。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平安好医生迅速成长,发展成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领导者。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2.53亿人次,市场渗透率达到32.7%,拥有近2亿注册用户的平安好医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巨头。

平安好医生使用“医疗+AI”模式,用自有医学团队联合技术团队推动线上问诊过程的标准化、模块化,再辅之以亿级数据,让AI系统获得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曾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平安好医生的AI医疗科技是全球最先进的。

平安好医生独家打造的AI医生不仅能够与用户互动,亦能以平安好医生的在线诊疗大数据为基础,提供智能诊断方案供医生参考。AI医生能结合医生的相应诊断结构,开出智能药方。去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已超37万次。

据了解,目前,平安好医生已开发了三大系统:第一个是提供给医院的AI辅助诊疗系统,通过智能导诊、智能问诊、智能读片、智能诊断、智能处方,为医院医生诊疗提供全面支持;第二大系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用AI技术模拟家庭医生进行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从而为广大家庭用户提供服务;第三大系统是村医赋能平台,帮助基层村医提升专业技能和诊疗水平。

平安好医生上市之初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在AI方面的深入研究。“医疗+AI”的模式也同样获得业界认可。

务实王涛: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需求优势

独角兽企业能够很快成长

移动医疗飞速发展的2016年,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在当年年底入选了“2016年医疗创新领域代表人物”的十大年度焦点人物。

“平安好医生在诞生之初就确立了自己的使命、梦想和价值观,这来源于阿里巴巴。”王涛说。公开资料显示,王涛在加入平安好医生之前曾担任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

从履历看,王涛16岁进入南京大学少年班计算机专业,20岁留美攻读计算机硕士。

毕业后加入微软担任开发经理,参与windows media、Office等产品的研发。此后他还和雷军搭档推出国内第一款大型网络游戏《剑侠情缘online》,帮助金山软件成功上市。

2004年,王涛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集团技术副总裁,创建阿里巴巴B2B、淘宝和支付宝技术及运维平台搭建。

2013年,受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邀请,王涛加入平安集团,出任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带领互联网精英团队,创建了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CEO,利用一年时间成功打造了中国移动医疗第一大APP——平安好医生。

2016年5月,平安好医生正式对外宣布,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此次融资同时刷新了全球范围内移动医疗初创企业单笔最大融资及A轮最高估值两项纪录。

王涛用仅仅两年时间,把平安好医生打造成为移动医疗领域国内外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中国独角兽的特点是快而新,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独角兽则是大而久。王涛坦言,“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需求优势,还有众多人才和技术的加持,因此,像平安好医生一样的独角兽企业能够很快成长”。

重资产模式构筑行业壁垒优势

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人民币30亿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109亿元,2012年至201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7%,预计于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1978亿元,2016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6%。

医药医疗行业,互联网其实早已介入,如挂号网、丁香园、春雨医生等七八年前已经在做,只是这个行业的渗透比较艰难,大家低调发展,直到2014年的风口到来,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行业一向以高门槛著称,这个门槛除了传统的资金门槛之外,还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端门槛,二是用户端门槛。

能否获得足够多、足够好的医院和医生资源,这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发展基础。医生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医生资源有限,所有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都在争夺医生资源。通过烧钱吸引医生入驻后,能否让他们保持活跃度是一个难题。

虽然在移动互联时代,很多患者会第一时间上网查询病症,但是医疗始终不是高频服务项目。如何获取足够多的患者,如何留存用户,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实现商业闭环的关键。

平安好医生已经跨过了这些门槛。

花旗和小摩在研报中都给予了平安好医生非常高的评价,多方认可的背后是平安好医生所搭建的三大壁垒优势。

在平安好医生出现之前,几乎所有平台都采用轻资产模式,此模式存在两方面缺点,一是虽然门槛低但也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二是医疗服务难以标准化,未能解决初级诊疗服务匮乏的问题。平安好医生的另辟蹊径之处在于,其自建医疗团队的重资产模式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截止2017年底,平安好医生已经拥有自有医生及医务助理888名,团队中执业医师平均有13年的医疗专业经验。

平安好医生以自建医疗团队为圆心,签约医生为服务圈第二层,三甲名医为服务圈第三层搭建起了全天候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得用户在家问诊成为可能,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分级诊疗建设缓慢等问题进行了有效补充。

医疗健康服务涉及非常多的环节,只有尽可能覆盖所有环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大众医疗成本。平安好医生是行业内首个覆盖了诊前、诊中、诊后,以及健康管理全部环节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形成了由在线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服务、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四大业务组成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链。据悉,平安好医生目前已经覆盖了3100家医院,1100家健康检查中心,500家牙科诊所及7500家药店。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进行了有效弥补,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前沿技术的引入必不可少。平安好医生不仅颠覆了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模式,在“AI+移动医疗”的探索上也走在行业前列,这已成为其第三个核心壁垒优势。

