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型人格,建议你这样做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会发现这是一个强者通吃的社会。

所谓强者通吃,就意味着那些拥有旺盛的精力、发达的社交以及忙碌的工作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而这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与这个时代合拍的标准。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忙着去结交人脉、学习演讲、参加社群,为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筹码,好在工作和生活中脱颖而出。

事实似乎也证实了这样一种现象——越是这种善于表达自己、精力充沛的人,越容易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如此。

  • 有的人,在喧闹的聚会中,希望能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慢下来思考,而不是曲意逢迎;

  •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好意思向朋友开口,怕自己的事情会给别人带去麻烦和困扰;

  • 别人偶尔说的一句话,可能会被自己过分解读,甚至以为是说得是不是自己,因而导致心力被耗费很多……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这样描述她的困扰:

“朋友和家人总是说我小心眼、敏感、想太多、情绪反复......我很容易感知到别人加重的语气、有差别的眼神、多余的小动作,这些小细节会让我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并且自己的心情也会随之而改变......”

其实这种表现,被称作高敏感型人格。

据心理学研究统计,对独处和安静有高需求的内向人群在世界人口中占比高达1/3,而内向的人中有70%具有高敏感人格特质,是高敏感者(HSP)。

高度敏感是一种生理特征,而非一种“症状”,在同样的情形和刺激下,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受刺激程度各有差异。

具备这种特征的人群常常能感受到别人忽略的微妙事物,会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往往受到激发的速度往往比别人要快,从而会让他们自己感到不舒服。

在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烦恼吗?

  • 容易感到精疲力尽,尤其是经历嘈杂的活动后;容易因为琐事心烦意乱。

  • 别人无意间说的话,可能都会让自己内心波涛汹涌,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

  • 经常被人诟病想的多、喜欢一个人待着、非常需要安静的环境、有超强的同理心,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那些似乎不会打扰别人的声音却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对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休息的需求比别人大;

......

如果上述内容符合你你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情况,那么,很可能你是一个高敏感者。

高敏感人群常常被误认为只是少数群体。文化影响着人们对敏感个性的看法,在轻视敏感个性的文化中,高敏感人群往往更易低自尊。

他们被要求“别想太多”,这让人觉得自己是不够强大的异类。其实高度敏感既不是一种心理问题,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种人的本性。

1997年,心理学家Elaine Aron博士最早提出了HSP这一概念。她和同事们用4个“DOES”总结了HSP者的一般共性:

1)Depth of processing:深度加工信息

Jadzia Jagiellowicz的研究发现,HSP更多地使用大脑中与“更深层次”信息处理相关的部分,尤其是涉及细微差别的任务。

Bianca Acevedo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在HSP大脑中的“脑岛”区域更为活跃。脑岛被称为“意识之地”,它整合了对内部状态和情绪、身体位置和外部事件的即时了解。

2)Overstimulation:易被过度刺激

HSP易受到过度刺激,包括来自社会刺激的压力。因此在吸取教训后,他们会更倾向于比其他人更加避免紧张的状况。

3)Emotional responsivity/empathy :对积极/消极事物都有更大反应

当看到任何类型的表情强烈的照片时,HSP者的大脑激活都比非HSP者更强——不光是消极情绪,HSP对于积极情绪的反应也更为强烈。比如好奇心、对成功的期待、对某件事的愉快渴望、快乐和满足感。

4)Sensitive to subtleties:感知细微之处

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HSP特质的核心。HSP们往往会注意到别人错过的一些小事,因为他们的感官加工敏感性强。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在观察亲子关系的时候,如果母亲呈现比较紧张的状态,婴儿也会变得焦虑不安。这意味着,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知到身边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而对于高敏感者而言,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根据神经学研究表明,高敏感者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因为他们能够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

换言之,高敏感者拥有比普通人更加活跃的想象力,也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家荣格说:高度敏感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格特点,只有在糟糕或者异常的情况出现时,它的优势才会转变成明显的劣势,因为那些不合时宜的影响因素让我们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更离谱的事。如果真是这样,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作为一名HSP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许多人在第一次知道自己是HSP后,会产生“巨大的陷阱感”。

因为他们可能 多年来都在为了迎合大环境的标准,去做了很多别人期待、却不符合自己特性的事,并把自己的敏感、退缩和疲倦归咎于软弱,不断进行内耗和自我攻击。

然后他们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就是: 好的,我知道自己是HSP了,如何改善?

首先,高敏感是无法“克服”的,它必然意味着更多的谨慎和担忧,以及对创伤、社会“失败”或任何负面经历的深刻反思。

其次,虽然你不能改变这个特质本身,但你可以更好地适应它,发挥自己的人格优势。

  • 第一, 消除恐惧,接纳真实的自己。

作为高敏感族的一员,首先应当接纳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拥有“高敏感”的天赋。吴伯凡老师在他的《认知方法论》中提到,阻碍认知的一个因素就是“恐惧”,但只要你设想最坏的场景,消除这种恐惧,就会有一个理智的认知。

高敏感人格也并非总是劣势,他们也有别人不具备的天赋,比如他们思维缜密,思虑周全,因此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会有比较强的预判和危机管理能力。

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讲,就是要消除敏感性格给自己带来的种种恐惧,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

  • 第二, 学会说“不”。

学会说“不”是敏感者们必备的生存技能。——伊尔斯·桑德

如果高敏感者想要生活得轻松,就需要学会对别人的越界行为说不。

比如说,一个好友来拜访你,但滔滔不绝聊了很久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你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你想自己安静,拒绝别人,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做会不会让别人对自己的感觉不够好。

这个时候,你就要学着表达你的拒绝。你可以说:“我并不是想赶你走,而是如果你能离开一会儿,会对我们的交流更有帮助。因为我现在很累,很难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注意力保持集中。”

当你真的将内心的挣扎说出来的时候,它很可能就自行解决了,因为这种方式你也征求了他人的意见,因此,要学会说不,学会给自己的生命留白。

  • 第三,正确处理情绪。

高敏感人群的情绪更加敏感,比如更加容易感到内疚和愤怒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你的天赋去共情和反思。

拿内疚这种情绪来说,如果你是为了一些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或者根本无法人为控制的事情感到内疚,那这样就是多余的。

比如,在婚姻关系当中,婚姻里的不尽如人意真的是你的错的话,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如果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就没必要过分内疚,而是找到另一半坦诚布公,多去关注婚姻关系中的事实,而不是你们各自的情绪问题。

因此,你要时常评估自己的情绪有没有过度,然后利用你的共情力进行换位思考,恰当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事实上,人格无好坏之分,高敏感性不是缺陷,重要的是接纳并利用好自己原本的特质,让敏感性成为自己的助力,而不是让它掣肘你的生活。

高敏感能够让你比别人看到得更多,也能让你把思维发散到一般人不能察觉的角落。只要运用得当,高敏感性就会是个神奇又独特的天赋。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只要你知道,自己是有潜力、有天赋、有优势的,你就可以活得更轻盈,也更强大。拥有独立的人格,懂得照顾好自己,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是脆弱,也不是矫情,只是高敏感(附2种自测表)
情绪敏感、玻璃心,你所不了解的高敏感型人格,或许是一种天赋
二十岁了....才发现自己是高敏感人群(HSP)
历史名人的九型人格分析
第195本书 |《高敏感是种天赋》(丹麦-伊尔斯·桑德)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高敏感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