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体检-预防大肠癌,从饮食及筛检做起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到2018年,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癌症,新发病例超过52.1万。

  从发病年龄来看,结直肠癌在男性好发于45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发病相对较晚,在60岁以上发病率才超过平均值。

  但近年来,结肠癌年轻化趋势不容忽视,《中国大肠癌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显示,我国肠癌发病和死亡率从30岁开始,到40岁-45岁以后迅速上升。

  尽管结肠癌发病的因素仍在研究中,但流行病学家已经将研究重点人群和地区贴上了“标签”:男性、45岁以上、城市、东部地区。如果您也在这个范围内,请一定高度重视。

  任何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预防大肠癌是需要及早在生活中做起:

  1.维持良好饮食习惯

  多选择全谷类食物、餐餐要有蔬菜类,两餐间可以水果当点心。力行蔬果彩虹579,选择多色多种类的蔬果,并摄取足够的份数,能降低罹患大肠癌的发生率。外食则可选择以清蒸、清烫或是酱料减半的低脂、低热量的饮食方式,并避免摄食过多红肉。

  2. 规律运动

  研究显示,经常久坐及无规律运动习惯的人容易造成肥胖,也会增加大肠癌罹患风险。运动可促进大肠蠕动、助排便、降低与致癌物接触的机率,也减低致癌废物重覆进入体循环的机率。养成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强度规律运动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把代谢废物有效的排出,降低癌症发生机率。

  3. 体重控制

  藉由BMI及腰围检视自己是否为健康体位,国民健康署建议成人BMI应维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间,而男性腰围需小于 90 公分、女性需小于 80 公分。研究指出,体重过重或肥胖(BMI≧24)是癌症发生的高风险因子,因此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规律运动,可维持正常体重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4.定期筛检

  大肠癌的发生与大肠息肉有密切的关係,腺性息肉发生癌化情形与息肉的大小及形状有关。大肠癌早期并无症状,但可藉由定期接受筛检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增加大肠癌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息肉病变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建议一般市民35岁开始可定期检查肠道健康,以远离大肠癌的威胁。

  目前全球范围内,肠镜检查已经成为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而提起肠镜很多人可能都会排斥。但不论从经济上、身体获益上各方面衡量,肠镜检查都是一项明智之举。早期结肠镜筛查对大肠癌治疗十分重要。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很多痛苦,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大肠癌的高危因素、预防和筛查
又一老戏骨因癌去世,此癌已跃升南京居民癌症死因第三
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长了 700%!4个致病元凶,就藏在你的日常饮食习惯中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预防癌症的10条建议
它是医生眼里的“傻子癌”,每年却有20万人因它丧命,错过早期信号真实太冤了!
央视主持人肖晓琳直肠癌去世,什么人群容易得直肠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