进军B2B医药电商领域   加快产业链布局

平安好医生自成立后就一直在积极扩展渠道,打通市场。

据报道,今年早些时候,平安好医生通过全资收购江苏众益康医药有限公司从而获得了《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根据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的企业,可视同取得之前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B证)。所谓B证,即属于自有生产或经营企业向其他企业的批发交易证书。简单来说,《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的取得意味着平安好医生获得了和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的资格。

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分别于2014年及2016年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A证和C证,具备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平台服务商”和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品的能力。平安好医生此次获得B证被业内解读为平安好医生或将进入B2B医药电商领域,加快产业链的布局,将医药批发、医药供应链、健康商城、合作药店、互联网医院、合作医院、线上问诊+家庭医生以及消费型医疗的能力进行整合。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成功登陆港股,但平安好医生一直未能实现盈利,此次进军B2B医药电商领域是平安好医生寻求盈利模式的一种尝试,但在国内华润、国药以及上药三巨头垄断的局面下,平安好医生能否分到一杯羹仍是未知数。公司体量和销售渠道铺设对于医药电商企业来说较为重要,从目前来看,平安好医生的体量还很难和华润、国药和上药抗衡。

但是,应该看到,平安好医生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已经形成封闭环,且又背靠平安集团,注定有更大的发展优势。

破冰“盈利难”

如果说互联网医疗发展还有什么绊脚石的话,那就是盈利难。

虽说平安好医生不论从资金、资源、用户量来看都是互联网医疗的佼佼者,可是却很难跨过商业变现难的坎儿。

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用户从中体验到了它的便利。然而资本的轮番入驻,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很多企业融到资就开始盲目扩张,出现了很多泡沫,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起阻碍作用的。

虽说互联网医疗便利性确实能缓解国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处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偏远地区的民众来说,互联网医疗仍然是个美好的远景。他们因为自身文化知识有限不会在线上操作,会选择传统看病的方式。

平安好医生进军B2B医药电商的背后是难以实现盈利的困境。平安好医生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2017年,平安好医生分别实现营收2.79亿元、6.02亿元、18.68亿元,亏损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的主要业务为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业务、健康商城业务以及健康管理及互动业务。其中,消费型医疗和健康商城业务是平安好医生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消费型医疗占平安好医生总收入的比例为44.7%,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其次是健康商城,占比为34.8%。但两项业务的主要渠道都倚重平安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平安好医生的消费型医疗服务组合为808个,其中通过平安集团的销售代理出售给个人客户的占比达81.36%。

由于平安好医生是从平安集团分拆而来,目前来看,公司主要业务和营业收入都来自平安集团提供的业务。平安好医生的收入主要依靠平安集团线下保险渠道销售健康卡,用户通过购买健康卡到健康商城进行消费从而为公司创造收入。公司自有医生团队和外部签约医生,则主要为购买健康卡的用户提供医疗服务,为健康卡购买人群提供附加值服务。依托平安集团销售健康卡的方式能够为平安好医生带来一定收入,但由于签约医生成本较高,再加上销售费用的增加,导致平安好医生连年亏损。

在业内看来,获得B证可以让平安好医生进入批发业务市场,增加营收渠道。这是平安好医生积极寻求盈利模式的体现。

“AI+医疗”潜在市场空间巨大,至少是万亿级以上的营收规模。但是相比于其他领域,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要复杂的多,目前人工智能医疗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平安好医生也同样如此。

据悉,目前平安好医生“线上接诊+线下送药”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80多个主要城市,计划年内将该服务网络扩展至全国200多个城市。

平安好医生打造的“一分钟接诊+一小时送药”网络合作药店已超过1万多家,包括了益丰、海王星辰、老百姓等全国知名连锁药店品牌,初步建成了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全覆盖的服务网络。

战略上,平安好医生选取了“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正确的赛道;战术上,构建了成熟的生态系统,在战略和战术上都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境界,落子精准,未来的格局也会非常宏大。

▲ 点击图片参与报名 ▲

▲ 点击图片参与报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年亏损40亿,平安好医生换帅洗牌,互联网医疗下半场路在何方?
云问诊战“疫” 平安好医生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
平安好医生年营收超50亿 王涛:我们新增注册量增10倍
互联网中国故事:在大路难路上,平安好医生怎样走出了新路?
68.66亿营收、迈入创业第二阶段,平安好医生底层能力建设怎么样了?
2020年营收69亿,平安好医生战略升级开启二次征程 | 公司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