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啸:个人成长经历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亲密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很大受到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会形成固有的相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会伴随我们的整个人生周期,当我们受困于这种固有的模式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形成这种模式。

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对我们形成这种模式有着重大影响的到底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家(如Bowlby.1969)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从摇篮到坟墓,都围绕着这种亲密的依恋展开。

尽管我们对于依恋姿态最主要的是由生命最初的关系塑造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改变的。

婴儿早期对其主要抚育者(常为妈妈)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某些婴儿只要饥饿、尿床和受到惊吓,就能发现马上会得到悉心的照顾和呵护。

婴儿哭喊时,慈爱的抚育者总是如约而至,得到此种呵护的小宝贝们就能舒心地依赖他人,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

结果,这些儿童就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其他婴儿的情形可能不同。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关照无法预测而且并不持续,抚育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就不出现。

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这种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抚育者是否以及何时会同来关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其他婴儿的抚育者在关照孩子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

孩子就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avoidant)依恋。

回避依恋型的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更重要的是,

研究者认为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的确如此,孩子依恋类型的差异表现得如此泾渭分明,所以依恋过程成为研究的热点。

当儿童面对陌生、危险的环境时,安全型的儿童会跑向妈妈,很快安静下来,然后开始勇敢地探索陌生的新环境(Ainsworth et al.,1978)。

焦虑——矛盾型的儿童则会大哭大闹,紧紧抱住妈妈,完全不顾父母的安全保证。

而回避型的儿童往往躲开大人,保持和父母的距离,即使在害怕时也不愿意发生亲密接触。

随着这些具有启发性的研究结果的公布,依恋研究迅速成为人际关系科学最热的研究领域之一 (如Mikulincer & Shaver, 2007)。

研究者很快发现,成人有四种而非三种依恋模式。

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 1990)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因。

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

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

因此,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

第一种安全型(secure),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完全相同。

第二种痴迷型 (preoccupied), 是巴塞洛缪给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恐惧型 (fearful)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相反,疏离型 (dismissing)的人认为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现在普遍认为可以在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区分这四种依恋类型 (Fraley et al., 2000)。

首先,

人们在回避亲密 (avoidance of intimacy)的程度上有差别,这会影响人们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

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而与伴侣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的人,其回避亲密的程度就高。

其次,

人们还在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的程度上有差别,即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

安全型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

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

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疏离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

至于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

由此看来是由我们体验到的亲密关系的经验所决定的。

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抚育者的交往,我们就此走向了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

xihuanxinli

熙桓

        这段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随后给予的阻碍或帮助会使我们的方向和道路发生改变。所以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可永久保持稳定。

The End

本文作者

董啸

长按识别找到老师

熙桓心理入驻的董啸老师

【个人成长咨询】:擅长引导个人探索,开拓自我格局,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与自我,他人及世界的关系。

 【职场咨询】:对于职场的压力,和同事的相处,以及对于工作中的压力,家庭和工作比例的取舍。

 【情绪问题】 处理由于社交回避、职涯发展、个人探索引起的各种焦虑,抑郁问题是我擅长的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恋,是爱你的方式 | 8.22心灵聚会精彩回顾
你是哪种依恋类型?
【测评中心】成人依恋理论
依恋类型的四种模式
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
AQ033:她总是只留下电话号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